刘 霞
(山东省商务技工学校,山东 泰安 271000)
社会的发展使读者信息需求日益个性化,使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多元化、服务手段和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广泛化。只有明确认识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切实把握信息时代读者需求的特点和趋势,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载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过去单一的纸质载体发展到今天的纸质与光盘、磁带、缩微胶卷、网络、电脑储存设备等载体并存的局面,这就直接导致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以及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打破了图书馆固有的格局,守着图书馆为到馆读者提供传统的服务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和满足读者的需求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广大图书馆正在从阵地服务向网络服务拓展。
应该说图书馆提供的一般性服务还是服务内容的主体,但是因为考虑到读者对信息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读者个性化服务也已经出现,并且还将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个发展趋势。以上四个特点是当代读者服务的主要特点,当然还包括公众服务延伸弱势服务、单一服务——综合服务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揭示了读者服务的基础——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类型发生的改变,展现了读者服务的手段、方式、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当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这些特点,对读者服务作出相应的改变和提高,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的服务并不仅仅表现在服务态度上的热情和主动,思想上更应该有一种主动服务的意识。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打破传统的“重藏轻用”的思想,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真正做到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要积极主动地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尽快地建立图书馆读者交流系统,了解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把握采购的方向,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保证图书馆馆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馆内设置宣传栏,开展新书通报,及时向读者介绍新购置的文献资源,以便读者借阅,介绍最新学术动态,宣传各种专业知识以及利用图书馆和文献检索知识,介绍读书方法等。定期对流通部门借阅的各项数据加以分析来获得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心理。对于一些确实需要使用图书馆,但是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到馆的特殊读者,比如确实没时间,或者行动不便等,图书馆能提供上门服务的,就主动上门,从而提升我们的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
所谓个性化服务是充分考虑读者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尊重读者,以读者为本,为读者个性化服务是指服务要符合人性,即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要认识人性,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包容人性的弱点,同时以满足人对资源的需求和社会需求来开展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开展这样一些工作:站在读者的立场思考处理问题;拓展开馆运行时间;设置人性化的图书馆用语和宣传卡片;利用资源实施快捷和便利的关怀;推出代为读者购书服务;提供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等。
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工作重心已经从收藏转移到读者服务上来,凭借服务这种悖于图书馆的精神的服务方式,已经凸显其弊端,越来越不适应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与凭证服务相对应的是免证服务,免证服务就是广大读者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就可以自由地、平等地、免费的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无论读者的身份高低贵贱、种族性别。因为免证服务的优越性,广受读者欢迎,因此图书馆读者服务要上新台阶,图书馆要发展,实行免证服务是大势所趋。
在当代信息环境下,读者服务不应仅仅满足于停留在以往 “需求——供给”的简单静态服务的层次上、游离于用户之外,而是应当积极参与读者的决策过程,实现从检索到获取信息资源全过程一体化的动态服务。由于网上信息资源内容庞杂、无序,难以满足读者特定需求。图书馆还应担负起信息甄别、筛选、整理、传播的责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读者需求研究、跟踪服务、定题报道等一体化的动态读者服务,建立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专业信息资源导航、开发信息服务系统的个人化处理功能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对读者需要的重点学科和重要科研项目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它的动态,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对其进行定期检索、查新、编译、科研调查服务。深层次开发馆藏信息资源,使馆藏资源价值增值。当代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也渴望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读者不再满足大量的原始文献,更希望得到加工后的综合性增殖信息产品,这就要求图书馆人要对馆藏图书进行加工、整理、编译,挖掘书中的精髓,整理出对经济、社会生活更有用的信息,使信息产品增值。
总之,读者服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调整,应进一步加强读者的需求研究,完善信息服务手段,不断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1]海红.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石岩.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3]潘晓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新模式[J].井冈山医专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