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跃华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伊宁 835000)
浅析党的建设的合理性
杨跃华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伊宁 835000)
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这种考验和危险是复杂的、严峻的和尖锐的,这对党的执政地位、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因而,党的建设的合理性日益凸显。从历史诉求和现实夙愿两个方面浅析和论证党的建设的合理性,对新时期党如何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建设;合理性
所谓合理性,学术界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和定义,一者认为:合理性是指科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它包含符合逻辑、规律和事实;二者认为:合理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包括符合目的、合原则和应该的意思;再者认为:合理性,首先是合理的客观尺度即符合事实及其规律,其次是合理的主观尺度即符合人愿及目的,等等,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合理性就是事情发展要符合主观的现实需要和客观的必然要求,即现实的夙愿和历史的诉求之统一,其实质就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下面围绕党的建设的合理性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缘于历史的发展,迎合时代、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需要。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外国列强首先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与其签订一系列瓜分中国的领土、侵占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尔后又用通过与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勾结,主掌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命运,逐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由此以来,中国人民的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也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着。但是,不管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还是倡导爱国救亡与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以及“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都没有使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侵略欺诈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盘剥的局面。就连辛亥革命也是不能抗衡帝国主义支撑的旧军阀反动势力,以失败而告终。由此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中国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苦难之中。
要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需要有新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需要有新的纲领来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伟大的胜利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给致力于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仁人志士以新的启示,探求新的革命道路,谋求新的希望。五四运动的爆发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得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逐步地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并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时注入新的思想的工人阶级茁壮成长,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表现了巨大的力量。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的需要,新的政党的成立已成为必然。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就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面临革命的复杂环境和强大于自己的敌人,懂得自身建设的必要性,尤其是党处在紧要关头,这一点尤为突出。中共一大后,党逐步认识到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与落后的社会,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于是,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随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剥削工人的香港海员、安源路矿、开滦煤矿、京汉铁路等工人大罢工,但一次次都失败。特别是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党开始审视和总结自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通过统一战线来壮大自己,发展自己。故此,谋求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掀起了第一次革命的高潮,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发展和高涨,党的数量得以增加,党组织得以扩大。
但是,好景不长,野心勃勃的蒋介石见时机一到,就依次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掀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时,汪精卫酿造“七一五”分共。“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1]“党员由原来的六万多人减少为一万多人.”[2]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由此大革命失败。面对这样的事实,党又一次自省了。召开八七会议,加强党自身的建设,认识到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并进行武装斗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迎来第二次革命的高潮,陆续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随着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占据党中央的主导地位,宣扬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的革命模式,正面排挤和打击毛泽东的正确战略战术方针和政治观点,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损失90%以上,党在白区的组织损失了几乎100%。”[3]党员的数量由三十万下降到三万人,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这又一次使党进一步得以自省和自醒。召开了遵义会议,加强党的建设,批评了王明、博古等人的军事错误思想,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高举抗日大旗。
在抗日战争中,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壮大自己的队伍,发挥党在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作用,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到1945年9月,解放区人口发展到1亿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7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共产党的自身队伍发展到120万。”[4]同时召开党的七大,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消灭国民党800多万军队,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后,社会一片混乱,党组织涣散,国家的命运向何处去?党的前途在哪里?在这紧要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样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在拨乱反正中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组织、政治路线,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每次党处在危险紧要关头,面临着重大挫折或崩溃的时刻,都是通过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来壮大自己的队伍,力挽党的困难局面,带给党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使得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党自身的发展壮大,还是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外在的压力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天然地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采取适当的应对方针、政策和方法,战胜对方,强大自己,这是党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譬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面对强大的外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的反动统治,党着重从思想上、从组织上和作风上加强自身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又如:新中国成立以后,外界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上禁运封锁,政治上的不承认与排挤,军事上武力干涉台湾和武力侵略朝鲜,肆意颠覆中国新政权。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形成与深入发展,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提供一个可乘之机会。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丧失了执政地位,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投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怀抱。面对上述复杂的外部环境,党自然拿起自身建设的法宝,根据外界形势的变化制定出正确的应对方针与政策,审时度势,沉着应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而如今各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也呈现新的特点,但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大国说了算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比如日本、菲律宾借以美国为后台干涉中国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的问题;国际恐怖主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世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能源紧张、国际毒品走私等跨国问题,等等。以上这些种种的形势和问题都对党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党同样天然地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和解决国际问题,使得党在应对国际局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究其重要的根源,就是党在于正确把握国内环境变化,加强党的自身的建设,处理国内的实际问题。比如:建国初期,面临着要收拾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消除国民党残余力量、解决党员干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和贪污腐败的问题,党采取整风和政党的方式,加强自身的建设,端正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恢复了国民经济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又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诸如:贪污腐败、利益分配不公、就业压力过大、下岗职工生活生产的安置、群众的多种利益的诉求与多种思想的碰撞等。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能否得到正确的解决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是否巩固,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面对上述情况,党正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净化和强化自身,依照国情的特点采取正当的举措加以解决,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党的伟大事业。
党的发展壮大,党的事业的蓬勃兴起,还面临着自身问题的解决,自身问题是否解决好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为万事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内因起决定作用的。打铁还得自身硬,如果自身的思想不纯、组织涣散、作风不良、政治立场不坚定,那就不攻自破、不打自败了。这就应然要求党加强自身的建设。党从成立到现在,就自身状况来看,总体上与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时时得到加强并得以充分的发挥,党始终做到了“三个代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思想上存在不纯不坚定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非无产阶级思想、自由化思潮、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思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信心,不信马列宁信迷信、信鬼神。
其次,作风上存在不纯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部分党员干部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现象严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部分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的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中,搞权钱交易,行业特权,搞贪污腐败。
再次,组织上存在不纯的问题。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模范带头作用不强,领导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对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力度不够,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得不够认真,心里总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思想;有些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搞派性,搞一把手绝对权力和滥用职权;一些党委组织部门选人、录人、用人的透明度不强,公信度不高,时常出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不强。还有些党员的党员意识、忧患意识、先锋模范作用不强。等等。
上述党自身处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党的形象,严重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损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此,党只有加强自身的建设,割除依附于身体上的毒瘤,才能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事实上,党也是正视这些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纯洁自我,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知,党的建设随时随地要符合它的必然性和需要性,要符合它的客观历史诉求和主观现实夙愿,要符合它的目的性和逻辑性,也就是说党的建设既根据党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又要围绕的历史任务和党所面临着关键时刻的处境,全面分析、通盘考虑来进行,确保党自身队伍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发展齐头并进。
]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
[2]王永平.党建实用手册[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3]王永平.党建实用手册[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4]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
杨跃华(1972—),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