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马延吉,李荣梅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1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山东 德州 253055)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演进,产业集聚式发展特征更为明显[1-3]。近年来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的测度[4,5]、变化趋势[6]、影响因素[7,8]、国家及区域间比较[9,10]等方面,多是从宏观空间尺度揭示产业集聚的变化规律和形成机制,缺少微观尺度层面产业集聚现象和成因的研究。研究产业集聚在不同空间尺度的集聚模式有利于深化对产业集聚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把握产业集聚规律,也能够以实证方式充实国内外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长吉地区位于吉林省中部,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范围包括长春市和吉林市所辖全部县(市)。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长吉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区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抓住机遇,率先实现区域振兴,吉林省于2010年明确提出了长吉一体化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该区的产业集聚及其成因,一方面可以充实产业集聚的微观尺度研究,更好把握产业在较小地理区域特别是省域内经济联系密切区的集聚规律;另一方面这对于一体化发展导向下加快长吉地区产业融合、优化区域产业集聚、培育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用区位基尼系数测度两位数制造业在长吉地区的地理集聚水平,公式如下:
式中:Gi为区位基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1;sij和sik为产业i在区县j和k的就业比重;μ为产业在各区县比重的平均值;n为区县个数。产业在区县间分布越均衡,Gi越接近0,反之,Gi越接近1。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长吉地区的区域特点对区内产业集聚的影响;然后用回归分析方法测度长吉地区产业特性对该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在回归分析部分,构建了以下模型:
式中:Gi是因变量,Xi为区域产业特性影响因素,ε为误差干扰项。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8年吉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年鉴、2009年、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的统计年鉴以及2007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
图1 2008年长吉地区制造业就业分布Fig.1 The gross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Changchun-Jilin area in 2008
用2008年长吉地区各区县制造业就业人口数,绘制了长吉地区制造业就业分布图(图1)。该区制造业就业高度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长春和吉林的市辖区,两地集中了长吉地区73%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与周边地区相比,显示出对就业人口的高吸纳能力;两集聚中心周边,尤其是吉林市辖区周边没能形成与之相连的制造业就业的集中连片区,夹在两地之间的九台和永吉尤为明显。总体看,与全国和其他内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区域相似[10,11],长吉地区制造业就业也高度集聚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
长吉地区两位数制造业行业区位基尼系数如表1,其中半数以上的制造业行业Gi>0.5,说明多数行业在该区有较高的集聚水平,呈集聚分布。其中集聚水平最高的行业(Gi>0.75)有化学纤维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也表明产业集聚是长吉地区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表1 2008年长吉地区制造业行业区位基尼系数Table 1 The locational Gini coeffici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angchun-Jilin area in 2008
产业集聚特征:1)区内传统优势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以化学纤维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该区石化产业和汽车产业集聚水平高,两行业Gi>0.64。该特点与长吉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性质有关,该区汽车和石化产业的发展优势自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奠定,长春和吉林也分别以“汽车城”和“石化城”著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来,该区又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传统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发挥传统产业优势,追求规模经济,便于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协作,该区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仍主要聚集在绿园区等靠近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长春市辖区,石化产业也主要集聚在吉林市辖区。2)对资源依赖性强的行业在该区呈现出不同的集聚特点,依赖局地原料的行业集聚水平高,使用遍在原料的行业则较为分散。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Gi达0.80,主要集聚在金、铜、铁、镍、钨、钼等金属矿产资源(局地原料)丰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磐石市;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Gi为0.54,主要集聚在原料较为丰富的蛟河市、桦甸市;而使用区域遍在原料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则较为分散,Gi<0.50,在不少区县都有布局。3)进入门槛较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该区市场需求高、经济水平高和具有高素质劳动力的区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南关区、朝阳区和丰满区,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在宽城区、二道区和磐石市集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则主要集聚在长春市辖区内和吉林市的龙潭区。4)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不一。为平衡长春市辖区轻重工业比重,特别是男女职工比例,对劳动力需求量很大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高度集聚在长春市辖区;而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则分散在各区县。
