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工商学院体育课中融入素质拓展的必要性研究

2013-08-15 00:54:12张谊温超吴迪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体育

张谊 温超 吴迪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0)

依据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提出在全国部分高校试点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教学方针指示[1],针对目前我校的体育课现状,我们认为引入素质拓展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力合作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这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扩充,是教育创新理念的延伸,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实质作用。

1 素质拓展引入肇庆工商学院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1.1 肇庆工商学院体育课现状

我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无差异,内容单调。在引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动作和技能的重复强化,停留在田径、球类、武术等传统项目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加上教学内容以竞技项目为重心,一方面学生对以传授技术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枯燥而高强度的教学模式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学生普遍出现厌学情绪。

课程设置理念跟不上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与企业人才需求不一致,缺乏对学生的三观和情商的培养,致使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健康和非技术能力方面的教育未能起到积极作用。

教学手法未及时改革,未能满足现在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目标。仅强调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老师讲解示范,学生重复练习”的旧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制约了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更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方面体会不深,学习不全面。

1.2 肇庆工商学院学生的特质

目前我校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心理抗挫能力差,目标性较差,缺乏团队意识。其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1)心理素质方面:心理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较差。(2)体质方面:抗外力较差、协调性差。(3)综合素质方面:自我悟导能力、自学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意识差。而素质拓展教学的引入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2 素质拓展融入到肇庆工商学院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

2.1 素质拓展在体育课中的独特亮点

素质拓展是一种行为上行之有效的实践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重视个体与个体之外的协调性发展。它通过个体驾驭于团队的亲身体验作为起点,以成长作为目标,通过不断的逐步加深的探索,把每一个体验内化为质变的思维信息,从而达到“历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素质拓展这种因势利导的行为教育,是通过借助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关学科成果,针对学生个性特征、意识形态和社会的主流文化制定出一种具有与时俱进的课程模式。它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激发性的课程,利用各种典型道具、场景、实例和活动方式,磨练跨越困难的毅力,增强团队通力合作意识。在我校体育课中融人素质拓展教学模式,不仅扩充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又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高职高专体育教育课改行的有效方法。

2.2 素质拓展融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素质拓展项目类型、训练形式多样,特定项目需要繁琐的器械,但一些地面项目可以不用器械。比如“十指紧扣”、“墙头草”、“合渡硫酸河”等地面项目,就不需要专业器材和专门场地,而且以此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主动性,又能够有意识地令学生达到锻炼身体,提高心理抗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特别是把它们作为热身项目进行,可以替代传统的热身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度。我校体育课上传统的热身活动千篇一律、乏味、无趣味感,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很难达成教学设计效果。通过调查,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内容施教,一个学期结课后,同一行政班的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的占60%以上。以素质拓展项目作为热身内容,则能为学生创造沟通合作的机会,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法;此模式的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既能体现合作,又能呈现竞争的平台,充满乐趣,又锻炼身体;使学生在教学中懂得运用团队合作达成互赢互利的道理。教师通过利用特有的场地,给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增添学生沟通能力和身心锻炼的教法,使体育课摆脱受人忽视的局面,进而获得更多学生的青睐。

3 将素质拓展引入体育课必然趋势

从体育教学与素质拓展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前者是总体后者是部分,将素质拓展引入体育课,既能完善高职体育教育的目标,也符合体育教学课改的初衷,拓展了内容,也符合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引进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显得顺理成章。

从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形式看,两者都设计通过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的安排,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从传统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看,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内化成为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其作用是内化升级“参与实践体验—理论提升—再参与实践体验—再理论提升”,反复深化,即在实践中提升,其实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共同交流,不断总结自己在团队活动中的行为和思想反映,不论对与错都能做到坦诚面对,实现“实操中做、体验中学、总结中悟”的教学目标。传统的体育课以“做或练”为主,只是注重体能、技术或技巧的练习。如果能引进素质拓展活动中的体验与分享,将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与提升自信心、积极性、合作力等意识的共同目标的实现。将素质拓展活动融入传统的体育教学,可以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依教规和教程分析,两者都是设定定量的课时,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共同努力完成教学内容,而二者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参考个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接受一项以上的体育项目,掌握一定锻炼身体的技术和技巧外,还以磨炼学生的毅力、培养集体精神和养成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习惯为目标,素质拓展则让学生认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培养团队与奋斗精神为指向,设置模拟特定的教学环境,通过精心、独到、有针对性设计的项目课程,达成熔炼团队、磨练毅力、完善人格、挖掘潜力的训练目标,并且全面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因此,两者的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

整合学校现有的素质拓展资源,将素质拓展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相容,让体育教师更好的把控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之处。对体育教师进行简练的专项培训和技术点拨,就能很快令其理解素质拓展教学的目的、特点和组织实施规则和方法;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反复试教和实践,加上互动评估,然后进一步提升,并熟悉掌握该教学的课程目标、流程、要点、例证、操作技术、注意事项等,进而顺利地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简练的项目练习。教师在经过多次的素质拓展教学的顺利开展后,积累一定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在团队活动中和学生共同交流分享,在提升教师自我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感悟中学到传统体育课堂中所学不到的一种体验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进步。

4 将素质拓展融入体育教学的实施建议

学校要加强跨时代课程建设研究,引领课改思潮,争当课程带头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立课程专研组,探究素质拓展对培养职业特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及实施步骤,相关人员要从实际行动上支持该课程的定位和开展,在设施建设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

在课程设置中完善传统教学内容和形式,融入素质拓展,做到因势利导,并以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为载体,选择具有科学、合理以及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计划中,能够使大学生对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在大学期间合理选择和安排自己的素质拓展需求,避免盲目和被动性,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发挥内在激励作用[2],一方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一方面历练心志;另一方面深化职业道德认识。

巩固课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有力督促教学团队再学习、再提升、再优化,适时邀请素质拓展专家对施教者授课指导,接收新知识,为教学质量提升做有利保障。

素质拓展的开展可按参加次数分时段进行,不仅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也可以制定周期式计划,例如学期末进行“大总结”素质拓展,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R].2002:3-25.

[2]张军.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J].现代企业教育,20l1(3):185-186.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体育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