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玉珠
美国钢铁之父卡耐基说,拿走我的全部财产,把人才留给我,几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卡耐基深深地懂得“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是人才呢?
我国对人才的重视源远流长。从先秦诸子到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对人才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三国时期,曹操主张“唯才是举”,用人标准强调尚能、尚实、尚智,不拘小节。即只要有才能,就是人才。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太宗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太宗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的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等。近代思想家的人才概念可概括为: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技能,并能尽心为民服务,为民造福和为国家图强做出较大贡献的都是人才。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提出:“聪明才力愈大者,当尽其能力而服千万人之务,造千万人之福。”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才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企业也往往把人才的招募、培养、使用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许多成功的事例证明,谁拥有人才,谁善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谁能够为人才提供最佳环境,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宰权。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曾濒临破产,他们聘用了艾柯卡出任总经理,才使该公司摆脱危机,以新的姿态向前发展。
但是,人才从古到今总是受到打击和压制,“出风头”、“好显摆”、“争名夺利”、“自高自大”的帽子时不时地扣到他们头上,导致人才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能量,而社会、企业也因此失去许多发展的良机,甚至招致危害。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若人才外流,又没有新生力量及时补充,这个企业的用人制度就肯定存在不合理、不先进的地方。如果人才得不到重用,那么,人才的数量、质量、人才观念更新的步伐都会受到影响。
“鸟择良木而栖,士择良主而仕”,有能力的人总是自然地向那些工作报酬优厚、更尊重人才、更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单位流动,以保证自己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等级,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发展。人才是人,人是有需要的。人才是有着较强能力和较高自我意识的一群。他们在前三项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强烈地要求受到尊重和能够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他们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极欲得到与自己最大能力相称的工作。
对于企业来讲,要善识人才。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天才是放对了地方的人才。每一个人都是人才,只是你放的地方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要把人才用在能让他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只有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人才才会完美展现才能。一个清洁工人,能够长期地把地扫成世界一流,就是人才。一个员工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持续不懈地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人才。用什么样的人才,便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有句外国谚语:“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把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安排在一个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绝不是件好事。而把一个能力非凡之士安排在一个平凡的职位上,那是对人才的浪费,并将最终导致丧失这一乃至更多的人才。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舞台,用好身边的人才是演出生动光彩的生产经营活剧的根本。如何识别人才、吸收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及保留人才,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难题。实际上,企业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培育、使用与留住人才的机制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