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散绵(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物流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LI San-mian (School of Logistics,Wuhan Commerce&Trade Polytechnic,Wuhan 430205,China)
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全称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它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澳大利亚义务教育后最大的教育与培训组织,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VET)的主要提供者。TAFE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中专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
TAFE学院的前身是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院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直至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f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明确提出把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在一起,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联系起来,实行柔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专门从事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
经历30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已成为全球成功的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之一,并且在澳大利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教育体系最大的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最成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之一,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具有一系列优势和特点:
(1)重实用
澳洲TAFE课程以实用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行业关系紧密。这是其TAFE课程最典型的特点。澳洲政府充分的认识到教育、培训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各州的TAFE学院其实就是州政府调节用工市场的杠杆,他们通过与行业协会密切合作,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提前与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相关。这也正是TAFE课程倍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2)学制短,学费低
澳洲TAFE课程以1~2年的证书和文凭课程为主,也有几周、几个月到半年不等的短期培训课程。学费也很便宜,一般在八九千澳元之间。
(3)开设的课程种类多,内容丰富,专业门类齐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TAFE在澳大利亚是一个网络化机构,覆盖相当广泛的课程和行业领域。这些课程包括语言课程、高中课程、学位课程、大学转读课程和丰富多样的专科、文凭课程等。
(4)灵活性强,部分课程可与大学学位课程转换和衔接
TAFE课程的灵活性体现在培养方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诸多方面。课程可以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社会群体,可提供社会变革和职业转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教学可通过课堂、现场、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真正实现以技术和继续教育为特征、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定位。
很多课程还可以与大学学位课程实现学分减免和课程衔接,如悉尼酒店管理学院与麦考瑞大学合作提供旅游酒店管理、零售管理等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学历提升、学分积累以及某专业领域技能培养等多功能合一的立交桥式的教育和培训平台。
(5)TAFE课程为政府和行业公认,质量有保障
澳洲TAFE学院均为政府公立学院,所有课程都必须在政府注册。同时,所有的TAFE课程均为澳洲政府和行业协会承认,证书受澳大利亚和国际认可。
另一方面,很多TAFE课程在设置上紧跟时代步伐和市场需求,在内容上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最新的技术要求,以实用技能和专业训练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从而使课程和教学质量得到完全保障。
(1)政府重视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资格标准体系,如:参与TAFE学院的布局设置、资金划拨以及培训实施等方面的管理;建立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和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有利地推动和保障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机制灵活、办学方式多样
第一,学制和学习对象的灵活和多样性。
第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TAFE的课程可以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社会群体,提供社会和行业改革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第三,考核方式的灵活多样性。TAFE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但是理论考核要求宽松,以实践能力的考核为主。每个培训包课程都有最低的能力考核要求,教师在建议的12种标准测试方法中至少选择两种以上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体系注重的是过程考核,而不是结果考核。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是学历教育,在澳大利亚是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两国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知识、技能的方法和途径也有很大差别。
(1)入校学习的对象、毕业时间、证书颁发固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对适龄高、初中毕业生,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招生则是面向全社会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有严格的入学条件和方式,并且有明确的学制,只能在每年9月初根据高考成绩入学,学习满3年、修满固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而澳大利亚TAFE学院在这方面则相对宽松,采取较为灵活的学制管理。
(2)教学模式单一。除少数课可以在实训室或实验室进行外,大多数课程只能在教室里进行,缺乏现场真实场景的直观易懂及可操作性。另外,澳大利亚TAFE学院没有统一的课本,较多的使用行业企业都认可的培训包,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每一门课程几乎都有比较固定的课本。而且所学课程大多偏向理论课程,学生最后半年的顶岗实习基本用不上多少,毕业后走上社会用的也很少,造成学习与实践的脱节。
(3)政府参与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尤其在质量评估方面和经费支持方面都要加强。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所在州政府,对TAFE的投入十分可观,据官方统计,TAFE系统每年有30亿澳元的预算,实际拨款都在40亿澳元左右。
(4)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大多是只具有理论缺乏企业经验的专职教师,企业兼职人员比例过少,造成校企合作只限于口号、流于形式。澳大利亚在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选择上,首先看重经验和技能,其次才是学历。而中国对高职师资的要求则偏重学历,甚至追求高学历,对经验和技能要求则次之。由于师资选择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差异,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职业特点不够突出。
(5)高职院校提倡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虽然可行,但在执行中缺乏成熟的经验,学生大多数只是以顶岗的形式在工作,取得的收获非常有限。教师因自身的精力和经验有限,加上学校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的情绪不高。
(6)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毕业前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合理安排和管理不够。一是对教师指导实习生的权限不明确、监管力度和保障措施不够;二是与实习单位在沟通合作上不够,没有向企业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或顶岗实习内容方面的要求,甚至都没有把企业对实习生的负责人联系方式告诉校内实习指导老师,造成对学生的管理失控。
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培养职业技术和完成继续教育方面与澳大利亚TAFE教育的目标一致,但在运作管理、师资力量、资金实力、形式灵活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当然,一国有一国的实情,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完全可以借鉴之。笔者以为从以下思路,可以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首先,政府从机制上给予高职院校宽容的政策和相应的资金支持,让高职院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把教育的形式、入学和毕业的时间搞活,以“利于学生学习就业服务企业社会”为原则。同时自己加强参与的力度,当好监督的角色,使高职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技术教育。
其次,各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能只为了得到企业的好处,让学生充当廉价的劳动力,从中未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让老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没有得到能力发挥、锻炼提高和经验的积累。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合作企业签订详细的合作条款,包括:教师和学生去企业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回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岗位上要有专人指导,可以轮岗,可以为企业提建议出谋划策,有加薪晋升的机会等;老师要在企业中从事合适岗位,能参与到企业的有关管理策划中,特别是能与相关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合作,开发出实用案例或教材、实训手册、培训软件等,为高职教学方法及内容改革做出贡献,或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另外,可以要求企业的资深人员不定期来学校讲课或讲座,增加师生对学习内容、目标的现实认识。
第三,各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师生定期开办相关的宣讲会、讲座,让其首先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社会需求和前沿动态的发展,从内心支持、配合、响应学校的安排。再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包括硬件实训室及其改造建设,对老师的待遇、培训、个人成长规划,对学生的高回报等。尤其要开发与行业企业接轨的实用课程或培训手册供学生学习。澳大利亚TAFE学院所使用的培训包是由行业、企业或已得到认证的机构开发的,在广泛征求有关行业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能力要求,其内容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在这方面要向他们借鉴和学习。
第四,从高职院校要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指导思想出发,大力与当地各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在提升教师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总之,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在高职教育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虽然目前已初具规模,但是从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和特色来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方面,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已经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高职教育的办学之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动脑筋如何用科学务实的态度,认真地研究我国形势,认清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进,努力把高职教育做强做实。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用改革的眼光和举措,办好我国的高职教育,这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必经之路。
[1]何文超.澳大利亚TAFE学院与中国高职院校的比较[EB/OL].(2012-04-12)[2013-05-15].http://wenku.baidu.com/view/258234d676eeaeaad1f33080.html.
[2]蓝祥龙.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172-175.
[3]张麋.浅谈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的特点[J].新课程学习,2011(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