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印国
近年来,沈阳铁路局对老干部工作注重在“好”和“实”上下功夫,充分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确保老干部安度晚年,有力推动了铁路事业的科学发展。
沈阳铁路局现有离休干部3740人,已整体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老干部晚年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沈阳铁路局离退休管理处更新理念,创新思维。一方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老干部为根本宗旨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对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这一工作的政治责任感、职业光荣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和感情上关怀,真正落实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具体行动上。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把老干部服务工作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铁路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以老干部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干部的根本利益。
面对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变化,沈阳铁路局离退休管理处不断探索新方法,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突出政治待遇,在落实的方式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创新老干部阅文方式。改变过去开大会开全会,集中统一的阅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小范围集中阅文和送文件上门传阅的学习形式。对于行动不便和耳不聪、目不明的老干部,采取送文件上门、加大加粗文件字号、单独念文等方式提供特殊服务。二是创新老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与活动内容。按地区、生活区和附近基层单位分布,在较短时间内和宽松的环境下,就近组织,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照顾。对于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党员,组织活动不做统一要求和勉强安排。对于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的老同志,一般不再安排担任支部书记,而是按照党性强、威信高和身体好的条件,选好配好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三是创新学习形式。及时组织发放《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学习资料,请铁路局党校教授为老干部作学习辅导报告。同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综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等手段,让高龄老干部、老党员也能感受到“现场直播式”和“重点回放式”教育,还辅以学习报告化、阅文影像化等手段加强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
突出生活待遇,在落实的举措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用理念推动服务。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引导,提倡“五做”精神(做早、做实、做细、做精、做真),带着责任工作,带着感情服务。二是用活动带动服务。从2009年初起,离退休管理处便在全局离退休系统广泛开展“儿女心、晚辈情,热情服务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人员从一声问候、一张笑脸,送上一杯热水、办一件实事做起,用心用情,切实关爱、关怀老同志。三是用制度促进服务。实施“结对子”服务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生活、身体和思想状况;对老干部提出的有关生活待遇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解决;积极联系协调各老干部定点医院,落实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医疗、一对一保健的医疗服务措施,方便和优待老干部。
突出精神慰藉,在落实的方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采取干部职工与老干部交朋友的办法为老干部提供精神慰藉。通过与老干部和老干部遗属促膝谈心,经常上门和老同志聊天,注重倾听他们的心声,大大减少了老干部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二是通过亲属关爱为老干部提供精神慰藉。加强同老干部子女的联系,动员老干部家庭及其亲属共同做好工作,动员老干部子女常问候老人,常回家看看,让老干部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安度晚年。三是通过社会关怀为老干部提供精神慰藉。积极协调开放居住区公共资源为老干部服务,以居住区党组织为依托,以居住区服务为载体,利用居住区资源和服务网络优势,融老干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活动和服务为一体,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使尽可能多的老同志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
为做好新时期老干部服务工作,沈阳铁路局还在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是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在确立老干部部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把老干部部各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实行量化考核。沈阳铁路局针对直管的88个离退休活动室,实施全体干部包保制度,每名干部每季度都要深入到各活动室,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健全服务考核评比机制。采取月度小结、季度抽查、半年检查和全年总评的办法,并在全系统9个办公室中开展“服务信访工作考核”评比。三是健全干部职工学习培训机制。每周安排一天“学习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老干部政策业务学习和服务难点分析。在“老干部乘高铁看发展”等大型活动中,主要安排年轻工作人员参与组织,使他们积累经验,为老干部服务工作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血液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