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森 刘玲
摘 要: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融合现代传媒的特点和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目前对其的定位以及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诸多困惑和疑虑。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以哲学诠释学的视角深入研究,其理性沉思下的实践之径探索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诠释学;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94-03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现代传媒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融合现代传媒的特点和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正是因为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独特性,所以对其的定位以及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诸多困惑和疑虑。基于此,更为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对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诠释学原理之于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契合
诠释学哲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传播,迅速产生巨大反响,影响持续至今。一般认为,诠释学是关于诠释技艺方法的学问,或认为是关于诠释和说明艺术的学问,而实质意义在于,诠释并不简单表现为同语言、文本等的联系,它更关涉诠释者的本质存在,“它不再是一种神学的或哲学的注释的方法论,甚至不是精神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对存在的具体的、特定情境的、历史的、语言的和动态的(适应时间变化的)在此之在的昭示性理解,一种关于在显现中显现出来的事物的初始观念的现象学。”[1]理解是哲学诠释学的起点,亦是哲学诠释学的终点和归宿。与传统的恢复或复制作者的“客观”意图不同,哲学诠释学的理解并不排斥而且尊重对解读者自身的经验和传统。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正是基于解读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立场(先见)。理解并不是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在解释中,理解把其所理解的东西理解性地归给了自身。理解在解释过程中并不成为别的东西,而是成为它自身。”[2]117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得以昭示,而意义也因理解而创生。所以“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3]380由此可见,哲学诠释学主张多元化、多维度理解,深刻之中极具开放和宽容精神,也正是如此,其充满着非凡的活力和生命力。
哲学诠释学是关乎主体存在的本体论学说,核心是解读者自身基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立场的自主性存在价值和意义。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极具时代性、生动性、人文性和深刻性,显见其科学深远和现实引导意义,而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本身的行为立场和现实表现不仅影响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化和人文关怀的实现,更使其内在的精神维度和存在价值得以彰显。而此意义上的深刻关联,在于高校学生对教育的解读以及过程中同其的双向互动。哲学诠释学反对单一的中心本位思想,特别指出,解读者自身的具体境况和文本相联系理解才能进行,才能形成一种“效果历史意识”,换言之,文本不是历史记载和纯粹文献,它在解读者进行理解介入当下时产生影响。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文本作者同读者之间实现主体间互动,如此实现了文本意义的流动,同时,也改变了解读者的生存状态。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关系正体现为文本和解读者的关系。始终强调解读者自身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注重解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融合,解读者并不简单地依赖文本,也不随意读解甚至“制造”文本,这正是哲学诠释学的深刻意义所在。这种深刻内涵诉诸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以激发高校学生对自我的体认,从而反思自我的行为和立场;可以从深层次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内涵,进而反思教育本身,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诠释学视域下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哲学诠释学尊重并注重解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立场,这同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对传统的抛弃,也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取代或者替换。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这需要融合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传媒时代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着些许不足,影响了教育的推进和深化。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正体现着这种融合和改进的努力,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或手段,其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育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核心点是立场的转变,关键在于以一种更为自由、平等的精神接纳受教育者,以受教育者——大学生的立场为教育的核心和基点,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诠释学视域下,以下几点思考正是基于此立场,当可以作为促进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进的实践之思。
(一)理念先行
哲学诠释学的理解因为文本对作者永恒的超越性而始终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行为。文本虽然是对过去的记载,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文献,但并不简单如此,现实介入性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所在。文本对现实状态的影响,必然地要通过解读者的理解。因此,文本的现实介入依赖于解读者自主的理解,所以往往是被动的。对待传媒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并没有足够重视,很大程度上只是将其视作某种技术转型和方法补充,对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更遑论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项可有可无的技术性操作,而意义流失。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简单的只是技术转型和方法补充,更深意义在于保障天赋教育的权利,正视教育的差异,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平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哲学诠释学的视域,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层追求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三点启示:
