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连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工会文工团 河北邯郸 056000)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演变而成的艺术形式。曲艺艺术是一种“说唱艺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曲艺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分析研究曲艺的发展过程以及创作表演规律,明确曲艺的艺术特征,对于曲艺的创作和表演以及曲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曲艺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呢?
曲艺艺术作品是演员向观众说唱故事。“说故事”和“唱故事”是曲艺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在说唱故事的过程中,曲艺艺术常把摹拟人物、抒发感情和评说议论融入说唱之中,从而增加曲艺的舞台艺术效果。
1.叙述故事与摹拟人物密切结合。曲艺在表演过程中,为了活龙活现地塑造人物,常采用摹拟表演。所谓摹拟表演,就是演员代替所表演的人物,使观众似乎真正看到了作品中的人物。曲艺演员在说唱故事的过程中摹拟人物,使舞台艺术丰富多彩,展示出曲艺艺术的表现能力。无论是以唱为主的大鼓还是以说为主的相声,在表演过程中往往采用摹拟人物手法,这可以说是曲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曲艺演员在叙事中进行摹拟,发挥了曲艺艺术叙事与摹拟人物相结合的特点。
2.叙述故事与抒发感情融为一体。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感染人,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但在此方面曲艺更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曲艺表演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舞台艺术效果,在说唱过程中既要展现人物的行动,又要表现人物的各种感情变化,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感染人的目的。演员在表演艺术作品时,通过自身的创造,充分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并用这种感情感染观众,引起共鸣,达到了“你哭我也哭,你笑我也笑”的强烈的舞台效果,从而增强所演曲目的感人力量。
3.叙述故事与评说议论有机结合。曲艺演员在说唱过程中,把叙述故事和评说议论有机结合起来,是曲艺艺术的显著特点。演员不但叙述故事,而且还表现自已对所述故事或人物的看法,夹叙夹议,从而对观众进行感染和点拨,增加舞台艺术效果。曲艺演员在表演时,采取叙事与评论相结合,能使观众更清楚地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这种叙事与评论相结合,当说则说,当议则议,当评则评,能够更加艺术地表现人物和事件。当然,凡事都要适度。曲艺艺术中这种评论必须适度,运用的时机要适当,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在曲艺艺术表演中,凡是演员评论时,都是与叙事紧紧连在一起,这种评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说唱故事与评说议论有机结合是曲艺艺术的特点之一,是与其它文学艺术形式的明显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肯定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定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就是说静止或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曲艺的曲调在发展过程中也是这样。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曲艺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曲种自然形成一套特定的旋律和相对固定的曲调,构成了不同的曲种形式或模式。当然,曲艺的每个曲种都采用固定不变的曲调,千人一腔,万人一调,固步自封,固执己见,不求进取,不准有变化,也是不对的。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固守永久不变的曲调,不能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事物总是发展的,曲艺的唱腔也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曲艺所采用的基本曲调,虽然在总体旋律、节奏方面有所固定,但这是相对的,而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才是绝对的。同一曲种的曲调基本相同,但又有丰富的变化,把曲艺唱腔看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表现方法是片面的。曲艺的曲调相对稳定又有变化,是曲艺的显著特点。
1.基本曲调相对稳定。所谓基本曲调相对稳定,是指某曲种形成以后 ,就要有一个基本曲调。也就是说无论作品的内容或唱词怎样千变万化,它的曲调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都是采用很相近的曲调来表现。曲艺的唱腔本身具有一种较稳定的基本曲调,或基本的形式、模式,作家或作者在曲词的创作过程中,应该适应基本的曲调,否则脱轨而行,便南辕北辙、南腔北调,东拉西扯,无法演唱。就是由不同演员演唱的相同曲种,虽然在唱腔上也会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变化,但在基本曲调中的旋律、节凑仍是十分相似的。所以说保持某一曲种基本曲调的相对稳定性,才能显示这一曲种的特色,使这一曲种区别于其他曲种,更好地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展现表演的内容,提高舞台艺术效果。
2.基本曲调相对稳定中又有所变化。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曲艺的基本曲调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曲种的基本曲调的基本旋律、节凑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在实践中,为了反映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曲艺节目的曲调又常有这样和那样的变化。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舞台艺术表演的需要、自己具体的感情变化来处理所演唱的曲调。因此,这些曲调也就随着演员的不同理解,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作品,两个不同的演员进行演唱,其唱腔也不会如出一口。就是许多师承曲目,有相对固定的曲调,但不同的演员进行演唱,也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变化。许多著名演员早期演唱的曲目,到晚年再进行演唱时也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变化。所以说基本曲调相对稳定又有所变化,是曲艺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1.演员的表演与文学音乐有机结合。 曲艺的表演与文学、音乐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殊的综合艺术。曲艺表演过程中的文学与音乐,已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和音乐演奏,而是曲艺艺术本身所需要的文学、音乐。在曲艺的音乐方面,它是为烘托语言而设。曲艺伴奏中的前奏、间奏等,也是为语言服务的。例如京韵大鼓、单弦中的许多曲牌及弹词等曲种的过门之类,实际上是为填补语言的间歇。有些曲种的伴奏,多是把唱过的唱腔重奏一遍。曲艺中所有的音乐都是为烘托唱腔服务,已变成曲艺艺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曲艺演员表演以口语说唱为重要特征。曲艺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曲艺艺术手段是“口语说唱”,往往由一人或几人说演;或者由一人或几人演唱,辅以小型乐队伴奏。曲艺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在舞台表演上便体现出“一人多角”、“一人一台戏”的特点。曲艺艺术主要是以演员的说唱感染观众,自然形成了演员表演为中枢。曲艺演员本身有很大的自主权。演员表演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舞台效果,也是每个节目成败的关键,曲艺演员很重视创造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表演方法。
3.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有机结合。观众欣赏曲艺节目离不开演员,演员的演出也离不开观众。曲艺演员的说唱演出必须在观众欣赏下才能完成曲艺节目的艺术效果。曲艺艺术的欣赏必须在演员创造的同时进行。正是这种说唱的方式,决定了不管讲唱什么内容的故事,不管什么场面,实际看到的仍是演员本身在说在唱。演唱中所出现的场景,观众只能依靠听觉来接受。曲艺艺术中所创造的各种形象,是在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的同时产生,是通过演员和观众的密切合作来完成的。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有机结合是曲艺艺术的重要特点。
终上所述,曲艺艺术的这三个基本特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系成一个整体,就构成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