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月 (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 江苏 沛县 221600)
诗歌教学是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探究过程。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正是对这一教学过程的直接检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中俯拾即是的意象,高妙多彩的意境,以及景和境得完美结合表现出诗人的万种情感……璀璨夺目,光华四射的诗词让语文真正的诗意起来,而如何让学生深入领会表现人丰富情感的意象和作者所营造的意境又是教学棘手的问题,所以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意象是诗作中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是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 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诗歌是诗人的心灵之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解读诗歌的关键,而诗人常常寄情山水,将心灵之语影射于外在景物。抓住典型意象,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候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点明时令,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写行者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推想到局者也一定相同,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痛心流泪,写“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一写想象,一写事实。虚实相生,因为景的扩大而增加了情的容量,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更是将情景融成一体,在想象中更近一层,斜阳已远,而芳草更在斜阳外;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就更其令人不能为怀。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独特的思维本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还能改变客观世界。所以对意境的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悟化,是分析主旨的关键所在,所以,读诗必先读懂意象。让学生首先了解诗词中具体物象的特点,进而对意象进行情感体验,就成了把握这首诗词的情感意蕴、进行审美感受的关键所在。
中国古典诗歌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的排列中多地意象来表情达意.古诗词意象之间看似孤立,实际上,诗词中的一切意象都凝附于审美主体的情意这个轴心,因此在鉴赏时,我们应抓住这条“意的纽带”。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通过一组细微渺小得细草、微风、岸、危樯和一组雄浑阔大的舟,星、平野、月、江流等意象, 对景物组合进行远近、高低、动静的立体描述,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阔大和渺小的景物中,作者所隐藏的一份悲情,更振奋人心,诗人将这份个人悲情放于巧妙的组合中从而使他摆脱了孱弱与单薄,走向了深厚与沉重。因此,很多人都被震撼,苦闷是一种小我的悲情,但生命的渺小感,孤独感,却是我们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排列十种意象,前九个可以自然的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下及上排列组合:藤缠老树,树上落鸦。第二组由近及远:桥、水、水旁人家。第三组从远方到目前:古驿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使诗歌的凄凉和孤寂感觉扑面而来,由于“西风”介入,角度发生了变换,意象具有了很强的跳跃感,打这种跳跃感仍任是有限制的,“夕阳西下”,使大背景全出,九个意象统统得涵盖在其中,一时多空的场景,使得老树到流水,古道和夕阳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展,这些意象既承载着断肠人的真实生活环境,又是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凄的载体。学生阅读后抓住意象类凄凉之景,一类温馨之象,景中含情,情景妙合,构成凄凉悲苦的意境。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是意象的作用。
对于古诗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意象,在教学中应加以区别分析。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其意象的组合是一种超时空的组合。对“锦瑟”这一类内涵较为含糊的意象进行解读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的解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潜读中产生自我的理解,通过意象,进而探究作者寄寓在诗作中的情感。在出现内涵不同的同一意象的解读,更应特别鼓励学生,使他们在正确把握诗词意象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思想情感去融入诗人的情感,进行自我审美体验。只要可以自圆其说,就是学生思考得成果。。鉴赏诗词,从整体上去把握诗中意象群的情韵、意蕴,透过鲜明的意象,利用好特殊的意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品位和人格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诗歌教学,需要摒弃流弊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作为教师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近古诗人,尝试从文化的视角,来学习古诗文,使学生爱上诗歌,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1]施春晖,汤苗苗.论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
[2]叶嘉莹.《古典诗词讲演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