1.端正观念认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者并不仅仅只是大学生,也包括教育管理者自身。因为担负着教育引导的重任,所以教育管理者更应该对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尽可能地汲取其丰富的精神资源,自我教育和精神内化是首要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追求,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2.强化业务学习。作为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者和引导者,教育管理者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因深入了解和认识现代传媒的相关知识,学习并提高对现代传媒的运用能力,在实践中思考现代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融会贯通。
3.执着创新追求。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始终将创新视为永恒追求和生命活力,其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追求始终体现着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如果大学生并不了解和认同这种追求,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就难以保证“偏离航向”的现象不会发生。
(二)融合“先见”
传统的认识在解读文本时强调摒弃已有的自我历史性和主观见解,而哲学诠释学重视对已有经验立场和知识背景的尊重,同时努力将其在理解中融合,从而作为此在的存在。“解释向来奠基于先见(Vorsicht)之中,这种先见从某种可解释状态出发对先有中所获得的东西进行‘切割,保持在先有中的并‘先见地被瞄准了的被理解的东西通过解释而成为可把握的。”[2]119由此可推知,“先见”是理解的出发点或起跑线。从整体上看,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并不是说学生之前的教育就全部抹掉重新开始,而且大学生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理念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使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产生必然的影响。现实差异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极具个体成长历史特点的“先见”,也是大学生自身存在方式中所无法摆脱的一个方面,他们不仅不能轻易将其排解掉,还深受其影响。外在的教育引导在进入大学生的理念世界和精神领地时,这些“先见”自然会渗入其中,进而产生各种反应和作用。而且,作为教育管理者本身也有着自己的经验立场和认识传统。当然,“先见”或“传统”不是不可改变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中去,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4]。基于这种深刻认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教育引导。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平等、民主,教育者要不断对自我角色进行调整,使自己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自身的“传统”或“先见”应给予关注和尊重,在教育深入开展时,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现实心理特点,注意教育引导同其“传统”或“先见”的亲近和融合。
2.注重循序渐进。教育目标既不可能通过生硬空洞的宣传,也无法通过强制“灌输”的教育一蹴而就。对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和终极追求的接受,大学生需要一个了解、领会、接纳和内化的过程,任何违背教育规律的“揠苗助长”都不能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始终坚持,循循善诱的精神要充分贯彻。
3.注重内省觉悟。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让大学生融合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充分自识,不断内省,进而觉悟,自主追求发展。当然,大学生不能因为“传统”或“先见”的客观存在就可以被动消极地等待教育,而应该在了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强化独立自主意识,在学习生活中明责任、勇担当、重践行。
(三)尺度原则
哲学诠释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和开放,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相对主义而无原则无立场。相反,哲学诠释学反对绝对的相对主义,严格要求解读者遵循客观,始终坚持从事物本身出发去理解。因此,尊重“先见”,但不是纵容“先见”,而是有前提和底线的。当代大学生于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出生,于社会转型、价值重构的洪流中成长,在价值多元、思想自由的美丽“外衣”下,涌动着一些阴暗消沉的思想观念和腐朽堕落的价值趣味。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先见”的尊重,并不表示可以漠视甚或是纵容那些阴暗消极甚至是庸俗堕落的“先见”,应该坚持应有的原则底线,同时对庸俗堕落的“先见”进行坚决而严厉的批判。
1.反对技术至上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了解现代传媒基本知识,掌握其使用和维护的方法,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实际上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纯粹的工具或手段。虽然对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充分运用是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显在的特点,但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负载的人文内涵和高远价值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乃至教育管理者的理念信仰、行为习惯、思维意识和道德发展等。利用并不断改进的技术是必要的,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终极目标。
2.反对娱乐化倾向。现代传媒追求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轰动效应,如果只是为图个噱头和一时热闹,难免走向媚俗和平庸。追求教育的形象、生动、亲和,以期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一直都是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所在。但如果一味追求教育的轰动效应,迎合学生的娱乐心理和阴暗“先见”,而丧失对教育内容的甄选和教育目标的追求,只能是本末倒置,导致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弱化和主体意识的淡漠,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向美向善的人才。
3.坚持公信力。公信力是指现代传媒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而得到学生认可和信任的核心前提就是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公信力。哲学诠释学认为解读者对文本的认可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诠释关系就无从建立。所以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公信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美]帕尔默.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洪汉鼎.真理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德]伽达默尔.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蕴[J].哲学译丛,1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