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新乡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莫扎特效应”源于上世纪末,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弗朗西斯·劳舍尔(Frances H.Rauscher)和戈登·肖博士(Gordon Shaw)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36名大学生分为三组,将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为其播放莫扎特的作品《D大调钢琴二重奏》(K448),而后对三组学生进行了模式分析、图形推理和剪折纸三项测试,并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智商比两个对照组的智商高出了8至9分,且持续了10到15分钟。劳舍尔等人在1993年的《Nature》上发表相关文章,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二者可以反应在共同的神经机制上。
劳舍尔等人的理论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轰动,社会各界对其表现出了异常的关注。随着宣传的不断扩大,“聆听莫扎特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的论断被夸大为“莫扎特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智商”,并被取名为“莫扎特效应”。随后“莫扎特效应”被敏锐的商人们嗅到了商机,于是商家纷纷炒作,夸大宣传,将宣传主体设定为儿童,开发出了一些列与之相关的产品,将“莫扎特效应”推向了极致。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政府的积极响应,美国佛罗里达州要求州立幼儿园定时播放古典音乐,而佐治亚州更是由政府出资向新生儿家长派发古典音乐光盘以提高孩子的智商。自此“莫扎特效应”已不仅仅是一项理论研究结果,更成为了席卷世界的时尚名词。
自“莫扎特效应”诞生之日起,就不断传来对其质疑的声音。同样是在《Nature》上,1999年刊登了两篇与劳舍尔的理论针锋相对的文章,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相同的实验无法得出与劳舍尔相同的结果;还有一些学者就“莫扎特效应”的适用群体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选取了41位学前儿童,在其聆听音乐后进行“纸上迷宫测试”,结果显示聆听音乐前后未见显著差异,可见商家所谓“开启儿童心灵”“让孩子变聪明”等以儿童作为主体的宣传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德国联邦政府研究部还专门组织了包括神经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在内的9位音乐素养极高的科学家对“莫扎特效应”进行专项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听音乐与智商的提高并无必然的联系,不过专家还指出音乐训练是否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商仍需进一步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音乐训练即使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也绝不会像商家所宣称的那样使儿童变成天才。劳舍尔本人也曾在1999年的《Nature》发表文章回应质疑的声音,并列举出了一系列支持例证,不过这些支持材料绝大多数都出自其自己或相关的研究小组,说服力有限。
关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还在继续,争论的声音从未停止过。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莫扎特效应”并非广泛的存在,而是在某种特定时间或空间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应属个别现象,而商界对“莫扎特效应”的宣传炒作是过分夸大且缺乏科学依据的,应当理性对待。
“莫扎特效应”受追捧反映了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功利性,是“重智育,轻美育”观念的集中体现。音乐本身的功能是陶冶情操,但这不足以被多数家长所重视;而当音乐被冠以开发智力的的功能后,家长们趋之若鹜对其倍加推崇。多数家长会关注孩子的课业成绩,而鲜有人论及孩子的审美体会与情感体验,更为尴尬的是有些家长会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让其听音乐,不管孩子喜欢与否,也根本不明白孩子听的是什么。这样一种出于功利性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导致美育的缺失。一味功利性地对孩子实施教育,忽视孩子的天性发展,轻视审美教育只会培养出没有灵性、缺乏创造力的个体。
音乐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目标和价值体系。如果从“莫扎特效应”出发,音乐学将失去自身的学科价值,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音乐是一门人文艺术,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就如同语言、宗教一样重要;“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音乐性行为、思维、情感是人类交往、表达、批判和影响他们的文化语境的重要方式”。而“莫扎特效应”是对音乐学科漠视,无助于音乐学科的发展。
随着对“莫扎特效应”的持续研究,质疑的的声音不断,人们渐渐对其停止了追捧,“莫扎特效应”卸下了光环,结束了作为一代“神话”的历史。然而“莫扎特效应”的影响并未结束,而是转型进入了“后‘莫扎特效应’时代”,这个时期人们固然认识到了“莫扎特效应”的不确定性,但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更多变相的“莫扎特效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很多商家又重新贴出了“音乐造就天才”“开发右脑”“全能全脑教育音乐”等标签兜售商品。某公司的一套古典音乐CD宣称可以用来“开发大脑、激发潜能、协调身心”,不仅可以使婴幼儿甜美可爱、健康活泼、性情温和,也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提高智力、抵御疾病,还可以使老人减缓脑功能衰退,此款产品带有极强的“莫扎特效应”倾向性,在市场上热销,甚至受到了很多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者家长的追捧。还有一些商品也纷纷打上“益智”“启赋”的标签,如“益智食品”“益智玩具”“益智书籍”等等。这些商品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但商家最终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无一例外地进行夸大宣传,过分的强调其产品的益智性。
后“莫扎特效应”时代反映了中国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过度的关注,正是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渴望,才促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教育孩子,摆脱功利性的教育理念,顺应孩子的天性,合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科学选择辅助教育的产品,智育美育相结合,使孩子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1]Rauscher F,Shaw G,Ky C.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Nature,1993,365:611;
[2]McKelvie P,Low J.Listening to Mozart does not improve children’s spatial ability: Final curtains for the Mozart effect.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20):241-258;
[3]韩恬恬,还儿童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莫扎特效应”终结期对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09):36-40;
[4]覃江梅,“莫扎特效应”的“效应”局限——兼论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J].教育学报,2007(0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