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往生

2013-08-15 00:42上海肖水
名作欣赏 2013年22期
关键词:记忆

/ 上海_肖水

父亲躺在医院里,他因为术后的创伤以及长久以来的焦虑、孤独、酗酒而陷入了精神的迷乱。我就坐在他身边的另一张小床上,望着他入睡半分钟后就陷入梦游。在梦中他始终睁大眼睛,反复掰着枯枝一样的指头数数,或者伸长手臂想去拿床头并不存在的香烟和打火机。有时候我忍不住会晃醒他,他的眼神瞬间从虚无转到惊恐,然后他会恍然大悟般地认出我来,并关切地问道,为何你的脸是血红血红的。这是我的家庭最艰难的时刻。

我父亲十七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当上了乡干部,那是1970年,“文化大革命”在湘南的那个山区小镇并不曾肆虐过,此时更已是强弩之末,因此关于饥饿、贫困的记忆远清晰于那些关于群魔乱舞的记忆。他努力做一个好干部。有空了他就翻过南方少有的一座高山草原,掠过山顶的火山湖,步行几十里回家去看望父母。一进家门,他就会脱掉独属干部的装束,穿上农民的衣服上山去砍柴、放牛。他先是做了近十年政府秘书,然后在乡团委书记任上认识了作为村团委书记的我母亲。他开始写诗,打油诗力求写成古体诗的模样,字迹潇洒地抄写在红色塑料皮小本的扉页上,内容不外乎歌颂党的伟大或者表达对领袖的忠诚。那时候,爱情是不会那么堂而皇之地置于阳光下的,他与我母亲的爱情长久以来对我都如同一个秘密。只是这次,为了将他的注意力从迷乱中拯救出来,我不断地就那些往事向他提问。他的记忆像是打捞上来的莲藕一样,虽出自泥潭,竟依旧鲜活,以至于它们很快将我的童年记忆也一一地清理了出来。

