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航运业之演进研究

2013-08-15 00:46刘凝凡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航运业华商轮船

刘凝凡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万州 404120)

一、外国航运业对近代中国的冲击的背景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凭借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中国沿海航行轮船的经营特权。1846年,开始有两艘外轮在香港、广州间从事运输业务。不久出现了经营定期班轮的“省港小轮公司”,这是外商在华创办的第一家专业轮船公司。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曾一度在上海、香港间开辟定期航线。后来,列强又将沿海航运特权扩展到长江流域。依赖于这些特权,列强在中国沿海、长江的轮船激增,它们争先恐后地从事沿海和长江航运。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出资100万两在上海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其后,相继有英国在上海设立的“中日轮船公司”英印创办的“中国商业轮船公司”,英美创办的“省港澳轮船公司”和英国的“公正轮船公司”。川江轮船公司(光绪七年)以及俄国在海南成立的“黑龙江贸易汽船公司”(光绪十八年)出现。它们活跃于我国沿海并相继向内河地区渗透,同时很快排斥、取代了我国传统、陈旧的帆船运输。至此,我国沿海及其长江航运几乎全被外商所垄断了。

19世纪70年代世界航运业发生变革以后,包括沿海、内河和远洋在内的外国轮船公司的在华势力迅速扩张。外轮在华势力的扩张,加速了西方列强对我国的经济掠夺,中外的矛盾自此大大地加深。出现了“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占尽”的严峻局面。

二、近代中国航运业对列强的顽强抵制与发展

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一带航运的局面,改变华商投资外轮企业或购买、租赁轮船而诡寄洋商名下骗捐取利的不良现象,清政府逐渐改变了态度、鼓励华商购买轮船、自主开办航运。并且主张“开华商造买洋船之禁”,力图改变在航运方面“洋通华滞,利权尽失”的不利局面。

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努力提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允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船运输。其目的主要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以裕饷源,“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一度来挽救不利局面。同时还将举办轮船事业与巩固海防联系起来,大力来加强海防建设。指出“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可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他的主张立即得到了总理衙门的支持,不久李鸿章就被委派主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招商集股创办。《招商局局规》明确规定:股票要详填姓名籍贯,“以杜洋人借名”入股,也“不准让与洋人”,保证企业单一的民族资本。为保证官府对企业的控制与利用,则采取“官督商办”的办法,即“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企业“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官与商的这种关系成为日后民用企业官督商办的一种主要模式,对近代海防企业发展影响很大。1873年1月18日,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

招商局在上海设总局外,先后在天津、牛庄、烟台、福州、厦门、广州、香港、汕头、宁波、九江、汉口以及国外的长崎、横滨、神户、新加坡、安南、吕宋等19个口岸设立了分局,可以说,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地,其航线均以上海为中心。在国内,由上海北抵烟台、天津、牛庄,南达温州、宁波、汕头、广州、香港、澳门、海口,同时沿长江而上直达湖北。1879年,“和众”号首航檀香山;1880年“美富”、“康济”号驶向越南海防;1881年,“美富”号首航英国,为开辟远洋航线进行了有力的探索。从19世纪50、60年代之交,中国开始有华商在外资轮船投资,到甲午战争前夕的1893年,全部轮船总数估计不过有150余艘,净吨数约40000余吨,折合总吨数约六七万吨。尽管船只在当时不多,并且吨位有限,但是它们终究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近代航运业取得的辉煌硕果

自甲午战争之后,国人兴起了创办实业的高潮。随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清政府放弃对设立民营轮运公司的禁令,航运业得以有利时机,在各地先后轰轰烈烈地兴办起来。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长江流域内港最早办成商办轮船公司的,是1896年初在江西南昌创办的福康轮船公司。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余吨。如果连同招商局和挂洋旗的华商轮船一并计算,中国所有的轮船航运业估计达480艘,总吨数约7万吨,可见,取得的成绩斐然。

华商自办大中型轮船企业约始于光绪二十八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904年,江浙名士张謇、汤寿潜等创办的大达公司。1907年6月,宁波陈志寅创办中国商业轮船公司,除国内航线外,扩展到俄国海参葳海域一带;1907年四川总督赵尔丰派四川商务局总办周善培及川东道,创办官商合办的川江轮船公司。此外,还有东北兴办的松黑两江邮船局(1908年),两江地区的西江航运公司(1908年)和汉冶萍煤铁联合企业的轮运事业等,均成为各地区较大的轮运企业。据统计,从光绪二十七年到宣统三年(1901—1911年),先后创办的大中型轮船企业46个,到宣统三年底能够继续运营的有31个,这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从光绪二十七年到宣统三年,这11年间新创内河轮船企业合计达405家,资本总额约580多万元,轮船630余艘,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充,除去中途停闭者,到宣统三年共有五百余家企业,资本约800万元,拥有小轮船九百多艘,这样就大致形成了遍及上海、长江干支流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可以说,近代中国的航运业就在民族危机中和外商经济的成绩中得以顽强生存和发展起来,外近代中国的航运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猜你喜欢
航运业华商轮船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码头和轮船
轮船
旅澳华商苗庆:八年游子路 几多故乡情
燃料电池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
匈牙利华商误入“鞋”途的故事
全球航运业触礁 德系银行深度被套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
印尼华商会:世界华商大会将在巴厘岛举行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