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示·图强”到“分享·和谐”——《人民日报》历届全运会报道舆论引导嬗变分析

2013-08-15 00:48廖慧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全运会舆论

廖慧平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广东广州510500)

从1959年9月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召开至今,新中国全运会已走过了54年的历程,期间虽然经历阵痛,但中国体育依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极度落后走向全面发展,并逐步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与新中国几乎同时成长且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人民日报》记录了历届全运会,见证了全运会的成长和发展。它的许多重要言论,譬如,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已成为它的一面旗帜,这些言论发挥着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1]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是社会的神经中枢和社会力量源泉,它以独立的意志和价值标准影响社会、建构社会和引导社会。当代历史的波澜壮阔,无不与大众传播媒介经年累月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有关,对于现代舆论的形成,大众传播的作用尤为突出,它不仅设置和传递舆论,最重要的是引导和发扬舆论,促进社会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人民日报》历届全运会相关报道的舆论导向可以窥视中国体育的历史变迁,折射中国节奏和体育的发展之路。站在历史的角度,以《人民日报》历届全运会报道为内容分析文本,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探寻其舆论引导的嬗变路径。

1 第四届全运会之前(1959—1979年)《人民日报》全运会报道舆论导向:展示·图强

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体育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十年前,历经兵火战乱的旧中国迈入了新的时代,经过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体育事业同样有了巨大的发展。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全运会的举办另有深远意义。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运动组织的一些负责人对新中国的体育运动采取了敌视态度,蓄意搞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中国体育界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了严正抗议。1958年,中国体育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和大部分国际单项运动组织的联系,仅仅和乒乓球、排球等几个能够坚持原则的运动组织进行交流。在这种背景下,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更有不同凡响的意义。这是中国体育人在家里的一次盛大聚会,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态度:自立、自信、热爱体育、热爱生活。《人民日报》在当天发表的社论《创造最优良的成绩向国庆献礼——祝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这次大会,将检阅十年来我国体育运动的成就,将进一步团结全体体育工作者,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认真地选拔运动员参加运动会,在一次运动会中包括了这样多的民族的以及工农兵学商各阶层的运动员,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体育运动的基本特色。这在旧中国或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我国体育运动已经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群众体育的普及,或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对于保证和配合生产、工作、学习任务的完成,起了十分有益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成亿的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工厂、在农村、在机关、在学校、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做操、跑步、打球、练武”,等等。正如由金色跑道、麦穗和红1字组成的会徽,它代表着建国十年的丰硕成果,象征人们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激情,折射出中国第一次崛起的深远历史意义。

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冬,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于萧条出现转机的历史背景下开幕,1.6万人表演了团体操《革命赞歌》,“《革命赞歌》的宏伟场景,磅礴气势……体现了运动员雄壮健美的体魄和高度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人以革命思想教育,激励人们不断革命、奋发建设和坚决反帝的革命热情。”[2]这种热情也体现在媒体话语中,甚至喊出“人人破纪录”的口号,《人民日报》短评《争取“人人破纪录”》则记录和传播了这种声音,“‘人人破纪录’,鼓舞着每个运动员树雄心,立壮志,创纪录,出成绩;激励着每个运动员用实际行动向党向人民汇报自己思想革命化和艰苦锻炼的成果,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不是锦标主义者,不能为破纪录而破纪录。‘人人破纪录’这种说法,显示了我国运动员‘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1975年的第三届全运会延续着继续革命的热情和图强的精神。统计显示,这三届全运会与舆论相关的的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词大都是褒扬性词语,譬如"精彩、打破纪录、大团聚、大显身手、干劲、誓师、壮观、捷报、丰收、刷新、精彩、壮志凌云"等,这些词语中所渗透的话语内涵与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展示·图强"的呼声也是一致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发展主要围绕着建立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展开。在实践中表现为竞技运动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主,为国争光,树立国家形象,为国家的外交斗争服务;群众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为生产劳动和国防建设服务。围绕这些中心任务,在借鉴前苏联体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体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强国体育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国家层面的体育目标,突出服务于政治的体育功能,加之当时国际环境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体育活动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以展示新中国的成就和实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使命为主。作为当时重要舆论宣传媒介的《人民日报》,很好地把握了历史所赋予它的使命,利用全国运动会这一重要平台,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容器,成为人民舆论的表达者,从而造成亿万人的舆论主体,这种“众志成城”的舆论宣传,不但向全国读者及时地传递了这种声音,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它所形成社会凝聚力,成为当时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2 第四届全运会到第七届全运会之前(1979—1993年)《人民日报》全运会报道舆论导向:回归·继往开来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前夕,是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的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体育从“集中精力抓政治运动”回归到“抓体育业务工作”这一中心任务。在体育发展战略思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及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路[3]。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民日报》及时准确地利用其评论和理论宣传的优势,并充分利用期间举办的三次全运会,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向全国读者传递了体育回归和新时期体育发展的思想理念。