我最早的记忆是我母亲抱着我去上学前班,下着大雨,路边的河里山洪滔滔,我又兴奋又惊恐。回来的路上,看见学校旁边的一座石桥塌了。我父亲做好饭菜在家里等我们,我一吃完他就要我默写汉字。我的字又大又歪,但我识字的能力从来就不差。也就是在那不久,我看懂了父亲红色塑料皮小本里的诗句:一生为民共产党,永远跟着华主席。在我小学二年级写出了第一篇课堂作文《我的朋友》不久,我父亲也升官了。因此在学校我经常被同学欺负,他们往往对“狗官”的子女吐吐沫并轻易地施以拳脚。可是,在一些“屈辱”之外,“恭维”也似乎意外和重要。一个下午阳光灿烂,我偷偷拿来邻居的眼镜架在鼻梁上,搬来板凳,装模作样地坐在家门口看一本我看不懂的杂志,这竟然引来父亲下属的赞美。他说,你真像一个作家。“作家”这个词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它瞬间燃烧的光辉笼罩了我的童年,使我对语文课本注释条目中的“作家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在那个荒凉、苍白的年代,我早早地建立起了对“莫言”这个名字的记忆。乡政府的四合大院的一面就是电影院。1988年,我垒起几块大石头,爬上高高的窗户,扒紧生锈的铁栏杆看完了电影《红高粱》,然后再被我爸爸抓回去,及时在哈欠连天的十二点写完了作业。接着我又看了《鸳鸯腿》《黄河大侠》《开国大典》,它们都使我夜不能寐。一年后,动乱结束,我父亲郑重其事地问我:你是想继续待在南溪,还是要去鲁塘?鲁塘镇像一个梦,它至今还是亚洲最大的石墨产地。你想想,亚洲啊!你想想,那里才有程控电话啊,那里才有远近几个乡镇共赴的集市啊。在回答他之前,我想起了前不久和同学去山里搜寻“竹子鬼”。一个下午敲响了无数竹茎,却不见鬼魅的踪迹,而夜幕降临迅疾。我们慌不择路地回到家已经晚上八点。刚从县城回来的父亲没有打我,也没有强调他们已经扯着嗓子找遍了全镇,反而叫母亲做了一种其味道让我终生难忘的食物:方便面。在干硬的面团神奇般舒展开的同时,我听到父亲的话娓娓而生:这是从日本进口的。我瞬间想到了收音机里听到过但看不见的世界,想到了全镇的唯一那台黑白电视机里反复展现又模糊不清的世界,想起了我的“作家”梦想以及那些伟大作家们的北京、上海、巴黎、莫斯科。我毫不犹豫地对父亲说:我要去鲁塘。鲁塘让我接近了一只“袋子”的出口了。“鲁塘”本是一口池塘,在一个全镇最大村子的村口,对面的笔架山映在水里,山顶的宝塔就像一只妙笔生花的毛笔。我来到这里写的第一首古体诗就叫“鲁塘”,父亲主动帮我修改了一两个字,然后要求我笔迹工整地抄写在我二舅送给我的一本日本政府赠给中国儿童的笔记本上。等诗写得越来越多,我在封面郑重其事地写上了“诗集”两字,这个笔记本就成了我的第一本诗集,保留至今。到鲁塘的第一个暑假,我请求我父母允许我返回南溪去。不仅因为我的外祖父母还生活在那里,还因为我计划要像李白、王维一样去游历山水,探访隐士,写下惊世名句。返乡前,我写了一首诗给我的表哥表达我对此行的期待:鲁南之间几十里,日思暮想忆兄弟。少年伙伴好旧情,离别何时再相聚?那年我十岁。八岁的时候,在一位族叔的摩托车上,我翻过了父亲曾经无数次经过的高山草原,看见竹鸡家族若无其事地穿过雾气弥漫的马路。回到了祖居时,祖父已过世七年,祖母在我出生前半个月撒手人寰,空空的祖居免费借给一家外乡人住之后依旧还是空空,只是屋左的梨花开得很盛,快要让人睁不开眼。2012年的清明节,在父亲的要求下,离开二十四年后,我从上海千里奔袭,再访祖父、祖母和父亲长期生活而我只是在父母的怀抱里来过寥寥两次的地方。一切都是新异,它们在我的记忆里皆不曾占据过显赫的位置。但是,因族人支系分立,歧见太多,又分散各地,难以集中在清明返乡,家族会议讨论将终止延续三十多年的“清明会”集体祭祖的时候,我站出来反对,并承诺每年清明都会从上海回来。返城,我向父亲索要祖父和祖母的照片。在我父亲日渐含混的眼神中,那座渐渐衰亡的陌生村庄似乎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我祖父母那荒草堆高的坟头培上的新土似乎也日益有了其他的意义。

回到上海,我为故乡写了几首诗。不久,我的生活也有了一些变化。在父母的要求和资助下,我终于答应在郊区买一套小房子,以容纳父母和家族的期望。在它没有装修好前,我依旧孤独地住在十六平方米的公寓里。我不断地往里面塞满书,也不断在纸张上为微薄的记忆留下一些生长的空间。我写作的变化应声到来。变化蕴蓄在无数的准备之中,其中一项变化以及它的源头,我如此概括道:

“童年”作为一种方法,应该生成我们新的视野。作为一种回忆,也作为一种符号,“童年”意味着纯澈无邪、好奇心不断积累、充满可能性、走向“善”之完满。这还不足够,最关键的是,它是意识与潜意识、意志与本能交杂、生发的“混沌”。因此,“童年写作”就是不仅要在汉语诗歌经历了长久的毁坏、解构以及意识形态的侵蚀之外,“重建”一种指向“家园”的精神景象——它是充满幻想又具有可感性的,它是光怪陆离又温润的,它是旨在恢复尊重“美”的价值的,同时,它的野心还在于拒绝“精确”,力图挖掘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联系,生成词语、意象与现实之间的“笼罩”,构建一种“迷人的混沌”。

我迷恋某种清澈的混沌,我也在某种混沌面前无声地流下泪来。病床前,被我的提问不断牵引的父亲忽然告诉我,1989年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留在南溪乡做一把手党委书记,一个是去鲁塘镇做纪委书记。为了我的未来,他选择了后者。

猜你喜欢
记忆
记忆的永恒
记忆树
在水一方 相城的非遗记忆
夏天的记忆
穿越四十年的高考记忆
端午记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少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