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伟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厦门监测台,福建厦门 361000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 blogging),其是在Web3.0 平台下兴起的一种互联网开放式社交服务业务。微博起源于美国,Twitter 网站是首个微博网站,其创立于2006 年,Twitter成立以后,迅速受到了美国网民的热捧,率先获得了成功。Twitter 的成功经验也让我国的网络服务商纷纷效仿,在2007年,国内就出现了首个微博网站——饭否网。此后,开发微博服务的网络服务商越来越多,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微博行业的日益昌盛,对信息传播渠道、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微博已是网友发布、获取信息的首选,其俨然是目前最有力的网络舆论载体。
微博的信息传播具有多交流的、双向性特点,这一特点让微博用户可将自己摆在“记者”的位置上,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评论信息。在微博中,用户进行信息发布、信息评论十分简单易操作,这也是其优于普通网络媒体之处,更是传统媒体所不可企及的。所以,在微博问世以后,在议程设置中普通群众也获得了重要位置。人们通过有目的、个性化地选择信息、理解信息,提出自己的议题,广大微博用户可就某一议题展开讨论,并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注意,这就会使官本位议程设置效果大为削弱。在微博时代下,人们参与议程设置是对公共议题的最为有力的补充,同时也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愿望、个人权利意识觉醒的体现。
由于普通群众并非都具备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所以自微博出现以来,人人都可当记者,不少人通过微博发布、评论信息为的只是产生轰动效应,而并未重视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为不少造谣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没有客观性、真实性的约束下,人们一味追求关注度,对信息进行渲染、夸大屡见不鲜,利用微博造谣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由此看来,虽然微博发起了一场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但是其仍然面临着信息真实性、轰动性二者无法调和的矛盾。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速度不及网络媒体,但是由于其更符合人们长期养成的接受习惯、认知途径,而网络媒体对人们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很难在不同年龄层次人群中普及,所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仍然较高。然而,尽管如此,微博的出现还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传统媒体中,其信息内容包括综合性、专业性两类,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其就包含了综合频道(CCTV1)、经济频道(CCTV2)、文艺频道(CCTV3)等。传统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有赖于采编团队的制作。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传统媒体也将互联网纳入了信息来源地,然而由于内容制作方式所限,针对突发事件,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的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则更为全面。在内容方面,微博可以对各方面新闻(如体育、戏曲、经济、民生等)进行发布,微博用户仅需使用手机编辑文字或拍照、拍视频,上传微博即可完成新闻报道,所以其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比传统媒体更快。
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内容前,会进行专业的采编制作,在经过记者、编辑和主编加工,确认无误后才会进行发布。尽管这一操作模式有效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但相应地也会耗时更多,难以做到信息的实时发布,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而在微博中,用户可利用手机、电脑设备,利用微博平台,随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效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中,普通受众对信息没有自主选择权,或选择范围过窄,更不具有信息发布权利,媒介机构掌握了所有的话语权,在杂志、电视、报纸、电台中,普通群众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自主性逐渐被唤醒,其已经不同于以前的受众,他们具有强烈的参与、表达愿望。微博独特的传播模式,让每位群众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利用微博平台,人们可以针对某一信息进行交流讨论,微博的这一开放性特点,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强烈愿望。
在媒介的不断发展下,新闻传播也必须与时俱进,就新闻传播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有必要将微博作为发布信息的渠道。目前,已有不少传统媒体(多为报纸、杂质)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已在新闻传播中运用到了微博。运用微博进行信息传播,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内容;通过微博做活动推广;在微博平台上设置议程。
目前,全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十分庞大,其涉及到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各个地方,所以微博用户所发布信息也更为全面。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数量有限,所以很难深入到各个新闻角落,所以,传统媒体应当充分运用微博这一海量信息源,获取新闻线索、捕捉舆论动向。
传统媒体受资源所限,无法将所有的信息透过荧屏呈现给观众,对于电视台未播放的节目,则可借由微博进行发布,以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前加有“V”字母的用户为实名认证用户,表示该用户身份真实,记者可注册实名用户,在微博上发布一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利用微博的裂变传播效应,使信息传播地更快、更远。传统媒体也可借由微博发布新闻资讯,信息按照严格的新闻形式(新闻标题+摘要+来源)进行发表,保证信息运营的安全,微博用户在浏览到新闻标题后,点击链接即可了解具体事件,从而使传统媒体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更高。
传统媒体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微博上注册不同类型的用户,如机构微博、栏目微博。机构微博,是指广播电视、杂质、报纸媒体以频道或机构名义注册的微博,例如“@四川卫视V”,就是指经过实名认证的四川卫视官方微博。通过结构微博,可发布整个机构的相关信息。栏目微博,是指以某个媒体栏目名义注册的微博用户,其是为某个节目而开设的微博账号,利用该微博能让受众随时关注该栏目的相关信息,体现出节目优势、运营特色。
[1]马宇鸿.论媒介融合下微博时代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神州,2013,10:24.
[2]蒋翼.微博时代媒体新闻的应对策略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45-48.
[3]韩晓芳.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J].编辑之友,2010,2:59-62.
[4]李青.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进与退[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5:38-39.
[5]陈卫星.微博时代的媒体围观[J].今传媒,2011,2:20-21.
[6]梁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传统媒体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