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与信仰教育的互动机制研究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信仰媒介受众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8)

卡耐基曾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如同一艘没有航标的生命之舟,他不知道自己将驶向何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是科学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浮华喧嚣的社会里,许多的大学生在茫茫人潮中迷失了方向,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在信仰消解与重构的过程中,媒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需要利用媒介素养增进理性,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

1、媒介对受众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综合能力。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1992年定义媒体素养为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当代大学生虽然已初步具有应对传媒时代的基本素养,但是这种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2]。

1.1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冲击着大学生的现实行为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媒体。网络的虚拟性致使网络内容不受任何现实道德的约束,导致“麻木”、“无奈”的道德意志冲击着传统社会道德基础的行为方式[3]。培养分析理论认为,媒介“培养”或构建了世界现实,这个现实虽然可能不准确,但却被我们接受,因为我们相信它作为文化是真实的。然后我们根据这个由媒介炮制出的现实,对真实世界做出我们的判断和行动。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充斥屏幕,如果无法对其善恶真伪做出判断,我们的认知必然出现偏差,我们的行动也必然会出错。

麦克卢汉说过一句名言:“我们创造了工具,之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社会转型必然对文化及其观念产生冲击,但文化的振荡需要的是对社会、人生更深层次的思索,需要建构新的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文化,而不是对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另类解构[4]。网络传播的瞬时性、泛众化,对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普及传媒知识,锻炼学生驾驭和运用媒介工具,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评判、鉴别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媒介行为道德的意识。

1.2 设置议题的巧妙性限制了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对象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也许不能告诉我们怎样去想,但它可以告诉我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一篇报道的空间和时间上所给予的大小和长短以及它所处的位置。重要的还表现在,所有媒介之间对报道的问题或事件所做出的选择和覆盖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和重复性显示出全部问题和事件的重要性[5]。通过巧妙的设置议程,受众的注意力被局限于少数的新闻话题,从而忽略了现实的生活,甚至忽略了自己真实的需求。最终受众沦为媒介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忘记从媒介中获取自身发展的素养,一味地“娱乐至死”。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大众传播媒介早已被视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起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6]。大众传媒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言、符号把外部世界的各种意义灌输给自我的心理生物机制,从而建构起自我的文化心理结构。人不能没有信仰,“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一个人的信仰就是从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也是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中抽象出来的。

1.3 媒介对大众舆论的主导影响受众的社会身份认同

所谓社会身份认同指的是社会公民对身其份的认定,对“自我”和“他者”的评价和认可。依附理论认为,在复杂和变化的社会里,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媒介和媒介内容,以便于理解他们周围发生的情况,了解如何有意义地采取行动和逃离现实。于是,在面临信息不对称时,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环境”来认识现实世界;与此同时,由于在传播过程地位的不对等,我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验证能力却大大降低。当大众传媒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环境时,而受众却基于媒介报道采取行动,在某种情况下,就可能酿成悲剧[7]。我们无法从媒介中得到解释社会问题的真实信息,于是便开始恐慌、困惑、迷茫、猜测,甚至变得歇斯底里,于是流言和谣言开始盛行,逐步消解人们的信仰。

大众媒介不应推卸自己的社会责任。媒介不仅要关注诸如价值观、生活观、人生观等严肃问题,还要从深层次上探讨精神理想和信仰追求,即向受众灌输什么层次的理想情操,表达什么样的文化关照。对于传播媒介使用者而言,首先应该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8]。

1.4 媒体传播平台的非对称性容易塑造受众的刻板印象

在掌握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媒体的新闻报道容易对某个群体的人进行形象或概念上的标准化。因为媒介不能把所有事物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媒体工作者在表现某种人物或群体时的选择可能容易形成或鼓励刻板印象。事实证明,媒体的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偏见的,特别是在处理政治新闻和其他有争议的社会新闻时。这种偏见是天生的,是报道者个人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造成的[9]。媒体的偏见不仅是媒体观察世界的结果,他们的偏见会直接影响公众如何观察世界[10]。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将严重阻碍正常的沟通、交流与思考,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产生消极影响。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憧憬和执着追求,是人们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科学的理想源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源于人们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源于人们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信念是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凝结了坚强的意志和决心,是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共产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崇高责任和历史使命,是支配他们行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

2、媒介素养对增强信仰教育的作用及路径

高等教育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创造知识,一个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知识的发展进步,传播知识才能让学生具有更加强大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为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劳动)看交往方式,把交往主体看作是处于一定生产方式并受这种方式制约的现实的人,深刻揭示出了隐藏在人与人交往关系背后的物与物的关系[11]。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媒介素养增强信仰教育的效果水平。

2.1 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的能力

如果我们知道大众传播过程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预知它可能提供的服务。新闻生产首先是对事实进行筛选。而在筛选的过程中,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事实筛选会表现出作者或编辑的个人主观倾向,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实现平等,从而削弱媒体的客观性、公正性。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12]。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编辑部的编辑环节,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组织会透过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呈现。

2.2 理解大众传播的内容,提高信息分析运用的能力

目前媒介内容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已成不争的现实。在整个社会加速向市场转型的宏观语境中,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但娱乐不等于“愚乐”。美国媒介文化研究者尼尔·波茨曼认为,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将带来社会智力的集体下降,人们甘心被娱乐,甘心被电视掏空,仅仅为了获得一种被操纵的快乐[13]。社会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固然昭示了受众群体不同的消费需求,但媒体在吸引各阶层受众时,没有理由以牺牲文化的深邃和思想性为代价。随着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能够对媒介内容做出有效选择,筛除噪音,从而理解和尊重媒介信息所有的力量。

2.3 理解大众传播的机制,提高媒介认知和批判能力

“批判是真理的生命,人类精神与文化如果要有未来的话,就不能没有真正的批判,人类不仅需要娱乐,也需要真理和思想。”[14]具有媒介素养的受众,对内容作出回答和行动时,具有了把感情上的和理智上的反应区分开来的能力。无论媒介信息来源看似有多么可信,他们对待媒介信息都会持批判态度。“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15]他们也会对媒介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保持自身在强大媒介面前的独立性,管理自己的文化环境,从而推动媒介产业的良性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2] 胡连利,王佳琦.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32卷.

[3] 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2009年第42卷第6期.

[4] 王琪.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2007年第4期.

[5] [美]斯坦利·J·巴伦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488.

[6] 黄永林.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传播——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8卷第2期.

[7] 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2009年第42卷第6期.

[8] 潘章仙.全球化教育视野中的媒介素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9期.

[9] 程晓萱.受众对真实世界的误读——论媒体偏见的多维体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3卷第4期.

[10] 同上.

[11]李庆林.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马克思、哈贝马斯、麦克卢汉的传播观比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2卷第4期.

[12] 尹瑛.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麦奎尔关于媒介文化生产研究的启示[J].新闻界,2009年第3期.

[13] 李晓云.被娱乐的大多数[J].新闻界,2005年第5期.

[14] 周祥林.当代大众文化成因及其双重效应探析[J ].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 ] JAMES POTTER,madia literaxy sagepublication,1995,p4.■

猜你喜欢
信仰媒介受众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