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形成与创新——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分析

2013-07-17 00:42阳,井
关键词:国际贸易阿里巴巴实体

李 骏 阳,井 涛

(上海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44)

一、引言

近年来,虽然全球贸易增速大幅下降,而B2B 国际电子商务却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全球B2B 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05年的4 万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6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0%。2011年,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年增速约19.7%。[1]俄罗斯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2011年,该国互联网市场收入总额为5 537.9 亿卢布,增长46%。截至2011年,印度电子商务市场容量已突破50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2]艾瑞咨询指出,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为2.9 万亿元,到2012年,这一总额达到8.1万亿元,年增长27.9%。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巴巴,历经13年发展,阿里巴巴成为全球中小企业以电子商务从事国际贸易的大平台,引领电子商务创新的潮流。本文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电子商务网站如何升级为虚拟的国际贸易平台,探索其创新经验,研究虚拟贸易平台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二、文献综述

B2B 电子商务网站在服务范围和盈利模式上不断变革,在原有的信息发布和交易的基础上,延伸出供应链前后端服务,如融资(潘意志,2012)、信用(冷沙沙,2010)、财务管理、客户维护(赵洁,2012)、通关物流(戴洪立,2010)等,形成了虚拟经营模式,并实现虚拟价值链的增值(尹同国,2004)。[3]盈利模式由会员费、广告费、加盟费、佣金、介绍费(陆宁,2011)逐渐向应用软件服务费、一站式服务等增值服务费转变(孙学文,2008)。此外,新兴的电商服务企业通过第三方B2B 网站的开放平台向客户提供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

在各种模式的不断竞争与融合中,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路径逐渐明晰。Conan C.Albrecht(2005)等人对比了美国当时的电子商务系统,指出B2B 电子商务中心(B2B e-commerce hubs)相对于EDI、公司网站、电子采购系统和Web 服务,能够更多降低搜寻、沟通、协议签订、结算等环节的费用。[4]Tae-Hwan Shon(2004)等人梳理了B2B 电子商务平台(intermediary)的分类,发现占据澳大利亚主流的电子商务平台类型并非传统分类中的水平型或垂直型,而是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垂直+ 水平”的综合型平台。[5]当前B2B 电子商务网站形成了综合类B2B 平台和垂直类细分市场平台两条发展路径(陆宁,2011)。[6]

关于综合类B2B 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升级与创新,李骏阳(2010)提出了虚拟贸易平台的概念。虚拟贸易平台作为B2B 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在交易方式、商务模式、驱动力量、价值利益、市场机制等方面圴有明显提升。虚拟贸易平台具有比一般的B2B 电子商务平台更完善的平台功能和更强大的整合能力。除了具备B2B 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目录、交易、拍卖、协同商务等基本市场机制以外,虚拟贸易平台还发展了集散中心、供应链整合、价值链集成、在线社区等高级功能。[7]类似的概念还有虚拟外贸中心、中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平台、虚拟国际贸易中心(李骏阳,2011)、电子口岸(刘永、苏媛,2010)、虚拟物流中心(李芳,2004)、基于口岸物流网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戴洪立,2010)。上述概念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从不同角度反映B2B 电子商务网站升级趋势,有一定借鉴意义。

阿里巴巴在体量和功能上已突破传统B2B 电子商务网站的范畴,初步形成了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创新模式。本文从阿里巴巴的案例出发,归纳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向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升级的形成过程和创新之处。

三、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形成

虚拟贸易平台是以B2B 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市场话语权和价格发现为主要特征,以聚集和匹配为基本市场机制,在全球贸易网络体系中起到中枢功能的虚拟性贸易平台(李骏阳,2010)。与传统贸易平台相比,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辐射范围更广,在功能上包括进出口贸易、国别间贸易和国内贸易。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是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逐步升级而形成的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功能类似于实体国际贸易平台的贸易中枢。阿里巴巴经过13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虚拟国际贸易平台。以下从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演进的角度,考察其与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以及与实体国际贸易平台的关系。

(一)虚拟国际贸易平台与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的比较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由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升级而来,其升级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平台体量、国际化程度和供应链服务体系。

