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跳好蒙古族舞蹈

2013-07-20 15:23:27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两肩游牧肩部

李 冬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0)

一、引言

跳好民族舞要掌握好肩部的动作,既要体现不同体现的肩部动作,也要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蒙古族的早期舞蹈动作不是很丰富,舞蹈的集体形式主要是集体舞,在部落的重大集会中,整个部落的人们“绕树而舞”舞蹈动作非常简单拍手、挥手、顿足、转圈等方式,这一类简单的动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著名的“安代舞”的舞步主要是以顿足、拍手、挥帕为主,手帕是其主要的道具,蒙古舞的手部动作、臂部动作、肩部动作都是上肢动作的丰富展现。

二、蒙古族舞蹈肩部动作的运用

蒙古舞的表现形式不能拘泥于以往的旧模式,而是要注重肩部、手臂、手肘的结合,不断的挖掘丰富的文化艺术题材进行创新与艺术创作,追求更加深的境界与氛围,将蒙古族舞蹈赋予一定的时代元素,通过表演者灵活多变的双臂与优美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草原舞蹈文化,体味草原游牧人民的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激情,在新世纪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中,通过蒙古族肩部文化的变化表演,探索不断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与不断创新。

蒙古族的游牧人民在马背上放牧、奔腾,无论是快走、慢走、快跑、慢跑都会自然而然地展现肩部的的上下左右运动,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受自然环境的陶冶,他们的胸襟也是十分的宽广,性格像蓝天一样开朗热情,情感像骏马一样质朴热情,蒙古族肩部动作的风格与特点,在生活情趣的表达上将民族风情极尽展现,直爽豪放的性格情怀在肩部动作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以下是对肩部动作的运用简述。

1.肩部动作中的硬肩动作

硬肩是蒙古族舞蹈中最为频繁地动作,它主要是通过两肩的前后交替进行展现,在舞蹈进行时,注意力度韧性连接、脆而不僵,在情节上的表现,可分快慢情绪两种:身体幅度可以随肩部的动作而动,主要强调弹性和顿挫感、快而有力的节奏、硬肩的节拍要完成快节奏的四拍,一二拍要完成右肩的柔韧与左肩的向后,三四拍是其反面动作的表现。

2.肩部动作中的软肩动作

柔肩与硬肩的动作完全是两个极端的的动作,柔肩强调的是抻、柔、韧、与连绵不断,没一个动作都要做得很到位,两肩通过连贯的交替柔动,展现优雅端庄之美,蒙古舞中利用肩部来表达舞蹈的深刻内涵,将舞蹈人物的心理与情感运用大部分的肩部动作表现出来,在优美的浓郁音乐气氛中,柔肩柔臂与双摆横摆的律动,会使欣赏者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他们秀丽的面容,端庄的姿态、贤惠的性格与喜庆欢愉的心情,能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无情无尽的想象。

3.肩部动作中的耸肩动作

两肩同时上下的端方,双肩的连贯的交错进行,肩部直上直下的自然放松,起落时间的短促,能够给人以轻松愉快、粗矿豪爽的美感,耸肩也称为笑肩,就好像人们在心情愉快时开怀大笑一样,双肩自然的抖动肩部的连绵起伏与壮丽多姿,能够表达出草原姑娘们的心地善良,变消除他们坚强勇敢、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态度。

4.肩部动作中的绕肩动作

绕肩可以分为单肩与双肩两种,双肩在两肩的前、后、上、下进行绕圆运动,作此动作时头部与颈部要保持平衡,双肩要放松、随着腰部前合后仰,展现蒙古族舞蹈的含蓄之美,这一类动作用来表现草原女子的温柔以及草原儿女之间倾诉的情怀。

5.肩部动作中的抖肩动作

抖肩也可以称之为抖碎肩,做抖肩动作时,双肩要做到自然放松,用后背的力量进行肩部的抖动,保持呼吸放松、连续不断,当音乐进入高潮中演员们背向舞台口一字的排开,做到抑扬顿挫的八个八拍,把演员们的情与意向观众们娓娓道来。

