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省霍州煤电供电分公司 马靖
无论是国企(包括国有控股)、还是私企,无论是大投入、还是小投入(以上特指规模以上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投资的理想回报期缩短。这是投资决策者建设企业以求快速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所谓谁占得先机,谁就能够取得利益。
2.边建设边生产。这也是新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追求加速回报的一种天然反映。
3.在初起运行中强化制度的制订和制度管理,以期在企业运行初期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规范,为企业以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4.由于员工来源的复杂性,新建企业的领导往往强力向下灌输自己的治厂理念。这其实是企业个性文化形成的幼稚阶段,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基础时期(在此时期,企业文化的形成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
基于以上特点,企业往往带有三“新”三“旧”的特征:
企业员工虽是新面孔,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接受教育、积累经验、社会阅历、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思想观念、做事风格、行为意识上不可避免地打着“旧”的痕迹。他们往往将优点和缺点一并带入新的企业。
企业在初期运行中,往往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持续制订、颁布新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制度制订者以前工作单位经验积累的烙印。这些制度在执行者的执行中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积累的办事特点和行为作风。
企业选调的干部往往具有较强的实战经验。但企业是在地域文化、传统思想与老企业有差别或明显差别的地方时,这些实战经验有时可能无用武之地。
基于对企业人员情况及各类资源的清醒认识,在初期运行直至今日,坚持以高起点始终不渝地积极探索完善制度和规范运行,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思想支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持续不懈地进行“奉献”意识教育。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有别于其它政党、团体及社会人士的显著特征。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无数如江竹筠、焦裕禄、孔繁森等至今提起、仍然使人肃然起敬、潸然泪下的英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奉献意识淡薄了。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煤炭企业始终坚持在员工会议、党员会议、行政例会等各种场合,坚定地、持续不懈地进行“奉献”意识教育,并把它作为对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际操作中,从公司领导层到基层坚持绝不让“奉献者”吃亏,对形成大局为重、兢兢业业、团队意识等员工队伍意义匪浅。
2.持续不懈地进行爱岗敬业意识教育。公司采取各种手段,从员工一进厂就持续灌输“爱岗敬业”的理念,并从树立典型、让典型外出旅游、进行专项嘉奖、采取各种培训手段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等方法,使爱岗的人受到尊敬,敬业的人绝不吃亏,因此,爱岗敬业的风气在企业蔚然成风。
3.持续不懈地进行各种先进理念的教育。包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理念;“产品就是人品”的理念;“大事不过夜、小事不过时,4小时复命”的理念;“细节决定成败”、“一切按程序办事”、“态度决定一切”、以及“准确比速度更重要”的理念,强调“认真做事,只能做对,用心做事,才能做好”。
1.发挥经营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当好前进中的火车头。经营班子成员坚持中心组学习,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模式、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并及时组织各级管理人员积极探讨问题,根据企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点工作,摆问题、谈看法,明目标,进而为统一全体员工意志奠定基础。
2.加强主管以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各项工作“领头羊”,赛迪重工是一个新企业,各项工作繁杂,头绪众多,加之人员、素质、机构、制度等等方面要在短时间适应企业发展及战略要求,适应作为中冶赛迪中试、研发和制造基地的要求,就对主管以上领导干部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必须加强主管以上干部政策理论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公司整体工作的提升。
3.发挥党员和业务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先进员工宣传力度。党的基层工作强调把骨干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骨干,实际工作中,对生产、工作骨干,公司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独立自主、独挡一面地承担工作和项目。还充分利用师带徒、老带新、以及加强培训交流等方式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快速融合,使人才快速成长,使人才成为骨干。同时,公司敢于为骨干“交学费”,犯了错误,公司不埋怨、不责备,及时分析原因,避免重复再犯。在宣传工作中则坚持正面引导、正确导向,积极宣传生产、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发挥内部刊物和网络的作用,使大家学有先进,形成向先进看齐的舆论氛围,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舆论环境。
无规矩不成方圆。赛迪重工从成立之初就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力度,经过三年多的运转,基本建立了适合公司运转的流程和制度。
1.严格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使各级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按规章办事、按流程办事。建立了如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劳动纪律、交通安全等门类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针对劳动纪律、交通安全管理,综合管理部经常进行检查督察,对违反的情况用相机、摄像机记录在案,给予通报批评及一定的经济处罚,对累计违反纪律的员工则加大处罚力度,领导和员工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的坚持,为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完善激励体系建设,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公司在做了大量调研、测算及广泛征求各级员工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工资考核与分配办法,制订了新的薪酬管理制度。新制度将公司效益与员工收入相匹配、收入与效益挂钩,将为公司创造价值和个人实现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公司、部门、员工考核体系的建立。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该分配体系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员工更加明确岗位职责,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对解决员工和部门“等、靠、要”思想,以及相互扯皮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
3.公司健全和完善了“沟通”机制,采取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员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和广大员工进行沟通。定期召开行政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及员工大会,让员工了解企业当前的工作重心,了解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褒扬先进鞭挞不足促进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同时,耐心听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的难处和困惑,支持管理人员大胆工作,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我国社会发展现代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广大员工思想政治素养,实现企业和员工双方的互利互益,本文对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建议途径进行探讨,并对煤炭企业思想建设的新途径提出了笔者自我的观点,对于煤炭企业员工思想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李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民用航空,2007(06),P45-55.
[2]魏杰.中国企业文化创新[J].活力期刊,2006(08),P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