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猛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培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项目,老师示范、学生练习,不仅单调乏味,而且效果不甚理想。事实上,新课程改革理念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活动,同样需要紧紧围绕学生需求,从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去思考、去实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当然既包括知识的增加,也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1)应当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运动天赋,这是与生俱来的,如果照本宣科地确定几个训练项目,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很难与学生的运动天赋相适应,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应当结合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相应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方法,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特别是刚刚走入小学的学生,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喜欢上某一项体育运动,会提升他们的运动信心。(2)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持续地加以关注和指导,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当第一次接触一项体育运动的时候,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喜欢,只有逐渐地对这项运动有更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哪怕只是一少部分技能之后,就会深深地爱上这项运动,以致越来越不能“罢手”。因此,作为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技能、运用技能。(3)必须统筹兼顾,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不同的学生运动天赋不同、体质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其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各不相同。作为老师,一方面应当从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内容,按照“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上好体育课,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另一方面,还应当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分类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属于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比如,有的学生有乒乓球运动天赋,就为这些学生提供便利条件,指导他们开展训练,除了掌握一些技巧外,让他们了解乒乓文化、比赛规则,甚至可以组织和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校内校外的比赛活动,以提振信心、加强交流;有的学生体质较好,有田径运动天赋,就鼓励他们加强训练,以养成习惯,形成自己的优势等等。
古人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一旦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么学习效率、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地提高。对体育课程学习来说,如何养成学生的运动兴趣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其惰性,当没有兴趣的时候,就不可能主动地去练习,更不可能形成习惯。应该说,兴趣是形成习惯的基础。然而,兴趣的产生并非无缘无故的,需要体育教师多用心、多下功夫。(1)要多开设一些趣味训练项目。中小学生正处于体育启蒙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兴趣广泛、生性好动,教师在设计体育课程的时候,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把趣味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有的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将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用学生集体参与的方式进行创编,通过集体“玩”的形式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巧妙地展现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感受到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1],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其难点,有些我们成年人认为并不复杂的动作,在学生们看来,或许并不简单。因此,需要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设计教学程序,多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从易到难,从慢到快,细化动作分解,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练习,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动作要领。(3)要多督促、多鼓励,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运动不同于其他课程学习,需要经常性的练习才能发挥锻炼身体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严格要求,除了体育课之外,在晨跑、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时间段,都要及时地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锻炼活动,甚至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比如一起打篮球、一起踢足球、一起跑步等,充分发挥教师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多引导,对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要在不同的场合加以鼓励和表扬,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对于运动习惯不好、时断时续参加的学生,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行动起来。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从现实情况来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善于调动同学们的运动积极性,是一个班级保持积极向上体育氛围的关键因素。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见到效果。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比较简单,也比较枯燥,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形势,亟需加以改进。特别对于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强、体育设施尚不完善的学校来说,更需要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具体的办法有以下几个:(1)利用互联网优势,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优势就是能够将最好的教育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引进来,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在西藏地区的中小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还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转变,有学者就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方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2]。即使在发达地区,远程教育也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所学校不可能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专业的师资力量,而学生们的体育爱好、体育潜能又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远程教育的实施,可以为学生们培养爱好、发展爱好提供良好条件。(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体育课堂生动起来。目前,多媒体已经在文化学科的课堂教学上被广泛应用,甚至已经成为必有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多媒体的优势在体育课堂上体现得还不突出,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根本没有与多媒体发生联系。实际上,体育课并非只能在操场、在室内运动场等体育训练的地方,多媒体教室同样是体育课堂的重要场地。除了远程教育外,体育老师在教授体育课的过程中,有必要把讲解的部分放在多媒体教室,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一些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讲授给大家比平铺直叙的直白说明要生动得多。一旦体育课遇上雨雪等不宜在室外进行的时候,多媒体教室更是一个好去处。而一些学校,每当遇到不宜室外活动的时候,就“果断”地把体育课取消,这种做法实不可取。(3)要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是一项吃苦耐劳的课程,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毅力、意志和吃苦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教育学生持之以恒、不怕苦、不怕累,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体育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更加富有活力、富有自己的色彩,才能更加引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从师资力量的角度来说,一所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哪个项目都是专家;从硬件设施的角度来说,一所学校不可能像奥体中心一样有许许多多的体育设施。因此,有必要集中人力、财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构建起本校体育文化氛围。(1)完善体育设施。不管学校大小,都应该建设一些场地合适、器材充足的体育设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的室内场馆,供学生训练使用。如果你要发展游泳项目,开设游泳课程,没有室内游泳馆无疑是纸上谈兵;如果你要发展足球项目,没有标准的足球训练场地,也只能是痴人说梦。当然,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的配备需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标准高一些,条件差的学校可以因陋就简。同时,还可以广开思路,走校内校外相结合的道路,借力社会资源为学校体育训练活动提供帮助。(2)要根据当地社会文化氛围、学生体育爱好、师资特长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确定本校体育特色,并围绕这一特色实施建设项目,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这就需要制定学校体育项目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以加施。(3)要大力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它能够无意无意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通过组织学校运动会、建立体育社团组织、校与校之间的联谊比赛、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等方式,培育浓厚的体育氛围。目前,各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体育文化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赢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和参与,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帮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拓宽了体育教学的思路,必须牢固树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体育教学理念,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从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入手,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目标。
[1] 李鸿江,李建臣,靳继成.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的实证研究[J].体育教学,2012(4):23-24.
[2] 罗布卓玛,洛桑.要西藏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远程教育的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12(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