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合唱训练共同性的艺术特征

2013-08-15 00:42高秀竹
戏剧之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咬字共性音准

□高秀竹

合唱和独唱虽然都是声乐表演艺术形式,但在审美标准上有本质区别。合唱以”和”为美的审美标准注定合唱是以追求共性、追求协调、追求统一和均衡为唯一目标。在这一基点上,力求共性,力求“和谐”,力求默契、统一与均衡,这是合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合唱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色融合

合唱是群体性的声乐表演艺术,每个歌唱者的音色各有不同,若在演唱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旁若无人地张扬个性,这样的合唱将难以入耳。合唱所追求的共性首先表现在音色的融合上,所有演唱者的声音应相互靠拢,追求相对统一的音色。在指挥的统一要求下,演唱者首先要在声部内部相互靠拢。其次,声部与声部之间也要相互靠拢,比如男高音声部通常要求向女高音声部靠拢,追求轻柔高美的音色;男低音要向男高音靠拢,使合唱整体的声音实现从女高音到男低音的自然过渡和统一,这在表现艺术歌曲合唱时尤为童要。只有合唱队员在演唱时做到相互靠拢,达到音色上的融合,才能为追求合唱的共性之美奠定基础。

二.均衡

1.声部的均衡。合唱是多声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通常包括旋律声部、内声部和基础声部。复杂织体的歌曲中,又往往含有副旋律或填充性的声部等,在音色和音量的处理上各有不同。主旋律主要代表全曲的外部形象,要求音色清晰透彻。副旋律声部虽有一定独立性,但要与主旋律交相呼应,取得均衡,在音响处理上不能盖过主旋律声部,尤其是个别音高超越至主旋律之上时,更应注意控制音量,既要避免喧宾夺主,又不能因过弱失去和声色彩。

2.音响的均衡。合唱音响的均衡首先需要在声部的编配上加以注意。一般的混声合唱包含四个声部,每个声部至少有三人,共12人。若每个声部再细分出两个分部:第一女高、第二女高;第一女中、第二女中;第一男高、第二男高;第一男低、第二男低,每声部三人,那么最小的队伍也要有24人。因第一女高声部通常担任主旋律,而第二男低声部通常担任和弦低音,都需强调,故常常会给这两个声部增加1至2人,用以强调外声部的支撑力。

3.合唱与伴奏的均衡。在处理合唱与伴奏的均衡问题时首先要熟悉包括合唱和伴奏在内的全部容,尤其要了解伴奏的织体、音型、和声等。要研究哪些地方伴奏为辅,哪些地方伴奏为主。对于伴奏为辅的段落或乐句,应以辅助、支撑、烘托的“姿态”出现。对于伴奏为主的段落或乐句,应以带的“姿态”出现,与合唱相辅相成,主次分明,充分融合。

三.统一

统一是取得合唱共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歌唱状态的统一

良好的歌唱,需要有良好、稳定的歌唱状态来保证。良好的歌唱状态包括歌唱的姿态、气息、位置',共鸣腔体的打开、开度和形状,声音观念和稳定性等。歌唱状态的统一是歌唱方法统一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何种风格的作品,无论用何种歌唱方法演唱,所有队员都应追求状态的高度统一,从而在音色上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和合唱的共性追求。

2.音准、节奏的统一

合唱的音准包括旋#音准和和声音准,两点缺一不可。没有统一、准确的音准,合唱的共性追求很难达到,谐和、协调也就无从谈起。而节奏的统一更是整齐的前提,“合”的基础。达到这一要求的方法有二:一是严格的音准、节奏训练,通过严格训练提升音准、节奏感知和调节控制能力;二是严格选拔队员,把好入门关,宁缺毋滥,将报考参加合唱团队人员中节奏音准感觉和调控能力条件最好者选拔上来,使队伍的训练在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上展开,以保证队伍具有不断提升能力的发展空间。

3.吐字咬字的统一

合唱演唱者必须充分注语言的发音规律,把握语言特征,更重要的是,尽力做好语言与歌唱的紧密结合,通过演唱表达好歌词内容,通过歌词把握好演唱风格,使歌词与音乐紧密结合、实现吐字咬字的高度统一。这是追求合唱完美境界的重要内容。

4.音乐表达的统一

合唱是群体的艺术,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在演唱合唱作品时一定要根据指挥的要求,除了在上述歌唱状态、音准、节奏、吐字、咬字等方面取得高度统一外,还应在音乐的表达上保持高度一致。一个团队的表演,只能给作品一种解释,所有的队员应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才能围绕统一的解释进行充分的共同表达,任何脱离集体的、个人主义的、随意的表达和诠释都是不适宜的。

猜你喜欢
咬字共性音准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