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伊茄
(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1.自我效能是人们自身在完成一项任务时的自信程度。据调查,辅导员的自身效能感影响着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成果,以及对学生学校生活问题的处理。作为高校辅导员,其职能的重要性,要求辅导员更要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在处理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处理的更加到位,有更好的表现。
2.职业倦怠也被叫做“工作倦怠”,指的是人们在长时间从事某一固定职业,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下或者是工作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不符,工作人员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而自身又不能够及时进行自我疏导,不愿继续投身工作的倦怠情况。
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辅导员并不担任教学工作,所以存在感不高。部分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工作倦怠的状况。
首先,辅导员管理一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物,不论是学习监督,生活状况了解亦或是思想教育,作为辅导员都要承担,工作繁琐复杂,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危机公关的处理使得辅导员的神经处于长期紧张的状态,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久而久之,辅导员身心俱疲,极易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
其次,在工资待遇以及职称级别方面,辅导员往往处于劣势。辅导员虽然在教师行列,却不从事教学工作,反而管理大大小小的后勤事务,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也得不到教师队伍的认可。就管理者而言,辅导员处于比较低级的管理岗位,仍然不能获得相应的重视,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辅导员看不到职业前途,极易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倦怠情况。现今,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工作倦怠人群的主力军。
辅导员自我效能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个人效能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即个人效能越高,工作绩效越明显越优秀,相反的,个人效能越低,工作绩效越不明显。个人效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完成的优秀情况。
工作倦怠与工作绩效显然是负相关的关系,不论是何种岗位,只要出现工作倦怠,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倦怠指数越高,工作效率越低。
工作倦怠有两种表现形式:情感耗竭与人格解体。
(1)情感耗竭即个人在工作中过度消耗个人情感,出现心力交瘁,无心应对的现象,在这样的现象下,工作者不得不降低工作投入力度,进行自我情感的保养,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就会大大下降,工作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人格解体也可看做是情感耗竭的一种延伸性表现,即个人对待工作表现出消极、冷淡没有激情的现象,这样,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工作完成情况也不如人意,进一步影响工作绩效。
面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与个人效能的提高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
辅导员属于高校岗位,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岗位较为稳定,变动较小,铁饭碗的说法使得大家觉得考上辅导员岗位是一劳永逸的事,所以辅导员队伍缺乏主动探索性,缺乏活力创新意识,工作方式较为传统刻板。所以想要从根源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从制度改革入手。实行弹性较大的岗位考核制度,一方面增加辅导员的竞争意识,一方面激发辅导员的创新意识。
(2)加强辅导员上岗培训
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上岗前培训不到位或者不组织培训,使得大多数辅导员对岗位职责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从事辅导员过程中工作不全面不到位。另外,缺乏上岗培训使得许多辅导员的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能力不符,降低工作效率与成果。所以,开展辅导员上岗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