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花样年华》人物系列创作文论

2013-07-20 15:23:27江西陶瓷工艺美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技法

汪 娟 (江西陶瓷工艺美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0 )

一、绪论

对于花样年华主题的确定是希望把记忆中的青春通过创作画面传达出来。围绕着“花样年华”这一主题,本创作主要表现二十岁左右少女青春焕发的岁月,对记忆中青春年华含蓄的表达,使得作品内蕴更加丰富、主题思想更具有韵味,更多的映射了大多数人们正值青春年华时感情生活的表现。

以《花样年华》为主题的工笔人物创作,我试图营造一种清新、静雅的气氛,人物与自然背景相互融合。用线,赋彩较为工整细致。而《花样年华》系列的写意人物创作注重用水墨线条来表现,较工笔创作多直率性、不拘泥于形似。

二、创作前期准备

1.创作素材的搜集与准备

人物画创作就是要表现现实生活、社会和人,而主要是研究人,传达人物的性情和精神风貌。而做到对人具体仔细的研究就要学会随时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和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熟悉所要描绘的对象。从长期的绘画训练中,我从中认识到对于人物的造型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形准则神似。

经过了长期的细心观察与考究,我在确定以“花样年华”为主题的创作素材后,就开始对人物形象、姿态、场景进行推敲,运用速写的方式绘制下来,再对其作比较深入仔细的刻画。

2.创作构思与构图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一幅创作从其形成开始,尤其是构思阶段,就不以简单地记录客观形象为目的,而是通过作者情感表达的“意”来完成笔下对现实生活“象”的描绘,透过描绘,追求眼中的真实与内心的真实转换对接,在作品中寄托主观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认知和寄托审美理想。《 花样年华》系列均以青春为中心,构思源自于大学时光,也是对这段美好青春时光的怀念,于是就产生了《花样年华》系列的构思。构图上来看,工笔人物创作《花样年华》的画面,一个面带微笑的女孩儿席地而坐的与她身后的背景融合在一起,对人物采用较为精细的刻画方式,将其从画面中显现出来,同时与背景部分不失和谐,并采用偏冷色调来营造一个清新、安静的氛围。意在让人们感受到那静雅的感觉,在平静中回忆那时的花样年华。意笔人物画《花样年华》系列,一组两幅,一幅画面以一个被周围美丽风景所吸引而停下看风景的女孩作为描绘对象,另一幅的描绘对象也是俩个花季少女,发挥笔与墨的特性,表现那花样的时光。意在更生动的体现青春时光的定义,使大家更加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

三、形式语言与技法分析

1.工笔人物画创作《花样年华》的形式与技法语言

本次工笔人物画创作多取法魏晋南北朝至唐时期,以人物为中心,精勾细染,以线立骨,注重线条神韵和美感。“传神”作为人物画核心,是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执行的标准。对传统人物画分析认识,对我的创作启发极大,在体会传统形式与技法的同时,我力求整个画面达到精致细腻、清新隽永、淡雅沉稳、神形兼备的形式。

画面中的人物,席地而坐动态生动自在,做若有所思状。结合人物表情与所处的背景环境,不难看出女孩是在出游后寻得一处休息的地方,当然画面所呈现意义不只是表象所看到的,重点在女孩若有所思的神情上,是对花季少女的安静不被打扰的心境的诠释。

画面中的线描技法则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轻重的表现线型作为造型媒介,以达到明洁、轻快、朴实、精美的格调。由于受西方造型的训练影响,晕染过程中,我把对结构、解剖、视觉表现的掌握运用到画面中,展现了一定的写实能力,提升了工笔画的品读性和观赏性,丰富了工笔画的语言形式。

2.意笔人物画创作《花样年华》系列的形式与技法语言

现代水墨人物画与古代“文人画”不同,对于造型的要求更倾向于西方的造型方式,所以建构个性化的语言形式。必须要越过三大障碍:首先要越过人物造型的障碍;其二越过“笔墨”的障碍;其三、越过自然向艺术转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情感与精神的物化创作。

构思阶段,我欲以人物组合来展现花样年华的美好时光,将画面处理成生动、有活力、动静结合的形式效果。人物造型方面,力求把握住人物的不同动态姿势。画面中的人物表情也迎合了整体氛围平静安逸。加上对意象的深入观察、灵活的运用笔与墨的特性,就能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四、艺术语言与思想的传达分析

传统的中国绘画基本上是具象的,没有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绘画。中国画中具象的自然绝非自然的简单投射物,而是结合了自然与画家心灵的自足的统一体,是“天人合一”的新世界。而画家创造出艺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就需要运用中国画中那丰富多彩艺术语言。中国画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把其独特艺术语言进行分解来看,从各个方面来体会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常用的艺术语言如下:

中国画的构图:“写形”与“布势”是中国画的构图法主要的表现形式准则。“写形”要形在神在,形神不可分开,因此“写形“就是“写神”。“布势”是指布陈发自形内的力量。《花样年华》人物系列创作构图阶段就人物的神态及形体进行了精细的描绘,在画面布局中对人物和背景的相对位置进行处理以达到“布势”的效果。

中国画的用线:用毛笔构线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基本。同时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画家们可以把情感倾注到每条线上; 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其线都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而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

中国画的用墨:中国画用墨的干、湿、浓、淡、清来体现物像,来表现物像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这就是所谓的“墨分五彩”。另外,在中国画中还常用蘸墨、破墨、积墨、泼墨及干、湿墨法等。《花样年华》写意人物系列就是在生宣上运用墨的浓淡干湿法与笔法相结合完成的。

中国画的设色:中国画是重视设色的,设色是古代画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所以谢赫把“随类赋彩”列为“六法”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中,其主要设色方法分为重彩法、淡彩法和泼彩法。工笔画多用重彩法,而淡彩法多适用于写意或半工半写。《花样年华》系列工笔人物是在熟萱上作画的,所以画面大多运用分染、统染、罩染、提染、烘染、点染等重彩晕染方法使其出效果的。

1.马忠贤.马忠贤彩墨人物[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2.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3.王野翔 .刘红沛.中国画技法丛书[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吴冠中.水墨之旅[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5.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技法
走进鼎盛的唐代人物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50:12
花开的声音
南风(2019年26期)2019-09-28 00:50:24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4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老年教育(2018年5期)2018-05-30 02:24:10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7:54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