1979年举办第四届全运会时,正值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在时代转型的伟大关口,中国航船开始调整航向。开幕式由1.6万名青少年表演的团体操——《新的长征》体现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82位来宾包括6个体育代表团、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观看了开幕式,体现了新时代的开放性,在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火炬接力则象征着继往开来。所谓新时代新气象,在新的时期需要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作引导。《人民日报》作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也及时传递了新时代的声音:“‘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们时代需要人才,我们的国家需要人才,我们的民族需要人才。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也能造就大批人才。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竞赛广泛、深入的进展,一个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时期必将很快到来。”[4]在如何适应新长征的需要问题上,《人民日报》从人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四化的关系,体育主要是为促进四化,发展经济服务。要把体育作为增强国力、发展经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因为体育是使我国人民青春常在的事业,是使我们民族青春常在的事业,也是我们的国家青春常在的事业。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除了在学校加强青少年的体质外,还要自觉地把体育纳入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生活的轨道,加以积极引导、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为群众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体育事业成为全党的事业,全民的事业[5]。1983年召开的第五届全运会继续秉承了展示改革开放体育成果的理念,并延承了改革进取的思想观念。《人民日报》于开幕式第二天以“奋发进取,为国争光”为栏题报道了盛大的开幕式,述评的内容大多着眼于世界和未来,譬如短评“向新目标奋进的体育盛典”、“让体育插上科学的翅膀”、“四年与一百年”、“继续努力,再攀高峰”无不向受众传达着锐意进取和改革的雄心壮志。1987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全运会,改变了历来由国家投资的历史,首次利用外资办全运,首次出现了广告牌,这些新的创举既表现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区特色,也标志着全运会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在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稳定和发展是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确立改革开放的主流舆论,消除意见差异,引领中国的正确走向是舆论引导的关键。作为主流媒介的《人民日报》在全运会报道中通过“舆论同化”的方式,使“回归?继往开来”这一反映民意的事实报道主题与改革开放的主流舆论相契合,它既符合了被同化者的利益,也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充分展示了体育舆论的魅力。

3 第七届全运会至第十届全运动会之前(1993—2005)《人民日报》全运会报道舆论导向:反思·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带动了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入改革,体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分别于1993、1997、2001年举办的第七、八、九届全运会,不断突出着“深化改革”、“中国崛起”的时代主题,奏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为了与国际赛事相吻合,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承办,四川和秦皇岛协办。《人民日报》第一次采用专版的形式报道全运会,期间言论数量相对以往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对体育发展的思考增多。譬如由本报记者刘小明撰写的《从全运会看体育改革》和《奥运战略的思考》。此外,涉及体育改革的声音也不少,譬如《七运会:企业的竞争市场》、《且听外来和尚念念经——聘请外籍教练得失谈》、《如何看待金牌榜》等等。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后,体育发展模式纳入越来越明显的经济目标,市场因素开始强力参与。《人民日报》充分利用全运会这一全民关注的平台,适时传达了转型期我国体育改革的强音。199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叩想了迈入新世纪的钟声,199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浦江观澜”栏目发出了呐喊:五运会时,我们的“新闻中心”只是一个布告栏。14年后,八运会记者工作的条件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运动会,抚今追昔,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奋进的脚步。《人民日报》头版屡屡出现全运会新闻,尤其是对体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越来越关注。譬如《门开启,别有洞天——从八运看体育人才流动》一文认为“人才流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料的合理配置,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举国体制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人才交流的大门已经开启,八运会上,人们看到了改革给中国体育带来的一道新的风景线”。同时,有关“第二赛场”的报道延伸了全运报道的新视角,譬如“浦江观澜”栏目的《鱼与熊掌可兼得——从八运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东方塔”栏目的《既看金牌也看进步》等评论既谈到了与全运会相关的竞技体育,也将触角延伸到与竞技体育处于同一层面的群众体育,这是对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的适时解读和传播。

2001年在广州召开的第九届全运会,对新中国体育开始了全方位的思考,《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了本报记者对体育改革的思考,包括“改革篇”、“风纪篇”和“经济篇”。“改革篇”有许立群的《放眼全局看交流》、薛原的《从全运走向奥运》和汪大昭的《全运模式与竞技战略》;“风纪篇”有许立群的《对兴奋剂说不》、薛原的《赛规如何与国际接轨》和汪大昭的《比奖牌更珍贵的》;“经济篇”有许立群的《赞助盛会,谁是主角》、陈晨曦的《从出售转播权到新闻大战》和薛原的《助推器,聚宝盆,金牌杠杆》。这些言论彰显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它顺应了历史潮流,正确引导了舆论。