(1)区域发展阶段。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均衡-‘核心-边缘’结构-再均衡”的变化过程;相应地,产业在空间上出现“分散-集聚-再分散”的布局变化。该理论能解释该区的产业集聚格局。图2是2000-2008年长吉地区经济结构演变,是按长吉地区人均GDP的1.5倍、1.0倍、0.5倍把各县市相对的划分为发达区、次发达区、欠发达区和落后区。2000-2008年长春和吉林的市辖区一直处于区域“核心”地位,而“边缘”县市的个数却在增加,且落后区“边缘”县市在向区域外围扩展,而次发达区和欠发达区在向“核心”长春市辖区靠近,这说明长吉地区仍处于极化主导阶段,相应的产业活动也主要在核心集聚。所以,区内制造业就业人口仍主要集聚在长春和吉林的市辖区(图1)。从行业集聚特征看,与长吉地区处于极化阶段相对应,半数以上行业在该区也有着较高的集聚水平,尤其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等只集聚在发展条件较好的市辖区。
图2 2000-2008年长吉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Fig.2 Evolution of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in Changchun-Jilin area during 2000-2008
(2)区域发展模式。路径依赖理论对区域发展轨迹有着强大的解释力[12]。该理论认为一种发展模式一旦在外部偶然因素的影响下被区域所采纳,区域就会沿着既定的路径发展下去,很难被其他发展模式替代。该理论可解释该区传统优势产业的高集聚水平。“一五”时期国家在该区大规模投资建设奠定了该区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发展基础,自此两产业一直保持着明显的发展优势。相应地,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仍集聚在区内两产业原发展地。
(3)区域资源条件。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一国或一个区域应密集地使用自身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以获得比较优势,生产这些商品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散或集中往往由区域丰富要素地理分布的分散或集中所决定。该学说可以解释该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金-资源密集型行业高集聚和食品制造业等使用遍在原料行业的广分散。
3.2.1 影响因素选择与模型构建 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往往由区域资源的地理分布所决定。实证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显著影响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13,14]。本文用资源投入强度(resource)和劳动力投入强度(lab)反映产业的要素投入强度。资源投入强度指农业投入、矿产资源投入和非矿产资源投入在行业总投入中的比重,根据2007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劳动力投入强度指某行业单位产值所需劳动力与长吉地区制造业整体单位产值所需劳动力之比。
新贸易理论认为,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中,生产者倾向于集中生产活动,以降低生产成本[15,16],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产业集聚呈正相关[17,18]。本文以企业的平均就业规模(size)度量行业内部规模经济,预期回归系数为正。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是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包括中间投入、劳动力共享及知识溢出,它们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19]。本文用产业联系(link)和知识溢出(ks)表征外部规模经济。产业联系用产业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和中间使用与总产出之比加和求平均得到[20]。R&D投入强度表征行业知识溢出,指某行业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预期二者的系数为正。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地理分布的影响显著[21]。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显著[22,23]。本文用fdi和export反映地区某行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二者分别指某行业中外资占实收资本的比重(fdi)及行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export)的比重,预期回归系数为正。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对资源、市场和劳动力等的竞争加剧。地方政府出于保障税收、财政收入、增加就业的需要,可能会采取措施保护本地企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间产业类型趋同,从而引起产业在地区间的分散[24,25]。本文选取利税率(tax,行业本年利税总额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和国有企业比重(state,行业中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重)反映地方保护的影响。预期两项的回归系数为负。
最后,国家或地区还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等来确定某阶段的重点产业而影响产业在区域间的分布格局。本文引入区域政策虚拟变量(industry)来度量行业受政策影响的状况,若某行业是吉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到的重点发展的行业则industry为1,否则为0。
以区位基尼系数作为因变量,测度上述因素对长吉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Gi取值在0~1之间,所以先对其进行对数变换,最终建立的模型如下:
式中:α为常数项,βi为各指标的系数,ε为误差干扰项。
3.2.2 结果分析 表2是回归分析结果。由于变量size与ks、fdi与export、tax与state相关性较高,为避免共线性问题,回归分析时只取三组因素中的一个进入模型;又因变量中只有size表征内部规模经济,而ks和link项同表征外部经济,所以size和ks组只列size的回归结果。本文也给出了只用长吉地区数据计算的各因素,剔除用吉林省数据代替的因素的回归结果。
表2 区域产业特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Table 2 Regression result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ttributes in Changchun-Jilin area
由表2可知,resource和lab系数多为负,但不显著,说明要素投入强度对长吉地区产业集聚影响不明显。size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企业规模越大的行业在长吉地区空间分布越集中,内部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区的产业集聚。link系数为正,且在剔除吉林省替代因素组显著为正,意味着产业联系越紧密,相关行业在地理布局上越集聚,说明外部经济对该区产业集聚有促进作用。fdi系数为负,不显著;export系数为正,不显著。说明经济全球化对长吉地区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和预期不符,与该区制造业整体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高有关。与预期及以往研究结果[25]不同的是,tax和state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受地方保护的行业在长吉地区集聚水平高。这一结果一方面因该区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高,国有企业多属规模大、效益好、利税率高的产业,在该区又是传统优势产业,故受地方扶持,在区内优势区县集聚发展;另一方面,也与本文所选的微观研究尺度有关,对某一行业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分散,而在某一区域则可能会集中于某一区县。industry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长吉地区受吉林省政策支持的行业在空间上更为集聚,区域产业政策有利于该区产业集聚。这一结果与预期及以往研究结果[20]也不同,这与吉林省产业发展导向有关。吉林省重点发展产业多为其传统优势产业,长吉地区是这些产业发展的优势区,所以吉林省制定的产业政策会进一步凸显该区发展这些产业的优势,使得产业政策更有利于该区的产业集聚。
