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新赞
谈到“主流艺术”,人们很容易想起它的反面:“非主流艺术”。“非主流”三个字,往往意味着另类、个人化、不合群、孤独、体制外、非商业、边缘、少数或小众(创作者与受众)、甚或唯美、高雅、精英等。而今天说到“主流”常常让人联想到:多数人的、主旋律的、官方主导的、商业化的、流行和通俗的等。
全球化和媒介时代,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难以避免地受到异域(质)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种充满异质性的文学艺术之流,这股强大的多元一体的艺术之流属于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正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在当前中国国情条件下,主流文化应当是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四种层面或元素之间的一种彼此异质而又相互渗透的产物。也就是说,主流文化应当是一种由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中能够彼此融合的部分共同组成的异质互渗的构造。当这四种成分融合在一起并相互“和而不同”地存在时,主流文化真正形成了它的位居多种文化形态的主流的地位。事实上,在当前我国社会,当上述四种文化层面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独大成为文化主流时,异质互渗就是主流文化的一种必然的构造方式了。①
对这段论述,至少可以做如下理解:
第一,这里所说的“主流(导)文化”,不如说是“文化主流”更准确些。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最终“异质互渗”交汇成一股动态的“文化主流”。第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独大”。尽管马克思曾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这并不是说“主导文化”或其它三种文化形态就能“一枝独秀”,更不意味着各个类型的文化之间是“绝缘”的。多媒体时代任何一种文化想隔绝其它文化形态而独自成长都是不可能的。第三,主流艺术应该属于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那么主流艺术就应该是,主导艺术、高雅艺术、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共同组成的“异质互渗”的“艺术主流”。
作为软实力的主流艺术,就是指主流艺术的柔性的吸引力。对内得到本国人民的喜爱、认可,对外吸引异域的目光,即主流艺术以美的形式吸引人们自觉地去阅读、自愿地观看、聆听、欣赏,达到一种心悦诚服地热爱,进而认可这种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依存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强调主流艺术软实力,实质上是强调主流文学艺术的“功能”,尤其是它的社会学意义,研究主流艺术软实力就是研究主流艺术在审美上的竞争力。作为主流艺术,以下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由国家或政府主导。主流艺术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它往往受文化部门管理(非集权式的控制),主流艺术的背后是国家力量的支持。例如,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形式——本国语言文化推广,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专业的文化推广机构。如中国的“孔子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有“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委员会”、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等。这些语言文化机构一般都是由国家主导,政府负责统筹规划,提供强大的资金扶持,参与相关事务的管理。
第二,对其它类型的文学艺术的吸纳整合力。以2003年至2004年的中法文化年为例。两国文化展均涉及:绘画、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摄影、当代艺术等。中国戏剧就有京剧、川剧、昆曲;音乐也兼顾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舞蹈有芭蕾和民族舞,还有武术表演等。高雅艺术、通俗艺术或者民间艺术及主流艺术它们都在一种国家力量主导下,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主流文化”了。这充分说明主流文化强大的吸纳其它类型文化的能力,主流文学艺术具有很强的吸收异质艺术类型的同构能力。一种艺术类型被主流艺术吸纳整合,但其艺术个性和差异性依然存在,只是汇入了一条更宽广的文化河道。一部主流艺术作品内部,在艺术创作时也可以尽可能多地容纳不同类型的异质文化,以满足各个阶层受众群体的欣赏需要。
第三,主流艺术有更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主流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其它类型的文学艺术。从时间上看,主流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力更加持久。古代中国,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承载“诗教”传统、“文以载道”传统的文学和艺术得到统治阶层的提倡,这些文学和艺术经典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和它们的主流地位是分不开的。从空间上看,主流文学和艺术流布的地域最为广泛。像孔子和《论语》就是最早被西方人所了解和翻译过去的中国经典之一,而今天的孔子学院,是几千年中国主流文化“孔子品牌”的延续。从受众群体看,主流文学艺术的影响力更加深远。高雅或精英艺术限制了自己的受众范围;民间艺术往往带有自发的性质,通俗艺术受制于市场、资本的逻辑,还有肤浅庸俗的弊端。这些不利因素往往限制了其艺术影响力,而主流艺术汲取高雅艺术、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的最精华的部分,最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接受的部分,往往也是最富有艺术魅力和审美的竞争力的部分。
主流艺术软实力的作用也是实实在在的。它能极大地增强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易经》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也说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展示的正是文化软实力的柔性吸引力。同时,文学艺术的软实力能够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主流文学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转化为实际的经济资本。文化的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012年5月9日,《华尔街日报》刊登约瑟夫·奈文章《中国软实力的逆差》 (China's Soft Power Deficit)②,作为“softpower”这一术语的发明者和提倡者,约瑟夫·奈多年来非常关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问题。③中国文化软实力日益增长就像中国的经济增长一样,已成为全球学界关注的对象。