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英,赵 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社会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社会支持网是指个体能从其中获得各种帮助及资源的社会网络,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1]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又可进一步分为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该指标包括亲戚、老乡、同学提供的就业机会)、次级乡土社会支持网(该指标包括同事提供的就业机会)、非乡土社会支持网(该指标包括新认识的当地城市人提供的就业机会)。[2]正式社会支持网的指标包括政府、职业中介、劳务市场和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
找到工作是农民工的首要目的,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主要标志。因此,农民工的求职行为也成为近些年学界的主要研究问题。有的学者对农民工求职社会支持网的网络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支持了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在农民工求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观点,[3]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民工主要通过社会支持网中的强关系找工作。[4]但是不同年龄的群体在社会支持网络的选择上体现了不同的特征,如赵方杜[5]的研究认为,求职社会支持网的选择可能与年龄有关,青年农民工通过正式网络找到工作的比例高于非正式网络。对于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网络进行求职,张春妮[6]的解释是利用不同社会支持网求职产生的效果是有一定差异的,具体而言就是内网络型求职的效果是显著的,而外网络型求职的效果是不显著的,使得农民工更加依赖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求职关系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对农民工职业阶层的提升和收入的提高有正向影响。[7]
由此可见,以往的研究多将社会支持网视为农民工求职的客观结构约束,重点考察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特征等对其求职的影响,但忽视了:农民工如何选择社会支持网以及他们进行如此选择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除了一些客观条件因素外,深处陌生城市环境中的脆弱心理和规避求职风险的心理是农民工选择求职社会支持网时的内在因素。为此,笔者拟从农民工的主体角度出发,研究其在求职过程中对社会支持网的主观选择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工求职社会支持网的选择取决于其在城市陌生环境中产生的寻求信任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往往又与其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及自身的经历紧密相关。鉴于此,本研究的具体假设如下:
(1)城市生活时间假设。农民工刚刚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和不安感,受这种感觉的影响,一些农民工会愿意和自己熟悉的人交往,这就导致他们求职时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社会网。因此,他们在初次求职时比再次求职时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
(2)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假设。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更多的与其社会角色有着密切联系,性别与年龄等方面的人口特征影响农民工求职途径的选择。女性处于社会劣势地位,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会更加小心翼翼,对周边事物的信任要求就更高;年龄也有着同样的作用,年龄大者考虑因素较年轻者更多,信任心理更难产生,这使其更加信任、依赖作为情感支持来源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因此,女性及年龄大的农民工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另外,不同地区和婚姻状况的农民工由于具有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网,因而在求职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选择偏好。
(3)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假设。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人力资本在求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即使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的经历等方面。在依靠市场、中介等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时,人力资本状况与求职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求职效果与信任产生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因此,文化程度高或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经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成功后会对其产生信任心理并将其正式作为自身的求职途径。
本次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的农民工。问卷调查采取偶遇及滚雪球式的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火车站、汽车站及施工工地等一些农民工流动量大的地方进行调查对象的选取。笔者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样本特征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又进行了个案结构式访谈研究,样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结构访谈样本特征
在进城伊始,农民工的交往圈仍固定在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由于乡村与城市生活的种种差别及来自城市人的排斥与歧视,再加上中国人“抱团”的习惯使得他们在进城伊始惟有信任原有的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而随着他们与周边人的交往频率及熟悉度的增加,将其纳入自己可信任的人群,从而再建构了自己的社会支持网,包括次级乡土社会支持网与非乡土社会支持网。有些农民工随着与市场、中介等正式机构接触次数的增多,也逐渐将这些正式社会支持网的主体纳入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概言之,随着对城市生活的逐渐适应和求职次数的增加,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有所拓展,他们在职业流动中的求职途径较初次求职时会发生较大变化。
