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创珍
1942年8月的一天,延安边区政府在礼堂里召开干部大会,讨论征粮问题。外面下着暴雨。突然,一串串炸雷,震耳欲聋。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坐在木柱旁边的延长县县长刘彩云就被雷电击死。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一个老百姓说:“雷公没有眼,为啥不劈死毛泽东?”当即,这个老百姓就被抓了起来。毛泽东知道后说:“此人与我素不相识,既然骂我,定有原因。”便派身边的同志了解情况。原来是边区政府征收19万担粮食,超过了边区人民的承受能力,群众有意见。毛泽东知道原委后,作了三点指示:一是放人,二是减少征粮3万担,三是开展大生产运动。指示一下达,边区老百姓拍手称快。
毛泽东听骂后,不但没有暴跳如雷,惩治骂者,反而从自身找原因,制作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时下,某些领导干部也在大会小会上让群众提意见,但群众的意见一旦用辞过激,或者仅仅是击中要害,轻者还“解释”,重者脸色“突变”,特赠“小鞋”、“拖鞋”、“草鞋”数双,让其下基层、搞调研、退二线、靠边站,且伴以这事拖、那事卡。还美其名曰:“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领导干部,应从毛泽东听骂中得到如下启示:
关心与爱护。群众向领导提意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说不说、说到什么程度、在什么范围说、如何用词、利弊大小反复掂量,目的是对领导的关心与爱护。作为领导,要深深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深刻道理。
腐蚀与渗透。有些人曲意奉承,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专拣领导爱见的事做,工作不思进取,专会“吹喇叭”、“抬轿子”、溜须拍马。对此,领导干部不要得意忘形,要充分认识到它潜在的危险。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头脑不清醒,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滑下去,就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考验与检验。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只要开展工作,就不可能没有错误。有了错误,就难免会有人提意见。对提意见者是积极鼓励、奖励重用,还是假公济私、打击报复?周围群众最清楚。
领导干部要广纳良言,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从中择良言、履善行,用实践去检验,用事实去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