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邓小平关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思想探要

2013-08-15 00:45
党史文苑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全党考验危险

秦 馨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学术界有关“邓小平忧患意识”的研究比较丰富,而对于“邓小平关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思想”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显而易见,这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研究内容。前者主要是阐释邓小平忧患意识的主题、内容、特征、价值等[1]P125,而后者则主要是阐释邓小平在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科学性以及路径、方法等问题上的战略思考和周密部署。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提出和深刻论述了党在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任务”[2]P178,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里面包含了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系统思想。

一、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现实依据

中共八大召开的时候,与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时比,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八大召开时,“党的情况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是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导地位”[3]P241。在两次代表大会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两次有巨大意义的历史转变:一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到八大召开前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4]P391邓小平在《报告》中深刻阐释了这些变化,并就党在新的执政条件下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进行了深入分析。

执政的考验和危险历来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的关注。邓小平在报告中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3]P214。邓小平多次将执政考验和脱离群众危险明确地联系在一起,并反复强调其严重性和危害性:“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3]P221

毫无疑问,执政考验是一个总的标题,围绕着党的宗旨使命、执政目标、方针政策和随着执政环境、执政条件的不断变化,执政考验还有更具体的展开。邓小平在报告中指出:“现在,我们党正面临着新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彻底完成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积极准备实现第二个五年计划,使我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实现巨大的高涨,使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人民生活状况达到新的水平。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一定要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贡献我们的力量。”[3]P256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的认识。所以,执政考验就逻辑地展开为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考验,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在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接受考验。在执政条件下,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都是由于执政考验而历史地、逻辑地出现的。

脱离群众危险也是一个总的标题。邓小平在《报告》中分析了它的三种倾向,即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同时,又将主观主义倾向细化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将官僚主义细化为事务主义、文牍主义、命令主义以及骄傲自满、滥用权力、违法乱纪等。这其中也逻辑地引出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邓小平指出:“不少负责同志,对于工作中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不是亲自动手来处理,而是层层下放,然后又层层上报,结果不是处理有错误,就是处理不及时,使工作受到许多损失。更严重的是有些领导同志,不愿意接近群众,不关心群众的痛痒,对于群众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不是积极去解决,而是抱着一种无动于衷的冷淡态度。”[3]P222这就是精神懈怠危险。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对于我们党的要求是更高而不是更低了,对于共产党员的要求也是更高而不是更低了”[3]P215。这就有了能力不足危险。至于滥用权力、违法乱纪等,就是消极腐败危险。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内还有一种人,他们把党和人民的关系颠倒过来,完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人民中间滥用权力,做种种违法乱纪的坏事。这是一种很恶劣的反人民的作风,这是旧时代统治阶级作风在我们队伍中的反映。诚然,这样的干部为数很少,但是,他们的危害却很大。 ”[3]P222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忧患意识的继承和超越。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秉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忧患意识既看作一种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怀疑意识,同时又看作改造世界的起点”[5]。邓小平关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思想和主张,是以马列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邓小平关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思想具有了鲜明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特征。

实践是忧患意识之源,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邓小平既强调了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又向全党表达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发生过错误,也遭遇过危险,也存在着缺点和困难。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也不能使我们的党有什么惊慌。相反,我们党始终具有无限的信心和勇气,去纠正错误,战胜危险,克服缺点和困难,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3]P255—256正是“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这一实践性导向,为全党的忧患意识指明了出路。

创新是应对忧患的最佳途径。忧患意识必须转换为创新意识。在《报告》中,邓小平表达了增强全党忧患意识与增强全党创新意识辩证统一的思想。邓小平指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建立和发展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组织和工作、不断地加强自己同群众的联系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团结一致,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3]P256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形成和巩固了创新品质,保持和增强这样的品质,就能够应对考验,克服危险。对于党员而言,创新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项权利。邓小平在《报告》中着重对党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进行了阐释。他说,党章草案“把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作为党员的一项权利规定下来,是有原则意义的。这个规定,不但可以大大激发广大党员在党的纪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在工作中充分集中群众智慧,运用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且可以使许多惯于墨守成规、惯于不尊重党员群众创造性的领导人员,学会改变自己的作风,从而促进党内民主的高涨”[3]P248。这一阐释的意义,在于它把党员创新权利与加强党内民主和改进党的作风联系起来,从而彰显了党员创新权利的时代价值。同时,这也表明,全党要实现“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的目标,离不开党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发挥。而党员的创新意识,也就全面地包含了追求创新的义务自觉和践行创新的权利自觉。

