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试飞站员工 刘一夫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一夫,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试飞站员工。
罗总常说:“工人是企业价值的直接创造者。”在他心里,不仅装着多种型号飞机,还装着我们生产一线员工。他就关心员工、保障员工利益作出硬性规定,建立了一套制度,一项一项地督促落实。我先说一个“暖腰宝”和行军床的故事。
我们试飞站是飞机研制最后一道工序,每架飞机都要在这里试飞成功后交付使用。每到年底,试飞特别集中。数九寒天,空旷的机场跑道上冰冷刺骨。我们机务人员属于特殊工种,不能穿得太厚,更不能穿棉大衣,因为要随时跟踪调试飞机,穿厚了不方便操作,也容易出事故。
罗总到试飞站指挥新机试飞时,看到我们套着单薄的机务马甲站在寒风中,就说:“这么冷,他们的衣服能不能再加厚点?想点什么办法,别叫他们冻着!”有人提到“暖腰宝”,可以充电,又很轻便。罗总说:“马上买,每人配一个。”他还决定,调两辆空调大客车到试飞线上,让我们轮流上车避风取暖。我们戴着“暖腰宝”坐在大客车里,想到罗总指挥试飞那么紧张,还那么关心体贴我们,真是身上暖,心里更暖。
罗总说,“对特殊工种,一定要特殊关心、特殊照顾”。装配工人天天钻在飞机内部操作,空间狭窄,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很容易得腰脱。罗总让管理部门给装配工人都配上了防腰脱的护腰带,并作为一项劳保制度执行。按罗总的要求,热处理工配上了防高温辐射的面镜,喷漆工配上了防静电辐射的纯棉工作服。东西虽然不大,但充分体现着罗总对我们一线员工细致入微的关怀。如今,只要看到这些劳保用品,沈飞员工就会想起我们的罗总!
在一个重点机型研制的关键阶段,新机试制部很多员工都在生产线上没日没夜地干,到了后半夜,就在地上铺个垫子,找把椅子,对付着睡一觉。罗总在现场了解到这个情况,马上掏出电话,安排人去买行军床。当天夜里,大干现场就支起了30张行军床,床上还有被褥、枕头,大干的员工睡上了踏实觉。
罗总想方设法让一线员工睡好觉,可他自己呢?我们再怎么大干,总有间歇休整的时候,而他是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大干啊!忙到后半夜,他就靠着沙发睡,趴在桌上睡。大家都知道,罗总办公室里没有床,哪怕是一张简单的行军床!
再说说小咸菜和大食堂的故事。2012年6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钟,罗总刚出差回来,直接从机场赶到新机试制部加班大干现场。他走到员工小胡跟前,微笑着说:“小伙子辛苦了,能挺住吗?”小胡干脆地回答:“能挺住。”罗总笑了,又关切地询问伙食情况。接着,罗总又到了部装生产现场,正赶上员工们在吃夜宵。罗总坐在员工中间,问大家加班饭合不合口味?他听了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嘱咐后勤部门的领导说:“一线工人很累、很辛苦,我们可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吃得有营养、有滋味,再多买点能下饭的小咸菜!”按照罗总的安排,大干晚餐更加讲究营养搭配,并经常变换花样,各种风味的小咸菜、辣酱、饼干、咖啡、牛奶,都成了我们大干员工的夜宵。
沈飞原有的员工食堂,满足不了公司员工用餐需要,不少人中午到厂外买盒饭,罗总看在眼里,很着急,提出要新建一个大的员工食堂。由于资金紧张,这件事两年没安排上。2012年年初,罗总说,“不能再等了,员工吃饭是大事,一定要优先考虑”。他和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挤出资金来,开建员工新食堂。新食堂设计7000平方米,三层大楼能同时容纳2000多人就餐,位置也选得好,使多数员工就近就餐。眼看我们就要在宽敞明亮的新食堂里用餐了,可罗总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几年生产任务重,罗总说,“越是大干越不能忽视了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这就有了员工体检的故事。
过去,在我们沈飞公司,除了特殊工种,30岁以下的员工不安排体检,30岁到45岁5年体检一次,45岁以上3年一次。罗总让工会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研究,扩大员工体检范围,缩短体检间隔。从2011年开始,40岁以上员工两年体检一次,40岁以下3年体检一次。去年,沈飞员工就有6000多人参加了体检。
2011年夏天,罗总在大干现场注意到一名员工显得很疲惫,就仔细询问是没休息好,还是哪不舒服,叮嘱那位员工:“千万别等别拖,小病要及时治疗,大病要早点预防。”过后,罗总安排人联系大医院,请医生每周二上午到各个生产现场,为大干的工人检查身体,量血压,做心电图,随时监测大干员工的身体状况。从此,沈飞员工体检不仅有“年检”,还有了“周检”。罗总还请来心血管病专家,给员工讲解心脏病等疾病的预防知识。请来心理健康专家给员工作心理辅导,特别要求公司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去听。
罗总每次见面都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可他对自己的身体却太不注意了。他去世后,我们才知道,因为忙工作,下半年那次体检他一直没去,健康讲座也没听过。
我们的罗总还积极帮助员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温暖着每个员工的心。我们试飞站和总装厂员工在大干的时候,天天吃住在厂里,很长时间不回家。因为保密的原因,又不能详细地告诉家里我们在干什么。罗总说,“要给家属写感谢信,由我签名,送到员工家,让家属知道我们是在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并感谢家属们的理解和支持”。于是,公司党委写好感谢信,由分厂工会主席一家一家送到员工家属手中。家属们接到感谢信,都理解了自己的亲人,表示一定要处理好家里的事情,支持员工投入到大干中去。后来,沈飞员工把送感谢信的专车称为“罗总送信专列”。
这些年来,我们的工资收入和各种福利待遇一直是只升不降。每次签订集体合同,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险和福利、女职工特殊保护、技能培训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条款,罗总都与职工代表反复商议,广泛征求意见,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罗总特别关注对特困职工家庭的帮扶。从2011年起,企业帮扶救助基金由原来的每年总额300万元增加到450万元。有一位老职工患病17年了,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儿子患有先天性智障。罗总把这位职工作为自己的重点联系帮扶对象,协调有关部门,录用这位职工的妻子作临时工,智障的儿子在公司做绿化工作,每月有稳定收入。这位职工的妻子每当说起罗总对她一家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激动不已。听说罗总去世,她流着眼泪找到分厂领导,要求参加吊唁,并代表全家参加了罗总追悼大会。
2012年11月25日下午,沈飞员工聚集在厂区,迎接罗总回家。晚上9点多钟,罗总的灵车缓缓驶入厂区。道路两旁,上万名沈飞员工和家属在零下十几度严寒中肃立;试飞机场跑道两侧,近千辆员工的汽车整齐排列,同时打开大灯,照亮我们罗总回家的路。
罗总,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更加努力拼搏,坚决完成生产任务,更好地担当起航空报国的责任,让更多的中国战鹰飞上蓝天,飞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