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认知、政企互动与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2013-07-23 11:09:08林敏娟
统计与决策 2013年6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次数因子

林敏娟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0 引言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过程中,政府、学界都大力倡导多主体的参与,其中,吸纳和利用民营资本、动员民营企业参与的呼声较高,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国内外关于政企关系的讨论也为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研究情境。

本文选取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数量庞大的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总体特征,并从企业认知、政企互动等角度探讨影响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种因素。此外,在着眼于民营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激励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1 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统计分析

1.1 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

问卷具体项目的设立主要从民企参与实践、参与意愿、企业认知、政企互动和政府支持等角度进行考察,力求测量出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情况以及影响民营企业参与的因素。问卷采用“选择式封闭型问题”和“利克特五级量表”的组合方式进行测量,除了设置被试企业的基本信息,还加入了企业代表的基本信息,将根据需要进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的分析。问卷正式分发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回收率达到61.2%。

在306家被调查企业中,各种类型的企业均有所分布,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一半以上;大型企业(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数量有限,占比16.3%,10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累计比率为83.7%,规模结构总体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从行业分布来看,呈现出以制造业为主其他行业均有所涉及的特征,其中制造业占53.6%;10年及10年以下的企业占61.3%;从地区分布来看,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等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占比70%以上。可见,样本在企业类型、规模、所属行业、成立年限和地域分布方面的属性,基本上可以代表浙江民营企业的特征。

1.2 民营企业公共文化服务概况

(1)服务项目与次数。从调查结果看,在306个有效观测中,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都有所涉及,一共被选择了402次,其中“文化活动举办”为110次,占总次数的27.4%,占被调查者有效数的35.5%,成为提供最多的项目。“文化资源和遗产保护”为6次,占1.5%左右,是提供较少的项目之一。有超过1/3的民营企业(36.9%)参与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63.1%的民营企业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近三年每家企业的平均参与次数不足1次,化为年参与次数,仅为0.3次左右,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民营企业总体参与程度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问卷限定了“近三年”这一参与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提供者的实际参与次数。

(2)参与形式。在有参与经历的企业中,“捐助或赞助”被选次数最多,有90家民营企业以该种方式参与过公共文化服务,占比29.4%;其次为“与政府合作供给”和“企业自己兴办”,约为企业数的20%;选择次数最少的是“承包经营”,仅有3.9%的企业以该种形式提供过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民营企业对公共文化服务实际参与形式的选择顺序分别为捐助、政企合作、企业自办和承包经营,参与形式意愿的测试却反映出民营企业多样化的诉求。在289个有效观测中(缺失值17),各种参与形式一共被选496次,其中有59.5%的企业选择以企业文化建设带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占总次数的比重为34.7%,其他形式偏好依次为与政府合办公共文化项目、技术参与、捐钱、成立文化基金会和单独供给。上述偏好次序体现了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希望在合作中寻求与政府的紧密联系并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

(3)资金来源。无论民营企业以何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有偿服务所得”、“政府采购或补贴”、“企业自有资金积累”和“向员工筹集”等各项资金来源都有被选择,累计被选340次。调查也发现,在279个有效观测中(缺失值27),总次数的74.7%为企业自有积累性资金,涉及90%以上的企业,其他资金来源的优序分别为“有偿服务所得”、“政府采购或补贴”和“向员工筹集”,来源相对集中。如将340的总次数加以平均,各家企业的资金来源均数为1.22种,实际选择相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

(4)服务动机。从服务动机的正向调查结果看,在291个有效观测中(缺失值15),有51.5%的企业将“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直接的首要目标,有7.6%的企业是为了“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利他性的参与原因和目标,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帮助公众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条件”的比例共达40.9%。从服务动机的反向调查结果看,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偏好直接的经济回报,有8.5%的企业态度冷淡,14.7%的企业可能有一定的参与意愿,但最后导致积极性降低的原因则是认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门槛太高、限制太多,21.9%的企业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本不知晓、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参与的热情了。总体而言,反向调查的结果与正向调查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企业看重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产生的利益回报,而其他因素又可能同时影响甚至冲击着其最终的行动。

(5)参与主动性。参与主动性的测量既体现了民营企业的参与意愿,也反映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企关系。在302个有效观测中(缺失值4),大部分企业(66.9%)关注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认为当前民营企业是在政府鼓励、引导下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持主动的“自发参与”和强制的“无奈参与”观点的比重大体相当,为16%左右。如果说政府的鼓励引导措施确实能够对民营企业的参与行为产生激励的话,那么这样一种相对中性和缓和的认识一方面表明民营企业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另一方面则预示着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还有不少的改进空间。

1.3 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因素

民营企业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内容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参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14个测量题目的平均分值为3.64,介于“说不准”和“比较同意”之间,偏向于“同意”。为进一步了解企业认知度的具体情况,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涉的14个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因素。测量民营企业认知度的整体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为0.867,KMO系数为0.862,Bartlett球度检验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总体而言,测量量表是可信的。经测算,大于1的特征根共有3个,因此提取3个共同因子。3个共同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1.397%,累计贡献率达到了61.397%。将因子载荷矩阵经过旋转之后,变量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见表1)。提取的三个因子大体归为“企业认知因子”、“政府支持因子”和“其它因子”,构成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三大影响因素。

“企业认知因子”包括民营企业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积极的作用(1-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1-2)、民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需要加强(1-8)、民营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十分重要的力量(1-3)、民营企业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作用(1-10)、民营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1-6)。

“政府支持因子”包括政府出台了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性政策(1-12)、政府兑现了民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种扶持优惠承诺(1-13)、政府非常重视并信任民营企业的参与(1-11)、我们对政府充满了信任(1-14)。