那么,党员如何行使创新权利呢?首先,创新权利的行使必须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上。邓小平指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场。任何对党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都只能对党造成损害。而归根结底,对于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人自己,也只能造成损害。”[3]P244其次,创新权利的行使必须是在党的纪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党员创新权利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对于党内不同意见的许可,同时确立正确处理不同意见的原则和制度。邓小平指出:“在各种日常工作问题上,党员们的意见有某些不一致,不但是许可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党必须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国的各个组织统一服从中央的原则行动。”[3]P249再次,创新权利的行使必须与党的宗旨和使命高度统一。党员必须有党的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党员以创新精神“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就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争取新的更大胜利,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上争取新的更大胜利。没有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的导引与规范,党员很可能各忧其忧,各患其患,各行其是,其结果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说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应对考验和危险,那么创新就是忧患的出路,宗旨和使命就是创新的目标导向。邓小平所强调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就是和宗旨意识、使命意识结合在一起的。至此,邓小平关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思想体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党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以及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三、加强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总体布局

如何使全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状态,是邓小平在《报告》中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邓小平指出,针对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党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为此,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3]P215。这就是说,增强全党忧患意识,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并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必须突出主线、发扬传统和坚持原则。

首先,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必须围绕党的“先进部队”性质和党的“纯洁性”来进行。邓小平对于党的“先进部队”性质非常重视。他指出:“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3]P218

邓小平还对党的纯洁性进行了反复阐释。他指出,随着革命胜利,很容易出现极少数人“为着取得名誉和地位而入党”的现象,所以,“为提高党员的标准而斗争,这是当前党的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3]P242。为了纯洁党的队伍,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就必须抓住重点和找准关键,“主要的问题是加强对于吸收新党员工作的管理,是要求支部大会和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对于申请入党的人和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进行认真的审查,是使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真正受到考察和教育,是对于还不完全合乎条件的党员及时地进行教育,并且对于混入党内的坏分子加以清洗”[3]P246。

其次,增强全党忧患意识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全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邓小平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3]P219

坚持群众路线可以克服党员对于“先进分子”的自我认识上的偏差,提高忧患意识的强度、质量与效度。邓小平指出:“许多人并非在主观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他们仍然把工作做坏了,使群众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因而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素的影响,因而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他们的错误和失败愈来愈严重。 ”[3]P218

坚持群众路线可以使党员的忧患意识摆脱主观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真正做到“常忧天下之忧”。邓小平指出:“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3]P217同时,他还引用毛泽东的话,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限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同甘共苦,接受群众监督,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群众关心的新问题,不断地寻求群众能够接受的、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领导者个人的忧患是群众的忧患的集中体现,使领导者不因为旧问题的解决而看不到新问题的存在,不因为听不到人民的呼声而产生太平无事的幻觉。

再次,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强全党忧患意识,存在一个如何处理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各级党组织的意识之间关系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将集体意识内化为党员个人的忧患意识,提升党员个人忧患意识的强度和质量;另一方面是如何将党员个人忧患意识凝炼成集体的忧患意识,保证集体忧患意识的统一性、科学性、导向性,形成集体认识和集体意志,既保证集体忧患意识的鲜活性、普遍性,又保护党员个人权利和忧党、爱民、兴国的积极性。这就要从制度上加以妥善的安排。邓小平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民主集中制。他说:“党是依靠全体党员和全党的各个组织,来联系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为了从人民群众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和经验,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并且组织人民群众加以执行,一般地都必须经过党员的努力,经过党的下级组织的努力。因此,正确地解决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关系,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关系,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关系,在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P226这里不但指出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核心问题。

同时,邓小平高度关注党员个人权利和积极性的保护。关于党章中党员有权保留个人意见的规定,他论述道:“这对于党不但没有害处,而且可以有某种益处。只要党的决议是正确的,这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党员又是愿意服从真理的,他们终于会心悦诚服地认识党的正确和自己的错误。如果真理最后被证明是在少数方面,那末,保护少数的这种权利,也可以使党更容易地认识真理。”[3]P249这一论述,不仅肯定党员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还强调坚持并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目的是充分释放这一制度中有关党内民主设计的应有能量,实现民主和集中的双赢。

毫无疑问,邓小平1956年关于增强全党忧患意识思想的许多方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6]P56这是对邓小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毕竟,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种有益样式。

[1]魏继昆.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7(5).

[3]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2卷)(1949—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5]张启华.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忧患意识[J].求是,2010(5).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全党考验危险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眼力大考验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喝水也会有危险
你的阅读量经得起考验吗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拥挤的危险(三)
考验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