(1)初次求职途径。如表 3所示,在初次求职中,通过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的农民工仅占总体的8.3%,利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则占总体的84.4%。可见,家人、亲戚和老乡在初次求职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表3 农民工初次求职途径
个案 1:我刚来哈市是靠我老姨介绍来的,有亲戚在这,家里也放心,还可以照顾我一下。
个案 2:刚来的时候,每天就是干活,也不和别人多说话,怕上当,怕别人看不起,有啥事也就跟和我一块来打工的村里人说说,剩下就是惦记孩子和家里,姐几个唠唠安慰一下,心里宽敞点。
“农民工在社会位置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并非只是传统的‘农民习惯’,而很可能是一定结构安排下的节约成本的理性选择。”[8]对于初来乍到的农民工来说,依赖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求职能够降低风险。而这种依赖本身的根基在于情感依赖,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提供的情感支持也大大增强了农民工对其的信任程度。
(2)最近一次求职途径。从表 4中可看出,利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的农民工的比例有所下降,占总体的67.9%,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的比例上升到28.1%。
表4 农民工最近一次求职途径
通过分析两次求职途径,可发现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所依赖的社会支持网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求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由原来的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向次级乡土社会支持网及非乡土社会支持网拓展;另一方面,正式社会支持网较之前发挥了更大作用。然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依然是他们求职的关键所在。
这一变化的出现与农民工生活圈的拓展有着很大的关联。随着进城时间的增长,他们不再局限于向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寻求帮助,而是与身边的其他务工人员、城市人等开始互动,拓展了自身的求职社会支持网。
个案3:我经常去道里的那个人才市场去晃悠,那有个大姐和我也熟了,有时候有什么活啥的也会主动问我。
个案 4:以前遇到啥事就是给家打电话啥的,慢慢与周边的人接触多了,都是一样大的,能说到一块去,有一两个处的好的,有事就找她们。
以上说明,在农民工的求职中,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城之初,在 “熟人—可信”的乡土规则影响下,他们将老乡、亲戚的介绍视为求职的重要途径。由于初级乡土社会支持网同质性强的限制,再加之与周围的同事或结识的城市人的信任程度的增加,在再次职业流动的过程中,次级乡土社会支持网、非乡土社会支持网的作用增大了。可见,农民工求职途径的选择是基于信任的基础之上。与初次求职相比,再次职业流动中正式社会支持网的作用增大,这一变化的发生也说明信任在农民工求职途径选择中的重要性。进城之初,很少有农民工通过中介、市场等正式机构进行求职,而随着对这些正式机构了解的深入,再加上周边人曾利用这些途径求职成功的经验,他们逐渐尝试,而当其从中获益后,他们能够真正信任和利用这些机构成为自己的求职途径。总之,在农民工选择求职途径的过程中,信任成为必要条件。只有当他们信任某一求职途径时,他们才会将其纳入可选择的求职渠道。换言之,信任成为农民工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支持网的建构过程就是信任扩展的过程。
据此次调查资料,63.0%的农民工通过中间人找工作。而求职者、中间人与雇主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引起求职者向第三者求助且充当中间人的第三者愿意向雇主推荐的行为呢?如表5所示,如果把“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认为是强关系的话,求职者本人和中间人关系及中间人与雇主关系均为强关系的样本量为 76人,占总体的62.8%。可见,当三者关系较强时,更有利于农民工找到工作。这与我国社会的低信任度有关,只有与中间人足够熟悉时,才会使得求助行为成功率高;而熟悉程度高时,中间人才乐于向雇主开口,而雇主也愿意“卖人情”给中间人。而且,求职中的被动地位加之我国“人情社会”的背景,使得农民工求职成功更多依靠一种“影响力”。当“中间人”与“决定者”的熟悉程度越高时,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所获得的工作稳定性也越强,而且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中的成员出于人情以及面子方面的考虑更愿意为其担任“中间人”,这就决定了农民工如果想通过“第三者”进行求职,只能依靠非正式社会支持网。而出于降低自己的求职风险,减少求职成本的考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也成为他们的较好选择。
表5 中间人与雇主熟悉程度及求职者与中间人熟悉程度交叉分析表
个案 5:就算有点小本事,也要靠人介绍,还要找能说上话的人,有时候要找好几个,比如我上个工作,就是通过我家里二姨的朋友才找到的,二姨她朋友是他们餐馆那管事的,就托二姨打的电话。
由上可知,在求职途径的选择方面,农民工主要依靠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且随着进城时间的增长而向正式社会支持网拓展;在求职过程中,农民工较为看重中间人的力量,并且求职者、中间人与雇主之间的熟悉程度对于求职结果有着较大影响。
因变量是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对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使用情况:农民工是否通过非正式社会支持网获得目前这份工作?“是”取值为“1”,“不是”取值为“0”。自变量的输入采用“进入”方式,显著性水平为0.05。根据研究假设,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来自地区和进城务工时间、职业培训经历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t回归模型。统计结果显示,模型检验的卡方值为 21.58,显著度是0.03,说明该模型在解释农民工求职社会支持网的选择问题方面是可行的。
通过假设检验进入Logit回归模型中的变量有4个:性别﹑文化程度﹑进城务工时间、职业培训经历(表6)。
表6 农民工求职社会支持网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求职中,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来自社会及家庭的限制。从表6中可看出,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在求职中更倾向于正式社会支持网。从发生比的值来看,他们在求职中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发生比只达到了女性的0.224倍。
究其原因,这与家庭和社会角色有关,挣钱养家是男性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更可能尝试不同的求职方式。“刚开始总愿意和老乡们一块找,但总欠人情不好受。所以,想自己闯闯,自己一个大老爷们还怕啥,抚顺街那边的中介我都去过,也找到过几份工作。”(个案6)
女性因其本身的弱势地位使得她们有着较多的顾虑,她们所面临的求职风险高于男性,而且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安全性较差,使得她们在正式社会支持网面前“望而却步”。“找工作的时候就要多加小心,要是遇到啥情况,女的肯定打不过人家,被骗了也不敢吱声,只能自己受着。”(个案2)“一打电话家里人就和我说,别去什么中介找工作,现在骗子挺多的,钱挣不多没关系,别把自己搭进去就行。”(个案7)
