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庆
遵嘱来写这篇不足千字的创作谈时,我蓦然注意到,我最近创作和整理的几篇小说都和说话有关。比如这篇《倾吐者》,比如在《青年文学》发表的《说话的人》,比如刚整理的小说《不想说话》等。这不是故意所为,是无意中形成了貌似系列的相似。《倾吐者》写一个老板和一个打工者的故事,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双方接触中,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甚至一件工具,一只小鸟激起了不同的联想,引发了倾吐的欲望,雇佣者对被雇佣者变得慷慨,形成了倾吐和倾听的关系。包括我那篇《说话的人》,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叙述了倾吐和倾听的故事,只是所包含的是另几个主人公生活中的期望和境遇。
并不是我在写作前和写作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是我现在在想:我为什么一口气写了几篇和说话有关的小说,所拟的题目竟然都和说话有关?其实,现实生活中,说话和倾听是一种大事!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大事。刘震云在谈他的 《一句顶一万句》时说过一句感触:“人找人容易,话找话难。”不管他要探讨的是哲学的问题,还是孤独的问题,说的还是说话的事,是人与人的沟通、沟通的大事。也许并不是这样的,是我们的交流需要契机,问题是这样的契机怎样才能找到?芸芸众生,摩肩接踵,要找到一个说话和交流的契机这样难吗?我们有了那么多的交流工具:手机,电脑,微信,微博等等,可我们之间面对面的交谈却越来越难,成为一种稀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还有,人都变得匆忙了,一家人也难得坐在一起,即使坐在一起,还不断地受到各自电话的影响。有些事情让我们变得无语,有许多话变得不想说,无法说,说不出来,找不到说的机会。
但是,我们都需要交流,我们对交流充满了渴望,想抓住一个人、一个话题好好地聊聊,或者漫无边际地畅谈。不是那种谈话必有事、喝酒谈事的功利。而当这种谈话成为一种稀缺时,找到一个倾吐和倾听者尤为珍贵。
感谢文学和文学的“星火”,让我们有用文字倾吐或倾听的机会,我们是借用文字的倾吐者也是倾听者。感谢听我们倾吐的人,感谢传载我们倾吐和倾听信息的《星火》,又给了我们一次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