6.肩部动作中的甩肩动作

甩肩也分为快甩肩与慢甩肩,做快肩动作时两肩同时向前随手甩出半蹲配合,做两侧方向时起伏的动作要快而有力;做慢甩肩动作时两肩要同时向前随手甩出后,在开始慢慢地向后拉双手,向上仰身双手要配合着腰、身、肩与手的协调一致,能够给人一种向上挺拔的艺术美。

7.肩部动作中的笑肩动作

笑肩强调的主要动作是由内心的节奏带动的,有弹性、气下沉,节拍是由二四拍完成的,肩部的动作要对节奏要有准确的把握,同时注意情感气质的把握,在体态表现上要运用自如,尤其是情感的起伏产生的特殊表现力,肩部的动率要有流动性,身体要习惯侧向,眼睛要时而远眺,表情要坚毅豁达,能够体现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舞的风格气质。

三、蒙古族舞蹈肩部运动表现形态的文化特征

由于草原的地广人稀,牧民们需要不断的更换草场,由于人们聚少离多,生产和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日常生活劳作的乏味与寂寞,游牧人民逐渐创造了鲜明的民族舞蹈和灿烂的的草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和历史演变中,蒙古族的舞蹈形成了基本姿态,蒙古族的动作是蒙古族舞蹈的传统精神气质的外化,蒙古族人民的豪迈性格则是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而形成的,逐草而居是蒙古族游牧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长时间的生活文化积淀中,游牧人民产生了许多的民族生活习惯与生活姿态,富有蒙古族特有的精神,在四肢的动作上与动作技巧上有所体现,舞蹈的动作与神韵是蒙古族人民深厚与独特的舞蹈文化展现,反映了蒙古族文化的氛围,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魅力与创痛的审美意识。

蒙古舞蹈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动作的保存文化与展现文化,游牧人民对文化的传承作用,一定环境下的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与生活的改变这四方面的特征表现,蒙古族的舞蹈特征包含着本民族人民的性格的自信与豪放,通过动态形象的展示表现出来,蒙古族的游牧人民把自身的性格与大草原的辽阔气质融汇在舞蹈上面,将马的姿态与辽阔草原下游牧人民的豪迈性格展现在舞蹈表现上。

1.蒙古族舞蹈的形象特征

“天之骄子”这一词概括了游牧人民的性格上的豪迈与自信,展示了舞蹈动作中最朴实与真挚的性格特色。

2.蒙古人民的情感特征

门股游牧人民的情感特征与辽阔宽广的草原非常相似,爽朗豪迈的性格贯穿于马的舞蹈形式上,变化多样的肩部动作将马的形象特征与游牧人民骑马时的形象展现的绘声绘色,从中可以看出,草原牧民们的审美意识与对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蒙古族舞蹈的发展应该在肩部的动作和马步的动作展示基础上,吸收现代舞步的优势,舞蹈的动作语言已经不再是以简单的动作堆积作为固定模式的标准,而是更加的注重开拓人体的中间部位锻炼,腰、胸、与下肢部分的动作展示,对力度与速度的处理上,寻求舞蹈的多面性、层次性、多元素、与不可规则的形式特征上,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舞台技术的调整力度与分配技术,感受空间与地面的关系。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出现,能够表达真实的情感,经过创新动作文化的提炼,使作品更加的富有完美表现力。

[1]裴荣.蒙古族舞蹈“查玛”现状略谈——以鄂尔多斯准格尔召“查玛”舞仪为例.《艺术评论》.2011,12.

[2]林友.论蒙古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变化.《大众文艺》.2009,7.

[3]诺敏.蒙古族舞蹈的产品传播探究—以大型原创蒙古族舞蹈史诗《吉祥草原》为例.《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

猜你喜欢
两肩游牧肩部
六个小动作缓解晨起头晕
养生月刊(2021年7期)2021-12-03 18:50:25
都市游牧
双胞胎叶片T型叶根车改铣的工艺流程分析
小动作缓解晨起头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幸福家庭(2018年2期)2018-02-07 00:23:59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28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幸福家庭(2017年2期)2017-04-18 10:13:18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丝绸之路(2015年16期)2015-12-26 05:47:34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04:17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