总之,男女两性在与正式社会支持网的接触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只有尝试过与正式社会支持网接触并从中获益,才能提高农民工对这一求职渠道的信任程度与利用它进行求职的可能性。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然而有限的差异仍对求职社会支持网的选择行为产生了影响。从表6中可看出,相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文化程度较高者更倾向于正式社会支持网。以初中学历的农民工为例,他们在求职中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发生比只达到了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农民工的0.851倍。
在劳务市场和中介中,有些雇主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的可能性。“现在招服务员都要高中毕业了,我年级也大,找那种有面试的肯定不行,还不如求求人帮忙介绍个活。”(个案2)“现在去中介、市场上最起码是初中毕业。”(个案6)
而且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较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更愿意去尝试不同的求职途径。“我觉得多上几年学挺重要的,最起码的就是认字,同样是去中介找工作,都不看懂招啥工还去啥。”(个案8)
总之,客观条件及主观心理两方面的限制使得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较少接触正式社会支持网,这就更加降低他们利用其求职的可能性,从而使他们更加依赖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
相对于进城时间短者,进城时间长者更倾向于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他们在求职中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发生比只达到了进城时间短的农民工的0.483倍。
进城务工年限的增长使得农民工逐渐了解所在的城市,这为他们社会支持网的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刚开始的时候哪都不认识,不知道哪有中介,哪有招聘啥的,待得时间长了,就知道些了,还有身边人也有时会说哪介绍的工作靠谱点。”(个案3)此外,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对于某个行业产生了厌烦心理而想尝试新的工作,而同质性较强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职要求,为此他们开始尝试借助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一直都是干这类的工作,就也想干点别的,可也没啥文化,亲戚朋友介绍的都差不多是这类的。”(个案6)
职业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从表6中可看出,相对于没有职业培训经历的农民工来说,有职业培训经历者更倾向于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他们在求职中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发生比只达到了没有职业培训经历的农民工的0.189倍。职业培训经历能够增加他们的竞争力,使得求职成功的几率更高,而且有着职业培训经历的人员更符合一些正式的求职机构工作的要求。“我在干这份工作之前专门去学过,现在都会有一些要求,像我们肯定要学习各个穴道啥的,反正学点东西就好找工作点。”(个案4)“像干我们这行,肯定要专门去学的,这样找工作的时候别人会认,不是你说会做饭别人就要你的。”(个案5)总之,职业培训经历在求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方面,有过职业培训经历的农民工在其中有一定的优势。
以上研究表明:由于进城时间短、正式社会支持网很难发挥作用,受信任、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在初次求职时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随着对城市生活的逐渐适应和求职次数的增加,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有所拓展,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的比例上升。在求职过程中,农民工较为看重中间人的力量,并且求职者、中间人与雇主之间的熟悉程度对于求职结果有着较大影响。此外,影响农民工选择求职社会支持网的因素主要还有性别﹑ 文 化程度﹑ 进城务工时间、职业培训经历。男性、文化程度高者、进城务工时间长者、有职业培训经历者更倾向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
需要指出的是,为降低求职风险,在主观信任心理与客观影响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工形成了多依赖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并向正式社会支持网拓展的求职方式。那么,这究竟是不是他们理想的求职方式呢?由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中的大部分成员也一样处于城市的弱势地位,农民工若仅将自己的求职方式限定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的范围内则会导致求职信息少且重叠性高,向上发展机会少,因此,单纯依靠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会使得他们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毋庸置疑,正式社会支持机构存在着求职信息及工作岗位多样的特点,尤其是政府机构,具有独特的总体统筹、控制力度大的优势。然而,农民工对正式社会支持网多抱有迟疑且矛盾的心态。这一心态有正式社会支持网本身环境的原因,更有他们因与正式社会支持网接触少甚至无接触从而不信任的自身影响。
总之,农民工在求职社会支持网的选择中,面临着较大的选择困境:一方面是值得信赖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但网络的封闭性容易阻碍其向上发展;另一方面是理性介入的正式社会支持网,但其存在的求职风险则不可避免。因此,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农民工求职中的社会支持网并不能满足其求职要求,不能有效缓解其求职困境。要彻底解决农民工的求职难问题,就要结合他们的求职特点,充分发挥正式社会支持网的优势,为其塑造良好的求职环境,加深与他们的互动,切实为他们开辟求职道路,解决其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困境。
[1]丘海雄,陈建民,任 焰.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32.
[2]崔海波.浅论“关系资源”与农民工求职[J].商场现代化,2006(23):363.
[3]童 星.流动农民职业获得途径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社会科学,2003(5):87.
[4]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J].社会学研究,2003(3):105.
[5]赵方杜.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职业获得[J].中国青年研究,2009(4):84.
[6]张春泥,刘林平.网络的差异性和求职效果——农民工利用关系求职的效果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4):145.
[7]李树茁,杨绪松,任义科,等.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职业阶层和收入: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J].当代经济科学,2007(1):25-33.
[8]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