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周洪宇
■特邀嘉宾 许法根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副主任
追问“幸福城市”
□ 特约记者 周洪宇
■特邀嘉宾 许法根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副主任
近期,国内诸多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把“幸福”作为其施政目标。那么,“幸福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什么?如何避免在现实中走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副主任许法根教授进行了深入分析。
新闻背景:
2012年9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了“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进入该排行榜前10强的具体城市为:青岛、杭州、惠州、成都、长春、南京、哈尔滨、烟台、苏州、重庆。
报告指出,城市幸福感是指城市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其特征是:市民普遍感到城市宜居宜业,地域文化独特、空间舒适美丽、生活质量良好,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安全,社会福利及保障水平较高。
□近几年来,各种“幸福城市排行榜”、“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相关议题层出不穷。2012年国庆前夕,央视的全民大调查“你幸福吗?”红遍了大江南北。请您谈谈,为什么当下“幸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背景是什么?
■要了解为什么关注幸福,可以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来看。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环境污染严重,公共安全问题,贫富差距等等,人们在享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承受着生活成本过高、人际关系疏远、社会冷漠等压力……在满足基本温饱之后,民众就对自身感受要求更多,对“幸福”的追问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国际看,近年来对幸福指数、快乐指数或幸福指标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早在1999年,加拿大就创建了“世界快乐数据库”,对全球“幸福指数”进行排名。2006年,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发布了一份“世界快乐指数地图”。2012年4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和联合国共同发布了《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这是联合国方面首次以指数为标准对各国幸福排名。该报告提出了衡量一国幸福感的九大标准,认为在国家层面上,经济收入与幸福并无必然关系,一国的政治自由度、社交网络、杜绝贪腐等因素更为重要,而在个人层面上,良好精神及身体健康、稳定家庭和婚姻、工作保障等对幸福非常重要。同年6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待。追问“幸福”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课题。
□建设“幸福城市”,首先就应该对“幸福”有所界定。但是“幸福”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而且主观色彩非常浓厚。您认为,应该怎么去理解“幸福”这个概念。
■幸福,往往是一个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概念。在过去,丰衣足食,能够养家糊口,就是幸福。而社会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除了满足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外,更应该有来自精神层面、情感层面的需求,也可能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层面的。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留居于城市,城市的本质在于诗意般地栖居”。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看,最基本的幸福感在于让居民觉得居住在这个城市有归属感、满意感和自豪感。
□我们可以从众多的“幸福城市”相关报道和文件中反复看到一个词叫“幸福指标”。事实上,各地由于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也践行着不同的指标。您认为“幸福城市”的衡量指标具体有哪些?
■我认为应该包含衡量幸福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大内容。所谓客观指标,涉及可以评价城市建设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基础设施以及实际成效等方面的指标;从政府的角度看,就是评估这个城市是否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否提供了一个稳定、宜业的工作环境,是否提供了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它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安居环境、就业率和失业率、工资收入、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住房水平、社会保障覆盖水平和保障程度,等等。所谓主观指标,则是反映老百姓对于城市整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指标,它主要包括个人对于自身收入和工作的满意度、精神需求满足程度、人际关系适应感、家庭和谐程度、社会公平感、政府服务满意度,等等。不管是客观指标还是主观指标,在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可以不断修改、变动与完善。
□有人说,目前一些城市公布的衡量幸福的指标都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标,如果要评价这个城市“幸福”与否,还必须对这些指标进行科学的设计、可操作性的细分和具体化。各项指标的内容不能流于表面,它的内涵应该清晰可见,这样才能实现对应指标科学准确的评价。而对于具体的评价指标,应该“因地制宜”、“因市制宜”,根据城市的各自特色进行调整。
尤其重要的是,要明确这些“幸福城市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城市居民心目中的那个“幸福城市”。所以,“幸福”不能变成一个框,使老百姓“被幸福”,而是应该有公众评价、公认感受和公平正义,不能只是指标打造者的自说自话。因此,要将这些表面的、文本的、期望的的指标变成现实,就需每个城市居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共同努力。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的要求,真正实现指标与实际生活的“无缝对接”,避免“幸福城市”流于形式,具体应该怎么做。
■第一,夯实物质基础。幸福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保障。政府要完善交通、市政、文化、教育、医疗、信息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要做到标准、规范、安全、高效,做到功能齐全、运行稳定、使用便捷,使全体市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攀升。
第二,化解民生难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让政府真切地去理解什么是市民的“幸福”,从细处、从小处着眼,感知每个市民生活中的不幸福因素,更多去倾听市民不幸福的原因,通过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解决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第三,落实保障举措。要让“幸福城市”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地实现“无缝对接”,政府部门要把“幸福城市”这个口号转化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不然,“幸福城市”也就只能流于形式、空谈和泛化。只有老百姓真正感觉到了幸福,才是各项幸福指标真正实现了。
第四,发挥市民才智。市民是建设幸福城市的第一动力和不竭源泉。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每个市民的合力,挖掘每个市民的潜力,为建设幸福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提升文明素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幸福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度。无论是城市的繁荣与否,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还是城市的未来走向,都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明水平。一个城市的文化力、创新力和持久力,同样决定了幸福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永续性!
“幸福”不能变成一个框,使老百姓“被幸福”,而是应该有公众评价、公认感受和公平正义,不能只是指标打造者的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