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作为我国民间乐器的一种,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充分的融入到音乐领域的各个方面,作为扬琴四大流派中的东北流派,更是有着其独特的风格与内涵,并深深了为群众所喜爱。
方言是在一个地区和特定的民族所使用的一种交流工具,也称为“地方话”,方言只是在一个地域范围中的通用语言,因此流行面较窄。方言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产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此它与全国流行的普通话相比较的话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各省市、各个县乡之间在方言上也会有所不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中音韵以及句逗等因素对音乐创作与艺术特色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地方音乐来说,从其产生的开始,到后来的发展完善,音乐中所蕴含的行腔与旋律都会受到方言的限制,这也是有效的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可以保持其独有的魅力与特色。东北地区所具有的人文差异以及自然差异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其豪迈的气质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朴实民风,东北方言这种特有的豪迈风格也与其所处的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说,东北方言其独有的特点在某些方面也影响了东北扬琴流派,使之具有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的产生通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环境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音乐风格。气候、湖泊、山脉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着人的心理、思想、性格。在这种种不同因素之下孕育出的人们也有所不同。人的情绪是影响音乐创作的主要因素,而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其所具有的创作风格同样也是不尽相同。特定的地理环境可以有效的使音乐家产生创作的灵感,从而形成本地区特有的音乐风格。东北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民族的多元化等因素共同激发了艺人们创作的灵感以及创作行为。东北民间音乐的创作产生行为带有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由于其所处地理条件而产生的。音乐风格的地域性主要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即自然音响、自然景观以及宗教文化。自然音响所说的是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声音,如雷鸣、虫鸣、雨声等。大自然是进行音乐创作最好的基础,最初音乐的产生就是通过对自然中声音的模仿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也是产生音乐创作的源泉,如物产丰富、群山林立、江河纵横的东北地区就对本地区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此种影响可以从创作作品的风格以及内涵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宗教与文化同样也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东北地区生活着多个民族,即汉族、朝鲜、鄂伦春、满足等,这些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其相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习惯使得他们都具有东北地区所气质、内涵,而这些又直接或是间接的反应在所创作的音乐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北地区的人们曾多次来到中原地区,其相同的民族气质与文化内涵,在当地留下了北方民族特有的历史印记。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北方地区的人们具有坚强的意志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而其直爽的民族性格也使得所创作出的音乐带有一种质实贞刚、淳朴豪爽的风格特点。这些特点在东北扬琴流派中都可以被很好的体现出来。东北扬琴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坚强向上、乐观豁达、永不屈服的内涵与精神,这也江南地区体现出的细腻温和形成的面名的对比。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突出体现缘于音乐倍受思想家、哲学家的高度重视。与西方国家想比较,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而进行探索研究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提倡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方式,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活动当中,当然也包括了审美活动。从世界文明史上看,我国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非常独特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以人情来审视自然,而且反之又用自然来衡度人情,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例如《庄子解》中说:“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以知人知物知天,以知天知物知人”,这就是最好的体现,而这种思想也存在于音乐当中。“天人合一”思想在音乐当中的运用使得音乐与人对自然的认识更好的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重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在在审美的过程中更为注重身心的感受以及人们的情感体验,这样间接的使音乐成为了一种陶冶情操、修养品行的文化手段。
综上所述,东北扬琴流派独特的风格与内涵其形成原因与方言、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造就了东北扬琴流派传递着一种坚强向上、乐观豁达、永不屈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