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提升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的开展策略

2013-08-15 00:54:12郭林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导向体育课

郭林岳

(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江西瑞金 342500)

以兴趣提升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的开展策略

郭林岳

(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江西瑞金 342500)

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程可以从运动项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榜样作用等方面入手,立体式的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新型体育课。如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竞技为媒介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发挥体育特长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兴趣提升 导向 高中 体育课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阶段,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处于旺盛时期,正确必要的体育课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维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但是鉴于目前高中体育课的考核成绩并未纳入到高考的评价体系当中,很多学校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课教学时容易忽略体育课必要的课时开设。学生在体育课的参与上也并不显得积极。除了有部分同学愿意在运动场上以“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和“两小球(羽毛球、乒乓球)”进行少量的体育活动外,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走到田径场上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程在此时就显得十分必要。作为教师可以从运动项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榜样作用等方面入手,立体式的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新型体育课。

1 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的开设必要性分析

根据高中体育课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及高中体育课的开设现状,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的开设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1.1 是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体育课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体育课的基本理念应该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新课标中,高中体育被赋予了学生学生运动爱好的功能。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编排,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选择都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为重要的指针和标杆。高中体育的目的不全在于竞技性,更多的是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达到对体育精神的感悟、体育运动的喜爱,使之能够达到“终生运动”的目标。此外,对体育形成一定的内心倾向性同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尤其是一些高强度的球类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高中体育课堂进行兴趣化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1.2 是心理学角度对课程开展的要求

从心理学来说:兴趣属于人格心理的范畴,它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共同形成一个人的人格倾向性,并且最能反映人的活动积极性与能动性,同时它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1]。体育兴趣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兴趣,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形成的对体育运动或者体育各个项目的内心倾向性。如果青少年能够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那么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对待体育项目等方面都会有较强的内心动机和动力。兴趣所产生的动力远远高于一般人为赋予的动力,他是学生内心需求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内心境界的体现。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人格倾向性将有助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形成稳定的态度,既有利于体育课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长期、高效的参加体育活动。

1.3 是高中体育课开展现状的要求

纵观目前中国各普通高中体育课的开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高中在体育课的开设上并无主动行为。很多学校鉴于升学率提高的压力,对于体育课之类的所谓的“副科”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课时压缩,甚至是直接取消了高三年级的体育课。这种课时压缩和取消课程的做法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触犯了教育的法律法规。高中体育课是必修课程,是学生提升身体素养的主要平台。鉴于学校有着较多的运动器材和专业的体育教师,学生可以在学校进行较为专业化的体育运动,这也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教育权利。目前高中普遍对体育课开展的漠视阻碍了体育课顺利开展的目标,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高考的盲目崇拜和对体育的漠视。有的学生原本也很喜欢运动,在一些项目上还很有天赋和技能。但是由于学校缺乏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一年抛弃了运动的念头转而埋头于书本之中。这也在客观层面上消磨了学生运动的内在需求,对于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以兴趣提升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开展策略

2.1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运动在普通高中的开展历来是以体育课的形式进行的。在国家规定的必要的学时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下,每位教师根据总要求并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并以理论和实践的方式进行传授。当前我国普通高中体育课的开展项目比较单一,除去体操动作的教授、必要的课前热身、组织数次班级比赛外,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项目并未做过多探索。甚至是以学生的自由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这样的体育课完全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无兴趣吸引可言。所以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探索应该被置放在关键的位置。前面提到的“三大球”、“两小球”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缺少必要的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此类活动存在一定的不便。教师在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时应该注重运动的可玩性、趣味性、大众性。在挖掘传统的体育项目的同时结合强身健体之目的,开发诸如多人传球、趣味篮球、足球绕杆、篮球投篮等兼具运动和趣味的项目。丰富多彩的项目能够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保证运动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2.2 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当前大多数高中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无非是教师教授基本动作,学生进行模仿和自我练习,以形成学生的自我生成知识结构。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方法在一些新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能够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新动作的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对于课程的可持续性开展并无益处。所以教师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证兴趣导向课堂进行的重要步骤。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这些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探究,以保持学生注意力和课堂高效性为前提,对于构建兴趣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具有参照意义。教师不应该沉溺于几种普遍的、较为简单的教学方法,而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特点、教学风格等学习甚至自主开发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维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在投掷教学中当大部分学生掌握后可以让学生依次投掷评出最佳投手,这样学生都会认真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以使自己取得较好的成绩。

2.3 以竞技为媒介开展各类比赛活动

体育活动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竞技性。以竞技为媒介开展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对于维持体育课的必要活力十分重要。竞技类活动常见的便是足球赛、篮球赛、体育运动会等。这些比赛的组织者可以是校级层面,可以是班级层面,也可以是代表学校参与市级、省级的比赛。无论何种层级的比赛,都需要通过竞技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竞技活动的举办通常都是自愿参加、基层选拔、层层比赛,最终决出名次。在比赛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锻炼整个团队的配合能力,考验一个团队的默契。对于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拓展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十分有效。

2.4 发挥“体育特长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每个班级都会有体育健将。这些学生在足球、篮球、乒乓球、长跑等各项运动中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和兴趣。实际上,这些同学对于调动班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十分重要,可以说这些标杆性的学生是整个班级运动的代表和推动力,可以协助营造一个班级的良好的运动氛围。体育特长生可以是专职体育考生,也可以是体育的专长者。发挥体育特长生的引领作用主要可以通过班级体育小组的成立、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班级体育课的助教等方式进行。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课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功夫,更需要班级在课下花时间在体育运动上。成立班级的体育小组便成为补充课堂教学的好方法,班级体育小组成立灵活,人员可以流动。在学生自己的组织建设和完善下行程一定的兴趣团体定期开展体育运动或探讨不失为提升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作为行政班级,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技术支持下,在班费的经费资助下,班级可以开展内部竞赛。这种竞赛可以不同于前面提到的班级层面的竞技比赛,以娱乐为主,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提升班级体育氛围;班级体育课助教则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另一种改革。让班级里的体育优秀生协助教师对班级学生开展教学,不仅能保持学生的学习新鲜感,也可以促进优秀生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体育课是应时代的发展和现阶段高中课程评价现状为参考开展起来的。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保证体育运动开展质量、维持体育运动开展效果的途径,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改革项目。这一变革需要得到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的统筹协作。随着教育领域教学观、学生观等的不断革新,高中体育课的开展定会走出一条规范性、有效性、长远性的道路。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世东,张娟.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15):169.

G807.3

A

2095-2813(2013)09(a)-0095-02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导向体育课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体育运动
体育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