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娜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今天,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服装设计中,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的作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装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服装色彩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着装色彩搭配的和谐,可使人显得端庄优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搭配不当则使人显得不伦不类、俗不可耐。所以,着装必须要讲究配色搭配。设计师应让色彩的运用更具有生命活力,在服装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的服务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显现出来,从而使色彩成为提高服装外观质量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的手段。
视觉是识别色彩的唯一媒介,良好、健全的视觉使得人们对色彩产生良好的感觉。但视觉不是认识色彩的唯一手段,知觉也是一种手段。系统的研究、学习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会使人们更科学的认识色彩,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人们审美能力与色彩表现能力。
色彩性质的变化主要因素:色相、色彩的明度及纯度,为“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Hue)
顾名思义就是色彩的相貌、长相。“色相的数量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两种颜色之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就出现8种、20种、24种、甚至100种等。表示方法就是“色相环”。
(2)明度(Value)
明度即色彩明暗深浅的差别程度,是能够使我们区分明暗层次的非彩色视觉属性。它的产生是由于光线的强弱不同,也可能是由于物体的空间结构造成对于光线的承受角度不一样,或者本身就混合了不同量的黑色与白色,而物体固有色的明度差也是原因之一。
(3)纯度(Chroma)
纯度也称为“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净度。或色彩中含有黑色和白色的程度。纯净的色彩视觉效果上冲击力太大,很难与其他的色彩相配合,画面难以控制。所以,在设计中有时需降低颜色的纯度,使在画面中的所有色彩都统一、协调起来。
色彩的混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色法混合,就是色光混合,纯度不变,而明度增加,色相改变;另一种是减色混合,就是颜色混合,纯度降低,颜色混合越多,纯度就越低
有些人认为色彩堆砌越多,越"丰富多彩"效果越好,其实不然,这样的配色会给人俗气、幼稚的感觉。概括地讲,服装的色彩搭配可分为2大类:①无彩色系的;②有彩色系的。
通常情况下,黑、白、灰的配色体系被称为无彩色系的搭配,其组配色域宽广、可调节明度是它的优点。可调和是其特点,与彩色搭配效果更好。例如:白、灰及有彩色系的任何色与黑色的搭配组合,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情调;而有色彩系的冷色系与黑色搭配,则会带给人一种朴素、清爽的感觉;金、银色与黑色搭配则可展现出华贵富丽感觉。在进行无彩色搭配时,如果能把握材质以及时尚元素,就可以表现出时尚感觉和独特的个性。“单一的色彩配置也是很常见的。”如果想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就需要借助于材料之间的组合、明暗的变化以及外貌特征的不同。无色彩搭配的手法很多,而这种独特的材质搭配也是很常用的。
有彩色的搭配变化异常丰富。“服装的色彩并非只是色与色之间的搭配这么简单,关键要把握住服装的风格特征,从而使不断轮回变换的更有韵味。”不同颜色的服装有与众不同的、细微的“表情”,根据人体肤色选择适当的颜色是很必要的。
在商业上,色彩是第一卖点,它作为产品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其先声夺人的效应和魅力,左右着商家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购买意愿,它能创造低成本、高附加值,从而大大提高商家产品竞争力,对商家至关重要。
在对服装色彩进行设计时,要使得服装所表现的总体风格相辅相成。款式能很好的表现出服装风格,配色同样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互相搭配的不同的色彩,能引发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导致心理感受的差异。不同的服装色彩搭配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场合相互呼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穿衣者的自身气质只有通过科学可怜的穿衣色彩搭配才能完整的表现出来。
[1]陈彬.服装色彩设计[J].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周辉.浅谈色彩设计在女装中的应用[M].江苏纺织A版.2009年.
[3]熊晓霞.对服装色彩搭配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
[4]孙永梅.浅谈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艺术. 山东纺织经济出版社.2008年.
[5]王蕴强.服装色彩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6]李莉婷.服装色彩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
[7]顾筱君.形象设计搭配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8]黄元庆.服装色彩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1月.
[9]谭莹.服装色彩设计.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10](韩)李京姬 形象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