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导入苏南地区传统制造业的相关问题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

2013-07-20 05:45:43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364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300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
关键词:常州制造业工业

姚 江 封 冰 (.常州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常州 36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机械与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300)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以及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企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传统制造行业中,工业设计更是一种体现创新性、竞争力以及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最有效、最快捷的先导行业。工业设计能够综合设计、艺术、心理,结合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系统性以及优化型的设计,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

一、研究背景

苏南地区以苏、锡、常为代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集聚着我国最为密集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带。常州的制造业占到工业总量的98%以上,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常州已拥有以新科为首的家电信息业、黑牡丹为龙头的新型纺织服装业、常发、常林为主的机电制造业品牌集群,22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都已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形成了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工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新兴产业,柴油机、高速机车、变压器、电子衡器、空调、DVD、牛仔布、城市客车、饲料机械等产品已成为全国重要生产基地。

常州制造业发展有着较长的历史,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不少行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总体来说,常州制造业产品层次偏低。首先,常州制造业大多集中在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部门,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例如,在常州制造业中地位突出的纺织业现有企业集中于纺纱、织布和针织等加工门类,而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印染和后整理则发展缓慢;纺织产品中白坯布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而高附加值的特种布料产量却很少。常州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次,产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主要体现在企业领导不重视和不理解这两个方面,常州地区的传统制造企业多属于专业领域的产品,市场驱动主要依靠核心技术的更替和引进,但是通过工业设计的导入,可以是产品传递出品牌与连续性,获得专业用户的认可和忠诚度。但是很多传统制造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最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传统制造业的设计创新

在工业产品制造领域,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二是设计创新。而其中设计创新投资少,风险小,可以省去新技术开发阶段所付出的巨额资金和高昂的人力资本投入,正适合常州地区传统机械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中国制造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下创造出经济奇迹,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已有200多种,但在这壮观数据的背后却是单薄如纸的利润和日益加剧的环境资源压力,没有自己的设计就没有自己的品牌,中国制造就无法由大到强。工业设计—制造业—营销,构成了一条产业链,当工业设计和营销不受重视,处于低端时,这条产业链呈现的是“苦笑”曲线,当工业设计和营销收到重视,处在高端时,这条产业链呈现的则是“微笑”曲线,制造业的利润率一般为3%左右,工业设计可以使制造业的利润率上升到10%以上。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指出:“工业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知识经济的典型形式。我们现在讲创自己的品牌,但用自己的技术,没有自己的设计,创造不出品牌;而即使用外国的技术,但是用自己的设计,也可以创造出品牌来。因此工业设计是企业创新、经营和营销的一个核心因素。我国企业从打数量战,到质量战,再到价格战,现在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打设计战。”

发达国家工业设计始终推动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他们有健全的、统一的、系统的设计模式、市场环境和设计人才培养机制,校企联合已成常态。工业设计是整个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日本在开发差异化产品、国际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明星企业等方面,工业设计的作用占到70%以上。据统计,每增加1000亿日元销售额,工业设计作用占据51%,而技术创新改造作用仅占12%。在美国,企业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为2500美元。不难看出设计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工业设计导入常州地区传统制造业的研究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战略。这其中工业设计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从制造转向创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而工业设计恰恰是其中的核心动力,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驱动力。

(一)外观创新

尽管近几年来一些制造企业开始注重设备外观的设计,并且也取得已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例如,美国的通用,德国的威图,法国的斯耐德、日本的三菱等相比,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产品的外观造型、工艺处理、人性化设计上,国外的企业都有着更为优于国内企业的专们研究机构水准,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具有功能性、高效性、美观性外,还重视产品的人性化考虑和新材料的使用。

随着传统制造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发展,企业在产品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如何把自身的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发现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因此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联结技术和市场,拉开产品间的差别,促进了企业文化和产品的融合,提供了创造高附加值的手段。常州的传统制造业主要有常柴、东风等机械制造业和黑牡丹等纺织制造业,针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外观创新,主要体现在材料的愉悦性、操作的宜人性、安全性等方面,还要体现在产品外观设计的差异性和审美性上。

(二)功能创新

相对于大型制造企业而言,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产品构成简单,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更新可以不仅仅局限在外观设计上,可以更多的将设计产业化作为主攻的方向,一般会与企业的品牌战略相结合,做一些比较有战略突破性的创新,也就是功能创新,这种创新模型可以使企业在产品研发领域得到比较明显的收益。大家最熟悉的苹果公司,他会在产品外观、结构以及功能上下很多的功夫,尤其是在产品使用方式与操作界面转换等方面,更是开辟了新模式,这样苹果公司的企业性质已经从原来生产电脑硬件一度转向做音乐编辑器、播放器,然后又从音乐播放器转向手机和通讯产品,这样不仅扩展了产品涉及的领域,更是对于产品的功能创新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设计。例如常州东风农机,针对不同国家对于农机的需求与功能的不同,在单一产品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不同规格与功能的产品,进行推广销售,产品市场认同度高,获得了很好的收益。

(三)品牌创新

品牌创新从商业运营的角度而言,对于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的设计师习惯于只做眼前的设计,把产品的方方面面做好就可以了,对于产品与产品之外的关联不需要有特别的理解,也不需要特别去关注,但通过品牌识别概念的介入之后,人们发现不仅仅是点的设计,而是要把和点相关的整个信息传递系统关联起来,需要设计师结合产品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企业的结构、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历史、企业的需求,把所有的东西都浓缩在一个形象里,直到这时,设计才有可能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真正的元素。

品牌创新对于苏南地区的传统制造业而言,无异于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品牌的创立与完善,使产品有了家族化、系列化的特征,从而能够促进传统制造业以设计创新为契机,使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转型与升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企业与高校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合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在之前,学校的师生经常做一些项目,但只能作为模型而结束,很难得到产业化,而企业恰好有这方面的优势,具体的细节工作还会在下面继续进行交流。而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及老师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需求,而且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更多的接触社会,对未来的目标方向都有很大的好处。强调企业一定要从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环境出发, 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研开发之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目前,常州高校的设计类项目与传统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还属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是企业对于设计的需求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不足,所以产学研一体化在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可以借鉴珠三角地区的先进经验,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四、结论

作为具有良好制造基础的常州地区,具备了利用工业设计进行创新开发的基本条件,应该率先全面开展工业设计研究,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家重视工业设计,并树立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同样的产品不同的品牌售价可以相差数倍,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要通过工业设计对产品进行规划、整合、包装,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一个品牌的建立是靠一个个好的产品逐渐建立起来的,而好的产品全是依靠工业设计创造出来的,没有好的设计就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就没有好的品牌,也就谈不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工业设计就是常州制造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型与发展的核心动力。

[1]陈香.常州制造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3).

[2]谭平.“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蒋红斌.工业设计创新的内在机制[J].装饰,2012(4).

[4]柳冠中.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设计创新机制研究[J].设计,2010(10).

[5]刘国豪.基于工业设计创新的企业成长动力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0).

猜你喜欢
常州制造业工业
常州的早晨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2:16
“工业4.0”之思考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