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山 游 庆
2006年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其核心在于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地缩小城乡差别,构建推动我国农村实现全方位提高的发展新体系。农村体育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只有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才是实现我国农村全方位提高的关键。本课题以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对农村体育特点与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为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新农村体育”是针对以往农村体育的改造、开拓与发展的体育,也是对以往农村体育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它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民为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农闲或劳作休息时所开展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体育娱乐活动。它也是以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体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体育价值的观点和信念,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而且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人们对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认识程度将决定着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生活的逐步提高和闲暇时间的逐步增多,为培养人们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念提供了条件。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的体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健身、健心、乐群等多元化的倾向,表现出了多元化之特点。这种多元化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实现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最终将促进新农村体育的发展。
近年来,农村物质条件的好转,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农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但由于各地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经济收入、社会习俗等的不同,使得他们对体育的需要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爱好、收入阶层、不同的个人有着不同的体育需求和锻炼方式。总之,建设新农村体育就是要满足农民全方位的体育需求,必须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要多元化,体现出锻炼手段个性化的特点。
全民健身路径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种健身活动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锻炼方法。全民健身路径占地不多,因地制宜,简单易建,投资不大,美观实用,方便群众,老少皆宜,是一种集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群众公共体育设施。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到2003年,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比1995年末增加了38.1%;在此期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和政府财政,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路径工程33314条,配置小篮板16456副,修建乒乓球台60645个,据介绍仅2005年总局就投资6000万元在全国建设了12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健身路径比赛的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使健身路径成为重要的“民心工程”,从而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工程进一步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各地方特殊的多彩的体育文化和体育项目。如南方农村的龙舟赛,北方农村的扭秧歌,西北游牧地区的摔跤、赛马,南方水乡山寨的游泳、爬山,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另外少数民族由于受其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其聚居的地方体育项目更是绚丽多彩,反映了不同地区农民劳动生产的场景,构成了不同地域特色文化的多彩画卷。因此,要通过制定和完善这些项目的竞赛规划,使其规范化、条理化,更加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尽显运动项目民俗化之特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自然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虽然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和条件,但是,任何事物的完善和发展都需经过一定的阶段,“新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尚需一个过程。因此,新农村体育属于不发达体育与发达体育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的体育。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新型农民,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体育。其任务是满足农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因此,新农村体育表现出“过渡化”的特征。
我国自“十五”期间中央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改革举措的出台,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年3255元,增加1002元,增长44.4%,五年平均递增7.6%;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2%,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速快0.5%。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比2000年增加885元,年均增加177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6.4%。分项来看,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1162元、149元、370元和111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41.6%、54.8%、43.3%和47.7%;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245元、168元和295元,比2000年增加了1.6倍、92%和58.2%。
可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255元,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2%,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物质是文化的基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持。虽然从上面的数字上看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农民在土地及子女等方面的投入也大幅度提高,实际可支配收入是非常少的。农村的广大青壮年农民迫于生活的压力,主要忙于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数人群是老人、孩子和妇女,这是参与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是新农村体育工作面临的难题。所以,目前农村经济基础差,生活水平低下的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
体育管理机构在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发挥规范、指导与引领的功能,是推动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步骤。我国农村具有占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农闲时差较为明显的特征。因而,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而言,体育管理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程度上,农村体育管理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责与所要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城市的体育管理组织。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县、乡(镇)一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从横向上调整了政府部门的设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政府机构庞大、职责交叉、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然而,在县、乡(镇)一级政府精简机构中,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硬指标大多数都把文化、体育等部门机构合并重组,如不少县(区)和乡(镇)撤消了体育部门,而将其置于他人门下或与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合并重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权限,使得农村体育的政府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在这样的管理机构设置下,农村体育不可能受到重视,也不可能对体育工作开展细致深入的宣传工作。所以,农村基层体育管理职能弱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地域环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影响更大。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发展农村的体育运动,必须具备农民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农村的体育场地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否完善,将决定新农村体育开展的成效。据2004年《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数据显示,城镇体育场地建设比重为79.8%,而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相对于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数70%的农村而言,无论在场地的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体育发展的需求。我国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3.9%,城镇中有51.32%参加体育活动,农村参加体育活动的仅占2.7%。社会体育指导员约占20万人左右,并绝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社区,比例约为1∶6500,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社区也远远不能满足这个数据的要求,更何况是农村。所以,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缺失,是影响与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又一个问题。
在农村体育建设过程中,农民能否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与他们的思想意识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较低,据2002年农村固定观察办公室对全国317个定点村的调查,只有54.9%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仍占8.5%。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农民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科学判断新情况的能力不强,普遍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由其是农民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参与体育锻炼是为了治疗身体疾病,田间劳动可以代替体育,把体育仅仅看做是一项体力活儿或者医生所开的药方,从而导致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从主观上制约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既是新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也是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的一种展现。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个性化、扩大化、民俗化、过度化四个特点,并与其他社会活动紧密相连。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新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受经济、管理体制、文化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发展农村体育,彻底改变我国农村体育的落后面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须与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刘景黎。小康社会背景下中国新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J].辽东学院学报,2011,(2):187-188.
[2]刘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5):74-76.
[3]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十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wcj/t200603 20402311606.htm,2006-03-20.
[4]胡庆山,郊敏,王健.论社会主义和谐体育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