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艺霖 刘 伟 康 宁
作为采煤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像煤一样为党的事业发光发热,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李保山
“作为采煤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像煤一样为党的事业发光发热,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参加工作25年来,阳煤集团昔阳县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原综采队队长李保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共产党员的风采。
坪上公司2007年组建后,因地质条件十分恶劣,出煤曾成为奢望。
“2010年2月7日,我和70名工友来到坪上公司。当时,整个坪上公司彩旗飘飘、鞭炮阵阵、锣鼓喧天,气氛热烈,但我的心思却不在这……待一切收拾妥当,第二天一早,我和几个工友便下了井,看到的工作面情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顶板破碎,支架瘫痪,采煤机停滞……不过,根据25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这是管理不到位所导致的。”回忆起初来乍到的情景,李保山记忆忧新。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是党员的基本要求。在李保山看来,组织上交代的事,必须想办法去干好。
随即,李保山就召集生产骨干召开专题会议,就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应对措施,并当场立下军令状:“出不了煤就不干采煤队队长了,安全工作做不好绝不拿工资,质量标准化工作落下了,扣一半工资。”
在李保山的带领下,全队人加班加点,采取了炮采打通机组运行通道和调整支架、煤溜的布局等一系列措施。
付出终有回报。仅仅用了三个圆班,工作面就开始正常运转,割出第一刀煤。出煤的那一刻,李保山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并将喜讯第一时间告诉家人,请家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如此佳绩,赢得赞誉。
“李保山算得上是采煤专业的行家里手,工作有魄力,在采煤技术、工作面管理等方面很有一套办法。特别是他刚来三天,就让生产正常运行,太让我吃惊了。与李保山相比,我还存在很多差距。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后我得多向他请教。”曾从事多年的地方煤矿生产工作、现任坪上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王凤鸣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与阳煤集团合作,让我们领略了阳煤领导干部的风采,对今后合作充满信心。”
一出煤,就意味着有效益。
不容忽视的是,面对极其恶劣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为出煤提供保障,始终是坪上公司各级领导案头上最重要的一件事。2011年,坪上公司接连遭遇多个无炭柱、断层和挠曲构造,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学部署,精心组织,跟班下井,盯在现场,有的干部为处理一个机电问题而连续干24小时,甚至连续两三个月不回家。
据统计,正是因为坪上公司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像李保山一样,在保证安全无事故的情况下,坪上公司先后成功地通过了11个无炭柱、2个断层、1个挠曲构造,实现了无炭柱等复杂构造工作面的稳产。
从李保山身上,人们感受到了阳煤劳动模范能战斗、能吃苦的精神。
坪上公司的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北边缘,煤层埋藏较浅。在这里,“三软”即煤层软、顶板软、底板软,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拦路虎”。
李保山认真查阅资料,与工友反复试验,多次总结分析,梳理出一套“治理‘三软’煤层法”——提前管理顶板,做好维护顶板木梁的工作,防止塌顶现象;加大支架检修力度,使其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调整巷道的走向,始终保证巷道平直;针对回风巷、进风巷侧压大的情况,提前支棚,给单体柱“穿鞋”,防止发生顶板和底板“亲嘴儿”现象。
质量标准化工作是搞好安全的基础。李保山之前所在的阳煤三矿高三队,曾是质量标准化的“免检队”。如今,李保山把自己的“看家本事”应用到坪上公司,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也很明显。2011年,晋东公司对所辖7个煤矿组织采煤专业的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坪上公司连续三个季度获得第一名。
与此同时,李保山一直注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坪上公司综采队是由三矿的70名员工和40名属地工组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安全防患意识较差。为此,李队长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二五’安全活动日等时间,结合积累的经验,宣讲事故案例,讲解正规操作,并要求员工做笔记,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综采队副队长康彦利说。
“我平时休息的时候比较喜欢看新闻。每次看到国内甚至国外发生安全事故,都会很快在班前会或是班后会上,听到李队长对这起事故进行分析,让我们仔细思考,举一反三。”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李国庆说。
由于坪上公司从上至下对安全工作的重视,2012年,全矿无一起轻伤以上事故。
省下的就是赚下的。为了应对煤质、煤价上的不利因素,坪上公司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是细之又细。李保山对于成本控制更有一套。
“在治理‘三软’煤层”上,近年来多采用钻孔注煤岩体加固剂马丽散的工艺,但马丽散煤岩体加固剂每吨售价近3万元,2010年,坪上公司仅使用马丽散一项就需100万元。对于这个还未真正达产达效的矿井来说,这样高的成本实在不划算。”综采队副队长李瑞全打开了话匣子,“李队长归纳的‘三软’煤层管理法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减少了工序,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在1504工作面,李保山在回风巷发现近10个“U”型卡,很是生气。升井后,他一一排查,认真追查此事。后来,李保山专门跟丢弃“U”型卡的员工谈心,给他讲解节约成本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U”型卡还不值一块钱,但李保山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如今,综采队的全体员工还可以额外领到一份“成本奖金”呢!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建立健全成本经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配件回收复用、节支降耗管控力度,回收率均达90%以上,2011年,仅回收一项价值就超100万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为队长的李保山清楚,打铁先要自身硬。
在1502工作面时,综采队使用的采煤机型号老化,故障多,极大地影响了生产进度。而且,连说明书、图纸都没有。李保山多次寻找无果,只好回到三矿托关系,找领导,寻求帮助,几经周折获得这种采煤机的资料后,复印多份,并马不停蹄地赶回坪上公司。李保山顾不得休息,就深入井下,对照设备,一一比对,自己先弄懂“吃透”,然后在现场通过画图等方式,让员工了解采煤机的“秉性”。
李保山毫无保留地将所学知识进行传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问到他,他就会不厌其烦地讲解。
爱人才、压担子、给平台,是李保山的又一闪光点。在15101工作面安装第二部皮带机头时,开始因为条件不允许,只能安在700米处。后来正常生产后,必须调整到760米处。这时,李保山就把任务安排给技术骨干康彦利,要求他在一个小班内完成。
其实,这对于李保山而言,是件容易的事。但对康彦利来说,却是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在调整机头那天,李保山放弃休息时间,陪同康彦利一同下井,并提供帮助,让康彦利学到了很多知识。
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综采队伍刚组建的时候,凝聚力不强,李保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理顺了工作,确实是一把好手。”坪上公司副矿长毛希鹏感慨地说,“在2011年,由于工作需要,当初从阳煤来的70名三矿员工回去40个,这样综采队又进来40个新的属地工,我刚开始很担心,但当月的产量并没有下滑。可以说,李保山的队伍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他的队伍影响了整个坪上公司。”
一支好的队伍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坪上公司领导看来,好员工不是训出来的,更不是罚出来的,而是靠信任和感情培养出来的,是靠领导的率先垂范带出来的。员工有困难,他们自掏腰包,给予帮助;闲下来的时候,他们与员工打成一片,一起谈心、吃饭、打扑克……
回顾坪上公司的发展史,李保山提及最多的话题,是综采队那些同甘共苦的矿工兄弟:“成绩都是弟兄们干出来的,我只不过在其中起到一点协调、指挥作用。今后,我还会踏踏实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