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全运会报道抓住了改革这条主线,以对历史的反思为基调,担当了新时期中国体育改革社会舆论的先锋,向广大读者不断传递着体育改革的正能量。这是一种“飘雪模式”的舆论引导,就像下雪一样,意见在公众中悄悄地“飘落在地上,不久大地一片银装”,意见交流所形成的表意群体,通过《人民日报》主流平台事实与反思报道的舆论引导,春风化雨般地哺育了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了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4 第十届全运动会至今(2005年至今)《人民日报》全运会报道舆论引导:分享·和谐

2005年召开的第十届全运会因北京奥运会而备受关注,在吹响奥运号角的同时,似乎又回归到现代民族国家时期的体育,《从南京十运看北京奥运》、《赛后运动员不要放长假》,中国崛起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但这一次更多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和繁荣。有关改革的论调开始触及全运会自身,譬如汪大昭的《与时俱进话全运》,许立群的《全运模式之嬗变》和刘小明的《谈十运改革举措》。但这都不是这届全运会的主流,正如《人民日报》在开幕式当天发表的社论《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一样,全运会开始成为造福于民的工程和节日。在“全运纵横”栏目中,有关全民健身的话语明显增加,本报记者李长运的《全民健身,潮起十运》、陈晨曦的《借力全运,优化布局》和王志光撰写的《生活中的第四餐——江苏省全民健身活动巡礼》都体现了这一点。

2009年在山东召开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延续了这一思想观念。《人民日报》在开幕式当天发表的社论《谱写体育新篇,展现时代风貌》中提到:“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我国举办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第十一届全运会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的一次大练兵,是对我国体育发展整体水平的一次大检阅,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体育综合效益的重要平台,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又一个盛大节日。”“全运会是推动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提高,实现奥运会成绩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有力促进了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更加深入人心。全运会的社会功能和多元价值日益彰显,充分展示出综合性运动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广泛群众性。”同时,第十一届全运会提出的“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理念,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发展与中国体育的同步关系,社论认为:“‘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生动体现了时代风貌。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体育所承载的意义和作用不断丰富……运动健儿在场上奋力拼搏、摘金夺银;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引领社会新风;场馆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一致,更好地发挥体育设施效益。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享受到全运会带来的各项成果,全运会必将增添更动人的风采。”

由《人民日报》记者陈晨曦撰写的《全运会折射中国体育变迁》和薛原撰写的《全运会折射中国体育发展之路》两篇新闻稿则从历史的视角客观评述了全运会的变迁和作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民生体育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也得以大力弘扬,薛原的《民族体育花开全运》和李芳《借力全运会整合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西部省区体育突出民族特色》两篇专栏评论大力传播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薛原的《独乐·众乐》则从民生体育的角度论述了体育的娱乐功能。“当下,中国正处在各种大转变的历史阶段,价值多元,观念纷繁,世态万千,因此,中国媒介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使命与责任。”[6]可以说,《人民日报》的多元报道视角、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眼光把第十一届全运会的理念“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作了最为全面而充分的诠释。即将于辽宁沈阳举办的第十二届全运会把“全民参与,健康生活”作为主题口号,希望通过这一主题呼吁国民通过参与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题秉承了前两届全运会的理念,也符合当前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举办全运会的意义,正由成就展示向全民分享延伸。首都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主任李相如教授表示,全运会竞技体育唱“独角戏”、“金牌至上”的理念将逐步加以修正,全运会从单纯的竞技体育运动会转变为宣传体育、推动全民健身、引导人民科学锻炼的一个宣传手段,这体现了全运会核心价值的转变[7]。

国运兴则体育强。以上分析显示,《人民日报》历届全运会报道舆论导向与中国体育发展的节奏相符,它从另一个视角折射出中国体育的发展和变迁。新中国经过64年的艰苦奋斗,使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强国梦变为现实。中国体育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社会现代化下一阶段将围绕公民社会,即和谐社会的建设展开。如果说此前体育的核心目标重在强国,是强国体育,那么,今后体育的核心目标则是惠民,是惠民体育。亿万民众参与体育是“体育强国”的基础。由强国体育转向惠民体育,才能巩固强国体育的成果,也才能满足中国社会新的体育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也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换,媒介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接受信息、形成观念的重要渠道。因此,构建中国媒介的核心价值观是适应社会转型和市场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迫切任务。就体育领域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我们的镜头和语言传递现阶段公民社会的“惠民体育”宗旨,增加受众对新时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国体育强国梦的实现。《人民日报》应充分发挥其评论和理论宣传的优势,利用全运会这一平台,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引领中国体育走向新的辉煌。

[1]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 本报评论员.赞《革命赞歌》[N].人民日报,1965-09-12(2).

[3] 熊晓正,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58.

[4] 《体育报》社论摘要.竞赛出人材[N].人民日报,1979-09-08(4).

[5] 楚 辛.体育与四化[N].人民日报,1979-09-09(3).

[6] 邵培仁.媒介舆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4.

[7] 陈晨曦.全运会折射中国体育变迁[N].人民日报,2009-10-20(12).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全运会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