约瑟夫·奈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全球化的今天美国依然是全球文化(主流文化)最有影响力的,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软实力并没有相应地同步快速增长。此文中,奈指出中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是一项“smartpowerstrategy”,孔子学院、奥运会、世博会等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他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在软实力实施上面的困难以及面临诸多问题,中国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奈引用BBC广播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影响力的看法,在非洲和拉美的大部分地方是积极的,而在美国、整个欧洲、印度、日本和韩国则是相当负面的④。不排除调查的片面性以及约瑟夫·奈个人观点的偏颇性,但忠言逆耳,就全球背景下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主流艺术软实力,我们看到中国依然处于劣势地位。
那么,如何提升中国主流艺术软实力?显然,这个问题包含在如何提升“中国艺术软实力”及整体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两个更大的问题中,这里只是给出一点笔者不成熟的思考。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提升中国主流艺术软实力必要的路径。
第一,文化输出前要想好,我们输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把国家形象广告做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显然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文化传播力的不足,而是所传播出去的信息的影响力不大、认可度低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不是传播能力的挑战,而是影响力不足。有产品但是接受者的接受需求不强烈,能送达但是接受者的兴趣不高,能看到但对接受者的影响不大。”⑤为什么?这里除去策略性的原因,最根本的应该在价值观念上更新中国主流艺术的灵魂。
第二,立足本土,探索主流文学艺术表现普世精神的新道路。不得不又回到那个古老的艺术难题:民族的艺术还是世界的艺术?不能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在艺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时候,民族性、国家性的文化差异会成为或大或小的障碍。但不能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具有普适性的价值理念。
我们很快就能联想到下列几部主流大片:张艺谋的《英雄》、萧锋的《五颗子弹》 (又名《仁枪》,根据获鲁迅文学奖一等奖的报告文学《生死一线》改编)、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英雄》里呈现出的中国人的“天下意识”,《五颗子弹》则受儒家仁义思想的浸染,《唐山大地震》中体现出的中国人的家园意识,都很好地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不同于以往的传声筒似的主旋律艺术,今天的中式主流艺术,一样可以表现出真正的普世精神,同时也没有失却“当代核心价值”。正像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所言:“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些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我们不应该拒绝,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艺术创造中如何表现,以何种形式表现。
第三,异质互渗是主流文学艺术软实力提升的必然文化选择。当今全球化语境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独善其身”,但这也不是艺术同质化的必然理由,主流艺术的民族性永远不会消失。主流艺术软实力的提升,必然要走一条异质互渗的杂交文化道路。以宽容的眼光放眼全世界一切文化类型和文化元素,积极汲取其中的一切可能的文化营养,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而又具有普世性的文学艺术作品。而那种动不动就言西方对中国“文化侵略”的心态容易导向新的封闭与保守。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作品就是一个异质同构、在全球化语境中彰显中国主流文学艺术的民族性和普世精神的最好范例,这一点从诺奖委员会对莫言的授奖词就可以看出来。
第四,正确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在制度、市场和美学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主流文学和艺术离不开国家主导力量,但是这其中又蕴含着极大的矛盾性。一是文学和艺术在根本上(遵循美的规律)抗拒直接的、赤裸裸的政治干预。比如在对外文化输出的时候,国家主导性太强的时候,反而会起到负面效果;二是文化制度规划、艺术市场的规范、艺术教育的完善、艺术人才的发展、艺术设施的建设又离不开国家和政府力量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三是消费主义盛行的今日,主流文学艺术要想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发挥其软力量,不能不考虑市场这个重要因素。如何在市场和主流艺术的美的感染力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给予文化和艺术发展以充分自由的空间,释放艺术想象力,一方面又不失却市场及艺术水准,这是提升主流艺术软实力不能不认真探索的课题。
注释:
①王一川:《主流文化与中式主流大片》,《电影艺术》2010年第1期。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非一定就是整合无间的整体)。而在这种容纳多样的复杂的文化构造中,主流文化应当具有自身的特定位置和功能。”
②China's Soft Power Deficit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445110457738992 3098678842.html
③据本文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今,约瑟夫·奈以对话、访谈、讲演、专题文章等形式,在中国大陆的《外国社会科学文摘》、《世界知识》、《战略与管理》、《商务周刊》(开过专栏)、《外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探讨有关全球化问题、中美关系、中美软实力问题等相关问题的文章多达34篇。这还不包括他在美国以英文形式发表的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专题文章。
④原文为:“But for all its efforts,China has had a limited return on its investment.A recent BBC poll shows thatopinions of China's influence are positive inmuch of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but predominantly negative in the United States,everywhere in Europe,aswellas in India,Japan and South Korea.”
⑤尹鸿:《文化软实力与核心价值》,《艺术评论》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