(1)促进汽车和石化产业融合,推进长吉一体化。汽车和石化产业在该区有产业基础、地方和政策支持,产业集聚水平也高,但两产业间产业链条衔接不够,产业融合度不高。汽车产业链条涉及机械、石化等多个行业,化工材料能用于汽车的有橡胶、塑料、油品等9大类4 700多种[26]。“十二五”期间该区400万辆整车的产销目标也为两大产业融合提供了巨大空间。所以应积极培育汽车和石化产业间的“媒介”企业,鼓励汽车化工用品企业发展,实现两大产业衔接。以两大产业融合促进区内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长吉一体化。
(2)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区域资源优势产业。该区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和粮食资源为冶金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目前冶金工业集聚水平已较高,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依托磐石金属工业园区,加快产业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与区内机械、汽车产业链条的衔接。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是整合优势企业、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实现规模效益。
(3)提高产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集聚。该区产业集聚主要受规模经济、地方扶持、产业政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区内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所以应将产业发展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高产业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吸引战略投资者,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扩大工业产品出口,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以对外开放促进区域产业集聚。
[1] ADAMS S B.Growing where you are planted:Exogenous firms and the seeding of Silicon Valley[J].Research Policy,2011,40(3):368-379.
[2] 王承云.日本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4):387-396.
[3]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5.
[4] ELLISON G,GLAESER E L.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5] LAFOURCADE M,MION G.Concentration,agglomeration and the size of plant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1):46-68.
[6]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27.
[7] ALECKE B,ALSLEBEN C,SCHARR F,et al.Are there really high-tech clusters?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its determinant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0(1):19-42.
[8] WEN M.Re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J].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1):329-347.
[9]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103-114.
[10] 贺灿飞,朱晟君.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研究——江苏与安徽省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15-721.
[11] 贺灿飞,潘峰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成因与趋势[J].南方经济,2011(6):38-52.
[12]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等.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研究——以北京石景山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6):55-60.
[13] 路征,邓翔.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Rybczynski方程矩阵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9):162-167.
[14] 刘修岩,何玉梅.集聚经济、要素禀赋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3):10-19.
[15] KRUGMAN 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16] 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17] BRÜLHART M.Economic geography,industry location and trade:The evidence[J].The World Economy,1998,21(6):775-801.
[18] KIM Y,BARKLEY D L,HENRY M S.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linked to establishment concentrations in non-metropolitan areas[J].Regional Science,2000,40(2):231-259.
[19] ELLISION G,GLAESER E L,KERR W R.What causes industry agglomeration?Evidence from coagglomeration patter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3):1195-1213.
[20] 贺灿飞,朱彦刚,朱晟君.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J].地理学报,2010,65(10):1218-1228.
[21] 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3):315-319.
[22] 李国平,孙铁山,卢明华.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03,58(6):927-936.
[23] GE Y.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J].World Development,2009,37(3):550-559.
[24] LU J Y,TAO Z G.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Urban Economics,2009,65(2):167-180.
[25]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29-40.
[26] 毕玮琳.为汽车石化产业“做媒”[N].吉林日报,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