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

2013-08-13 06:44贾卫萍朱怡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省域子系统竞争力

□文/贾卫萍 朱怡蓉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贸学院 河北·秦皇岛)

一、环境竞争力研究综述

在竞争力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曾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其中国际上普遍进行的是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省域竞争力等方面的分析。环境方面的分析大都是在可持续发展、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被涉及。如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美国非政府组织构建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系统模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建立了由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表1 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在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省域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在环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且侧重点不同。较早涉及环境竞争力研究的是杨冬梅和袁岩(2006),该文在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中将环境竞争力作为其中的一大类指标,认为环境竞争力包括环境质量指数、城市环境舒适度指数、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指数和城市人工环境优美度指数。随后,其他学者也对环境竞争力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丁越兰等(2008)从城市硬件环境竞争力、城市绿化竞争力、城市环境质量竞争力、城市资源丰裕度四个方面来构建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西部11个省会城市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其贡献在于选取首位性城市作为样本,能够对西部城市的环境竞争力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把握。罗海成和张春霞(2008)构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全面发展竞争力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全面发展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其创新点在于将环境发展、社会发展纳入到区域全面发展竞争力模型中。李军军(2011)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动因模型对影响省域环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总结归纳,其贡献在于对影响环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林寿富(2011)构建了生态环境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环境管理竞争力、环境影响竞争力、环境协调竞争力的区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贡献在于其评价指标体系既考虑自然环境对环境指标体系的影响,又考虑人类经济社会对环境指标体系的影响。李建平(2011)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等分析方法构建了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其贡献在于追踪研究了2005~2009年我国31个省域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本文以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综合了上述国内学者的研究,并融入一些反映低碳概念的指标,从生态、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五个方面构建了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对2010年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

二、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释义

所谓省域环境竞争力就是在省域层面的环境竞争力,由生态、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五个方面组成。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反映低碳的指标,在前瞻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系统性的原则下,构建了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总目标层,也就是环境竞争力,综合反映一个区域的环境竞争力。

第二层是一级指标,由五个子系统构成,是环境系统的几个主要方面,也是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生态子系统。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主要由自然环境构成,是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环境系统稳定的重要标志。

资源子系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也是环境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资源是否合理有效利用会直接影响到环境的平衡。

经济子系统。环境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系统的支持。经济系统通过生产活动来影响环境系统。

基础设施子系统。基础设施竞争力是环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设施的健全程度直接影响到环境的各项指标,以及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

社会子系统。环境系统满足社会系统的生态要求,同时社会系统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影响环境系统。

第三层是二级指标,是各子系统下设的具体指标,用于量化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便于计算分析,指标数据X1~X28均可在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获得。社会子系统中的指标X29~X31,需通过问卷调查而无法通过年鉴获得。具体指标见表1。(表 1)

表2 因子解释原有指标总方差的情况

三、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独立的公共因子去描述绝大多数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的相关性较低。

(二)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因子分析。本文选取的样本是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域,参与因子分析的指标数据X1~X28均来自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社会子系统中的指标X29~X31,需通过问卷调查而无法通过年鉴获得,同时考虑到问卷调查的非完整性和非全面性,因而并未参与因子分析,故无法得知社会子系统中的指标对环境竞争力的影响。但是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本文在指标体系中保留了社会子系统,拟留待进一步研究。

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建立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因子提取时本文若只提取累积方差率大于80%的因子,应取6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89%);若只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应取7个公共因子;也可以自定义个数。本文认为第四至第七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均太小,对整体分析意义不大,所以只选取前3个公共因子整合原来的28项指标,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3.536%,比较理想。(表 2)

通过方差极大的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见表3。(表3)载荷系数反映了该公共因子与原始变量的关系及解释能力。X18、X19、X17、X16、X20、X22、X28在第一公共因子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公共因子(F1)主要解释了这些指标,可以命名为经济基础因子。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X15、X7、X8、X6、X21、X27、X11、X12、X24、X13、X9、X25在第二公共因子(F2)上有较大载荷,同理将第二公共因子命名为资源因子。

X4、X10、X5、X23、X2、X1、X3、X14、X26在第三公共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同理将第三公共因子(F3)命名为生态因子。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4),采用回归方法,可构造出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函数,将样本数据代入计算得到各个因子得分Wi(i=1,2,3)。取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构建各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函数,计算可得环境竞争力的综合得分W及排序,并按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分别排序。(表5)

表5中的正负号代表与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

按综合得分排名来看,2010年环境竞争力排在前10名的是: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天津、福建、河北、辽宁。

按经济基础因子得分排名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山东、海南、西藏。

按资源因子得分排名看,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浙江、河南、辽宁、安徽、湖北、山西。

按生态因子得分排名看,江西、重庆、福建、海南、广西、安徽、河南、湖南、云南、山西。

四、结论

上述基于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31个省域环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第一,从各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函数W=33.556w1+18.271w2+11.709w3中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因子解释了33.556%的环境竞争力,资源因子解释了18.271%的环境竞争力;生态因子解释了11.709%的环境竞争力。因此,总的来说,我国各省环境竞争力中经济基础因子对环境竞争力的影响最大,资源因子次之,生态因子最小。

第二,经济基础因子得分与环境竞争力得分呈正相关,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间接地体现在了环境竞争力的差距上。因此,具有劣势的省域要提升环境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经济,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第三,资源因子得分较高的省域中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浙江、辽宁的环境竞争力排在前十名。这说明省域拥有资源禀赋的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其环境竞争力。因此,拥有丰裕资源的省域可以利用其禀赋的比较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提升环境竞争力。

表5 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第四,生态因子得分较高的省域中只有福建的环境竞争力排在前十名。这说明这些省域在生态方面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但采用了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对环境竞争力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拥有生态优势的省域可以采用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模式来发展,提升环境竞争力。

第五,除了上述因子得分较高的省域外的其他省域,例如陕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贵州、甘肃、青海,在经济基础、资源、生态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综合排名也较低,属于劣势省域。因此,这些省域在缺乏先天优势的情况下,应该投入更多后天建设资金,优先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同时协调经济、资源、生态、社会的平衡发展,来提升环境竞争力。云南和西藏虽然分别在生态因子、经济基础因子上得分较高,但是其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太低,仍然属于劣势省域,这些省市的经济建设比环境建设更为迫切,要实现环境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将更为缓慢。

第六,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差距很大,说明各省域的环境竞争力发展很不平衡。

综上,提高环境竞争力的途径是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M].科学出版社,2012.

[2]叶依常,黄明凤.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评价 [J].统计与决策,2011.8.

[3]辛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7.

[4]林寿富.区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李军军.省域环境竞争力关键驱动要素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6]李晓燕,邓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以直辖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7]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建平,李闽榕,王金南.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杨兴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低碳发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低碳经济及冶炼废气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10]XiaoYan Tao,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OPSIS Method [A].2010 Second ETP/IITA Wor ld Congress in Appl ied Computing,Computer Science,and Computer Engineering[C].

[11]丁越兰,马凯,张伟琴.西部城市环境竞争力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12]左继宏,胡树华.我国各省、各市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08.5.

猜你喜欢
省域子系统竞争力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日本竞争力
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
车载ATP子系统紧急制动限制速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