“其它因子”包括现有的参与途径能够满足我们的参与需求(1-7)、我们对企业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相关政策非常了解(1-9)、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很了解(1-1)、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民营企业/企业家的必须行为(1-4)。

表1 民营企业认知量表的因素分析摘要表

2 研究发现

在对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面上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民营企业的参与在内容、形式、资金来源、动力机制等方面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服务内容丰富但总体参与程度有限。民营企业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资源和遗产保护以及文化理念塑造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总体参与程度有限。(2)参与形式多样体现多角色扮演。民营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供给、捐助或赞助、企业自己兴办以及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现了多种角色的扮演。(3)资金来源的可选多样性与实选单一性并存。可供民营企业选择的服务资金来源为有偿服务补偿、企业自有资金或者向其它主体筹集等多种,但实际使用的资金来源则为1.22种,多数集中在企业自有积累性基金,相对单一。(4)利益主导下的复杂化动力机制。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有利己性的动机,也包含利他行动机,但前者占比较大。(5)政府引导下的参与主动性。大部分民营企业是在政府的引导、激励下才加入公共文化服务行列,自发参与明显不足。

对于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统计分析的结果初步进行了框定,大致可从企业认知、政企互动与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进行探索。考虑到封闭式选择问卷中的大部分变量为定性变量,以实际的参与次数和后续的参与意愿衡量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程度有其必要性。此处分别以参与次数为因变量,以企业认知度各因素为自变量,同时加入企业规模和企业成立时间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见表2),更加深入地挖掘与发现影响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因素。

表2 影响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次数的回归模型

从对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频次的影响来看,作为控制变量的企业规模和企业成立时间中,前者对因变量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且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其值高达0.326,是所有预测变量中影响最大的。这表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和条件可能越充分,参与次数也就越多。然而,民营企业态度与认知的三个因素对应变量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相对而言,“政府支持因子”具有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且标准回归系数为正值。可见,当企业较为认同政府的各项支持性措施时,就越有可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认知因子”和“其他因子”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是负值。如果将这两个因子各自作为预测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预测参与次数的话,前者的回归系数为正(0.011),后者仍为负(-0.025)。可见,正是多变量的作用,“企业认知因子”的最终影响才为负。造成这种似乎有悖常理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调查中有63.1%的企业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有73.2%的企业近三年没有提供过一次公共文化服务。

从对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来看,作为控制变量的企业规模和企业成立时间对因变量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民营企业态度与认知的三个因素与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随着认知程度的提高,参与意愿也将更加强烈(见表3-模型一)。在测量的三个因子中,“其他因子”对企业参与意愿的影响没有统计显著性,而“企业认知因子”和“政府支持因子”对因变量的影响不仅具有统计显著性,而且0.542的标准回归系数表明“企业认知因子”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支持因子”(0.291);最后是“其他因子”(0.028)。可见,企业自身仍是企业行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表3 影响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意愿的回归模型

此外,文章还选取“企业管理者的政治面貌”、“参政议政情况”、“角色实现离不开政府作用”、“政府非常重视并信任民营企业参与”、“民营企业对政府充满了信任”五个变量组合成“政企互动”因素,据此考察对民营企业参与意愿的影响(见表3-模型二)。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政治面貌和参政议政两大背景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然而,负值的回归系数恰恰说明了企业管理者的政治关联与政治纽带对他们所在企业的参与意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为问卷设计中,政治身份的赋值大于无政治身份者。其他三个因素均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从标准回归系数来看,“民营企业对政府充满信任”影响最大(0.500);其次是“民营企业角色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作用”(0.121);最后是“政府重视并信任民营企业”(0.012)。可见,民营企业对政府的认可程度越高,双方互信程度越强,民营企业就越有可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3 结论与启示

对于浙江这一特定区域的考察呈现了现阶段民营企业企业参与的总体特征,以利益为主导的民营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日益活跃于公共文化服务舞台,但仍有参与空间。民营企业的认知程度与企业参与行为和意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把这种认知置于政企互动与互信的情境之下,其积极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强化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改进服务绩效提供了启示。

(1)充分认识中小民营企业居多的实际,激发参与积极性。企业规模与民营企业参与频次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浙江乃至全国,民营企业的规模结构仍是中小企业占比居多。由此,需创造条件激发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参与热情,把它们吸收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来。

(2)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利益导向的实际,吸收合理动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否有参与的激励,涉及多重动机。哪怕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也包含经济动力、制度动力与道德动力等复杂动力。民营企业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了不同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及其结合程度。可以预见,相比国有企业的“国字头”,公民个人的“志愿性”和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民营企业的利益导向特征更为明显。因此,要处理好利用民资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理性对待民营企业的利益动机,吸收合理动机,使其行为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3)充分认识企业认知重要性的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当民营企业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问题认识越积极,其参与意愿和可能性就越强。由此,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民营企业参与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民营企业的认知度。

(4)充分认识强政府依赖的实际,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无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如何多元,政府作用都非常重要。认识到强政府依赖的特殊性,就可明确激发民营企业积极性的主体之一便是政府。在公共财政资金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情况下,需要引入民资,在缺乏其它有利条件的情况下,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是较好的选择。

[1]Peter M.McIsaac.Public-Private Support of the Arts and German Cultural Policy:the Case of Wilhelm Bod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7,(4).

[2]Schwartz M.S.,Carroll A.B.Corport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three Domain Approach[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03,(4).

[3]毛寿龙.公益物品供给中的热点问题:理论、现实及其政策逻辑[J].行政论坛,2008,(3).

[4]陆铭等.政企纽带:民营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次数因子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3 07:16:02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中等数学(2020年1期)2020-08-24 07:57:4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依据“次数”求概率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