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希腊诗人埃利蒂斯在获取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演说中,明确表示自己是“为光明和清澈发言”。这篇演说在我心中占据的位置不低于演说者的诗歌。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很多的思索。但总觉可惜的是,这篇演说的价值和它蕴涵的启迪并未受到大面积的汉语诗人关注。
从字面来看,“光明”和“清澈”都不过是简单的形容词,但在埃利蒂斯那里,这两个简单之词却和一个诗人的灵魂结合在一起。惟其这种结合,才最终造就埃利蒂斯的诗歌高度。如果从埃利蒂斯的诗歌延伸去看,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无数世界级的诗歌大师都从来不拒绝“光明”和“清澈”对诗歌的介入,甚至也像埃利蒂斯那样,让二者成为自己诗歌写作的支撑骨架。
我也因此有理由说,这两个词不仅是埃利蒂斯的写作核心,它们也在事实上成为诗歌本身的灵魂核心。没有这一核心,诗歌很难站上纯艺术的巅峰。
但将这一核心放在今天的中国诗歌界来看,不免令人感到有些气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汉语诗歌在摆脱语言和题材的桎梏之时,很难感到一种方向上的锲而不舍。将诗歌变成语言游戏的堕落比比皆是,尽管汉语诗人们不是没听到过荷尔德林的著名提问,“在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但就是罕有人作出面对面的回答。
说罕有人作出回答,也就是说,不是没有人作出回答。在混乱不堪的汉语诗坛,能够作出回答的人,或许才是埃利蒂斯说过的那种“从未忽视过自己任务的人”。我们本期推出马萧萧和起伦的两个诗人专辑,就在于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起码是干净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