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怎样影响近代华北的社会经济

2013-08-04 07:23丁芮
博览群书 2013年3期
关键词:市镇华北铁路

○丁芮

《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熊亚平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版,29.00元。

华北地区是近代中国最早拥有自建铁路的地区,1881年建成通车的唐(山)胥(各庄)铁路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此后,随着京奉、京汉、正太、胶济、京绥诸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到1937年前,华北地区成为仅次于东北的铁路通车里程数最多的地区,铁路由此成为影响华北区域社会变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何汉威、宓汝成、张瑞德、刘克祥等学者分别就铁路与华北区域社会变迁的关系展开论述,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熊亚平的著作《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紧扣“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主题,从铁路与近代工矿业的起步、城乡市场体系的重构、产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的变动、市镇的发展及城乡经济关系的演变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1880—1937年期间铁路对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主要贡献

简要概括起来,这本书在内容方面有四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将各大工矿企业自己修建的、作为企业正常运转的一个必要环节的铁路支线或轻便铁路纳入考察范围,从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直接作用与间接影响两个层面,论述铁路与近代煤矿发展间的关系。李鸿章等人呈请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方便开平矿务局煤炭外运,此后京奉、京汉、京绥、胶济等路亦以运输沿线煤产为重要任务,对此前人已有较多论述。该书则将重点放在从各个具体环节上论述铁路对煤矿发展的影响:(1)铁路对煤炭生产的影响,体现在铁路支线和轻便铁路将煤炭从矿场运至京奉、京汉等铁路干线沿线车站,以及铁路对煤矿生产所需的木料的运输等。(2)铁路对煤炭运输的影响,体现在铁路对煤炭的运输量及煤运在铁路货运中所占的比例等。(3)铁路对各矿煤炭销售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路机车、机厂锅炉、铁路员工消费的煤炭,多由各大煤矿提供;二是石家庄、道口、郑州、新乡、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消费的煤炭,多由铁路运来。作者对与此相关的铁路附属企业的创立及发展亦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第二,重点考察铁路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变迁是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但先前研究对此涉及较少,因此考察铁路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是极为必要的。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铁路与新职业群体的兴起之间的关系;铁路与社会组织演变之间的关系。就前一方面而言,以档案及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铁路工人、煤矿工人与各类商人为主体的新职业群体的人数、分布及其与铁路之间关系的考察,认为随着铁路的修建及近代工矿业与商业的发展,各类新职业群体开始在铁路沿线部分乡村地区兴起,其中铁路工人、煤矿工人及转运商煤商等群体与铁路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这些新职业群体的兴起,加快了铁路沿线部分村庄和市镇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其居民职业的非农化和多样化。就后一方面而言,以受铁路影响较大的工会与商会两类社会组织为例,考察了铁路与社会组织演变间的关系,认为工会中的铁路工会与各产业工会、商会中的市镇商会形成与演变,均与铁路运输有密切关系。这些社会组织在铁路影响下的形成与演变,促进了乡村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和近代化。

第三,重点考察铁路与市镇发展之间的关系。铁路影响下的市镇发展,是华北乡村社会变迁中极为重要的现象,先前研究已有涉及,但失之简略。市镇研究成为乡村社会变迁乃至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鉴于此,该书对此作了重点论述,多有新意。作者将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分为传统市镇和新兴市镇两类,分别从工商业发展、人口增长与街市扩展三方面,考察了铁路对市镇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熊著还借鉴已有研究中关于“城市形态”概念的界定,对“市镇形态”的概念作出具体阐释,进而分别论述铁路与市镇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典型市镇的名称,将其归结为驻马店模式、唐山模式、石家庄模式和秦皇岛模式,并创造性地对这四种市镇模式进行分析。对铁路与市镇发展之间关系的考察,特别是对市镇形态四种模式的形成原因、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总结,成为该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对于深化近代华北市镇研究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第四,考察铁路与城乡经济关系演变之间的关系。随着工矿业、工商业的发展,城乡市场体系的重构,特别是市镇的发展,城乡关系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城乡关系变更亦成为乡村社会变迁的应有之义。该书以城乡经济关系中的城乡工农业分工及人口迁移和职业转换为重点,分别从市镇成长中的城乡经济关系、内陆传统城市形态演变中的城乡关系、沿海港口城市腹地拓展中的城乡经济关系等三方面,考察铁路与城乡经济关系演变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归纳出三种城乡结构模式的特点以后,作者强调了铁路运输在华北地区兴起并形成运输网络后,铁路车站的流通枢纽作用、铁路的向后连锁影响以及适于中长途运输等种种优势在促进新兴城市兴起、推动内陆传统城市形态演变、加快沿海城市腹地拓展、引起城乡经济关系剧烈变动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总体上的渐次推进与铁路沿线地区优先发展的对立统一,成为铁路开通后华北地区社会由传统向近代演变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之一。

该书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重要贡献,除了作者扎实的史料功夫外,也与其对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借鉴有关。如对交通社会学中关于矿山社区与交通社区理论的借鉴,对“城市形态”概念的借鉴等,均使该书增色不少。

一些改进意见

该书亦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下面略陈管见。

首先,过于注意“铁路与社会变迁”,未能解决某种程度上的“铁路决定论”危险。对此,作者实际上是早有意识并做了某些努力的,但似乎效果不够明显。他在绪论中自白:“从铁路影响的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变迁,固然可以收到视角新颖之效。但其本身便蕴含着走向‘铁路决定论’的危险。”为了避免夸大铁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作者在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史料运用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不可否认,这些努力取得了相当成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似乎并不容易。在此,我建议作者适当地转换研究视角,似乎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由于研究主题的限制,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明确转换研究视角的意图,但在其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却能看到这方面的努力,诸如《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初探1904—1937》(《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近代华北铁路沿线乡村地区人口的社会流动(1905—1937)》(《学术研究》2012年第7期)等。如果能将视角由“铁路与社会变迁”转变为“铁路沿线地区的社会变迁”,虽然并未改变“铁路的影响”这个论述重点,但却大大减少了在论述内容及史料运用等方面的限制,无疑有助于更客观地评价铁路在华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地位。

其次,对华北区域内的地区差异与铁路影响之间的关系未能细致分析。对于华北地区的内部差异,作者实际上是有所意识的,但并未能够将其与铁路之间的关系分别论述,贯彻始终。作者在绪论中说:“即使以上述六省为限,华北地区的范围仍然十分辽阔,各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书又将其划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和山区三个亚区。”作者的这一构想,只在第一章中得到落实,其后各章中并未体现。这就或多或少掩盖了铁路在影响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和山区三个亚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差异。当然,这一差异的展现,有赖于更多史料的发掘和运用,希望今后能够看到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作者虽然提出利用地图直观明了的特点来揭示铁路与市镇发展间的关系,但在书中并未向读者展示其所利用的地图,而多以文字描述这就难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空间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最后,对于其他一些结构安排上的问题,我也提出一些供作者参考的意见。作者出于史料收集的困难与避免“铁路决定论”的意图,将铁路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容排除在外,使“社会变迁”的内容有所缺失,如果能比较明确地把论题限定在“社会经济变迁”范围内,则更能名副其实另外,关于市镇发展的内容,实际被分割于多个章节,难免有重复之感。

猜你喜欢
市镇华北铁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张文众 博士 华北科技学院研究员
化妆的感受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的市场网络
黄瑜航??《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