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采访“9·11”事件

2013-08-09 08:03:04
现代阅读 2013年8期
关键词:世贸中心朱利安演播室

2001年9月11日早晨,我正在家里,电视上放出了飞机撞向高楼的画面。我火速赶到办公室,彼得·詹宁斯已经开始了直播。对于荧幕上的彼得,我是他的忠实粉丝,但在演播室以外却不总是如此。电视上他是最优秀的记者之一,在公司里他却以坏脾气而著称,时常对其他记者发难,也包括我。他在“9·11”系列报道中表现出色,他没有离开演播室一步,不断主持着来自全国各地(确切说应当是世界各地)的采访和报道。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呛人的滚滚浓烟,从5英里外已成瓦砾的世贸中心飘来,一直飘到六十六街的ABC大道。我忙得忘了害怕,女儿小杰姬不停地从缅因州打电话给我,但是所有的电话线都占着,她就是打不进来。她终于联系到我之后,我告诉她我没事,然后这就成了两周内我唯一接过的私人电话。新闻部的人手全都用上了,我的任务是尽力采访每一位生还者,这很不容易,因为他们完全还没从极度惊骇中回过神来。

我采访到了“世界之窗”餐厅的老板和总厨,这家餐厅位于世贸中心北楼的106层和107层。在那里,有70多名员工和近90位客人失踪了。餐厅老板在哭泣,总厨也是。没人知道谁已经丧生,谁还能幸存。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被电话和照片淹没,餐厅里待过的人们的亲戚和朋友不断来询问着,希望有人看到他们生还。但悲惨的是,各方情况很快就证实了,那天早上在这间餐馆里的人们无一幸免。

袭击发生6天后,我采访了“9·11”事件的一位英雄:纽约市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那时已是深夜了,他累得精疲力竭。恐怖袭击发生以来,他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地视察消防队和警察局,探视太平间,慰问灾难现场的急救队员,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死亡人数,抚慰罹难者的家属。

市长下定决心要把这座城市恢复正常,鼓励纽约人重回正常生活,同时他也得尽力调整自己心中的苦痛。“你的感觉糟透了,你哭了出来,或是你想要哭出来,可是你得对自己说,我不能哭。我得想出办法鼓励人民,鼓励他们熬过这一切。”他说。如果说他在抚慰上百万的纽约市民的心,确切地说是全国人民的心,那么谁来抚慰他的心呢?

朱利安尼总结了“不列颠之战”(“二战”期间德军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袭——译者注)的经验,当年的伦敦人民经受住了“骇人的伤亡,骇人的损失”,从未屈服。他引用了丘吉尔的话:“勇气之所以被尊称为人类的首要美德,是因为它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

“9·11”事件一年后,我们播出了一集特别纪念节目《哀悼时刻》,讲述了一些那场灾难中丧生人们的遗孀和孩子的故事。这是在灾难发生后一年中陆陆续续拍摄的,拍摄地点是长岛的一间咨询中心,在那儿,医师们帮助受难者的家庭成员重建人生,其中不少还

是稚龄的孩子。倾听着那些经历,你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巨大的哀痛。有些年幼的孩子依然不肯相信爸爸不在了;经过一年的拒绝承认,很多遗孀才刚刚开始经历现实的创痛。一位年轻的寡妇这样说道:“我的一个朋友说,噢,我们想念你。我说,我也想念我自己,最近别来找我。”

我和其中一些人保持着联络,有少数人再婚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孩子们也恢复了,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孩子们的恢复能力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渐渐地,我和她们失去了联系。但是,当你曾参与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哪怕只是一小段时间,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他们打动。每当我采访那些经历劫难的人们时,我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些事件会影响你,会伴随着你。你并不是每天都会想起它,但它能让你学会感恩,庆幸你不曾经历这样的创痛;它也会让你变得敏锐,让你充分体会到他人所面对的坎坷人生。

(摘自重庆出版社《试镜人生芭芭拉——纵横美国半世纪的新闻第一夫人回忆录》 作者:[美]芭芭拉·沃尔特斯 译者:苏西)

猜你喜欢
世贸中心朱利安演播室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52
小屁孩日记
小屁孩日记19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54
他们这样上学
小学时代(2016年15期)2016-02-23 08:24:50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即将开放
世界建筑(2015年9期)2015-12-21 05:02:14
美国9·11事件后逾千人因吸入有毒物质患癌
科学家(2013年11期)2013-12-12 02:32:22
浅析青岛世界贸易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9·11”航拍照片曝光
环球时报(2010-02-12)2010-02-12 13: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