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爽
(齐齐哈尔电业局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99)
我参加工作两年有余,一年前我有幸参与了《齐齐哈尔电业局年鉴》的编撰工作,虽然我不是搞文字工作出身,可心中对文字工作者确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出版一部,并在进行第二部的编撰工作。在此我想谈一下这一年以来编撰的心得和体会。
年鉴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的信息资料工具书,全面记述一年中的新情况、新成绩、新经验和新问题,为今后了解局历史和续写《局志》提供翔实的历史资料。年鉴要求我们做到:实事求是,注重时效,突出重点,彰显特点,内容全面,体例完备,追求创新,科学编辑,认真校对,保证质量。可以说编写一个单位的《年鉴》是十分严肃的事情,我们也必须要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务必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我们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将历史完整的呈现出来,并严格按照文体要求去撰写,同时由于这是一个企业唯一的资料性书籍,尊重历史显得尤为重要,要真实的记载与反映本单位的发展进程和行进轨迹。年鉴虽与志书有些许区别,但相同的是都要尊重历史事实这一基本原则。
在编撰前后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排版、彩页、各单位材料不全等,最后得以一一解决一方面是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在参加工作之初对工作的认识很模糊,丝毫不知道如何去开展自己的工作,于是我参考了历年本单位的年鉴以及省公司、国网公司的年鉴,通过一系列的自学我初步理解了年鉴编纂工作,如今第一本已经于2011年12月完成全稿,全局有60余人参与编写和提供材料,撰写稿件到58.3万字,选列大事记113条,设立条目463个,共计34.8万字。
年鉴编纂的特点之一是众手成书,确定参编单位和编写人员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以大纲内容为统领,参照我局历年组织机构表,逐个单位联系确定做到了篇目结合、覆盖全面。并据此建立了年鉴编纂信息采集制度,以期实现年鉴编纂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效良性运转。年鉴编写成功与否,制定科学实用的编纂大纲是关键,也是年鉴编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结合往年年鉴编纂大纲与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对上交年鉴的要求,编写并以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征集年鉴资料的通知》。
之前说了好多文字撰写材料方面的体会,下面说一说在编写年鉴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送审的事宜。由于本单位下属的机构较多,各机构之前写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让各单位撰写本单位情况之前,应该对所交的年鉴统一要求;如对所用数据的单位加以限制,对跟时间关系较密切的数据要规定起止时间,对一些有不同名称的设备、单位等给予确定的名称等。如果条件可以尽量让单位主管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这对于此后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除了提前要求沟通也很重要,因为年鉴工作具有连续性,如果一个部门的稿件有问题应该及时沟通,这样才能避免以后续交的稿中存在同样问题,进而增加工作量。除了对下面基层单位的沟通,与上面主管领导间的沟通也尤为重要,因为本单位的特殊性,有部分东西是需要保密的,对于这部分敏感信息应该在形成送审稿时说明,由主管领导决定是否保留。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整年发生的事情数以万计,如何取舍也是个大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大事不漏,小事看价值。所谓大事就是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或是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来看一年中的大事便寥寥无几,正因如此更可将每个大事都翔实的记载下来,以免漏过其重要的精髓和内容。对小事而言重要的是它的价值,看它是否对本单位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可以激励前人,负面的可以警示后人。有些事情本来就是本职工作且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可以一笔带过,或者从全局的角度加以概述,这样以免各个单位均陈述这项事宜而显得累赘。比如写某个单位在贯彻某次会议精神时,传达会议精神时的会议等(等的内容,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写,而不是各个单位分别说,这样会让内容更统一、更正式。
年鉴编纂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做好,除了撰写材料还要上下协调的工作,十分复杂。为保证各基层单位的撰稿质量,我们多次发通知强调年鉴撰写的要求和规范,深入基层指导与基层撰写人员深入交流,并结合各自单位实际情况帮忙改正其年鉴编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用了逾三个月的时间收稿、整理、编纂,先把各个篇目分列到Word文档中,同时边收稿边编纂,严格按照年鉴编纂的规范要求,按照章节目的层次区划,合理分类,统一格式。同时与单位档案室和新闻中心联系选列照片近百幅并分别作了文字说明,以增强年鉴资料的直观性、存史性、可读性。在编写“特载”和“大事记”几个篇目时我们尤为用心,“特载”收集了领导重要讲话和几次重要会议等,“大事记”则从由新闻中心主办的报纸上,收集、选录了一年以来的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企业相关的大事,这都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为后人留下的史料也最为翔实。
对各单位提供的数据和重要事件,也都力求客观、统一、详实并可求证。年鉴编纂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每天只与文字为伴,枯燥而寂寞,唯有看着文字一点点累积,慢慢充盈着整个屏幕,心中的孤寂才会慢慢减少。每天面对这样寂寞而枯燥的工作最需要是对工作的激情,否则,这样的事情难以坚持下去。我在编改材料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这是为后人写的,可以给予后人借鉴的东西,历史的车轮是一直前行的,唯有留下印迹才会让后人更后的了解历史。由于《年鉴》的编写对于文字的要求比较规范,对事实的描述应保持客观,因此不能以第一人称去写,更不能加入丝毫的主观观点,这样就会更显得这项工作的枯燥。
随着第一阶段工作的结束,第一本年鉴的顺利成书,我对以后的工作也更加有信心,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之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加努力、完善不足,更加的用心写好每一本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