1.平台体量的扩大

相比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突破了平台体量不足的瓶颈,而这种差别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曹玉泉、李婷、陈宏民(2007)使用进化博弈论分析了B2B 电子商务平台选择的问题。通过模型发现,成熟的B2B 电子商务市场最终将形成只有少数各行业专业提供商或少数综合提供商的情况。

首先,平台体量的扩大体现于用户规模的扩张。Conan C.Albrech(2005)认为,美国的B2B 电子商务中心(B2B e-commerce hubs)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之一是单个中心的客户数量未达到规模经济水平。阿里巴巴的客户数量保持了多年强劲增长。根据阿里巴巴2011年年报数据,截至2011年底,阿里巴巴的用户规模涵盖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会员及付费会员数量达7600万。2004年至2011年,阿里巴巴的国际交易市场注册用户增长22倍,国内交易市场注册用户增长11倍,全球付费会员增长67倍。阿里巴巴B2B的平台浏览量和注册用户分布广度居世界首位。根据Alexa.com的资料,按截至2007年6月30日三个月用户流量计算,阿里巴巴国际及中国交易市场合计为全球两大“商业”类别(“电子商务”及“国际商务及贸易”)中浏览人次最多的网站。

其次,平台体量的扩大也体现在行业和贸易产品类型的多样性上面。Tae-Hwan Shon(2004)等人认为,单纯的“水平类”或“垂直类”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无法获取足够庞大的客户群体以突破平台用户临界值(critical mass)。阿里巴巴B2B 平台(www.alibaba.com 和www.1688.com)是典型的“水平+垂直”类平台,聚集的企业包括机械设备、纺织、皮革、家居用品、服装、五金工具、包装、电工电气、建筑建材、农业、食品、饮料、商务服务、数码电脑等等诸多行业类型。[8]阿里巴巴的综合提供商模式将多个行业市场融入统一平台,产品和行业的多样性有利于平台体量的突破。

最后,平台体量的扩大还反映在交易规模和营收规模上。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2年上半年,中国B2B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达2.95 万亿,同比增长13%。其中,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高达41.5%。[9]由于各网站交易总额数据未公开,营收规模作为替代指标间接反映其平台体量。2005至2011年,阿里巴巴营收绝对值增长6倍,占据全国B2B 市场的50%。图1 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B2B 网站营收总额,可以看到,阿里巴巴的营收远超过此后10位的网站。平台体量的膨胀是B2B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表现。

2.平台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传统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主要以本国进出口业务为主,服务于本国贸易企业,网站涉及的大多数贸易主体和产品类型的国际化程度也不高。而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全球各地的供应商、贸易商和采购商,贸易国际化的程度大大提升。

在阿里巴巴的国际化过程中,其平台辐射范围由中国及周边国家逐步扩展到全球市场。这依赖于阿里巴巴在平台设计、收费类型、担保支付方式、物流合作和全球推广等各个方面的全球战略。

图1 中国B2B 网站季度营收

在平台设计方面,根据不同交易市场,阿里巴巴分别进行了针对用户特点的页面设计,对国际平台采取全英文界面,同时大幅优化多语言环境,采用9 种非英语语言系统。在收费类型方面,阿里巴巴2011年全年营收的58.5%来自于国际交易市场,其中,中国Gold Supplier 占56.8%,国际Gold Supplier占1.7%。在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中,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平台营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担保支付方面,2011年国际平台统一使用自主研发的支付宝国际版(ESCROW)进行担保交易。在物流合作方面,全球速卖通平台支持EMS、UPS、DHL、FedEX、TNT、顺丰、香港邮政航空包裹和中国邮政航空包裹等快递运输方式。在全球推广方面,阿里巴巴2011年全球推广和宣传费用达到20.4 亿元人民币,占其营业收入的31.8%。阿里巴巴在日本、英国、美国、印度等多国开展线下宣传,打造品牌。上述五大战略有效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的融合,将该平台深深打上国际化的烙印,促进阿里巴巴从普通的贸易网站向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变。

表1 阿里巴巴五大主要国家和地区会员数量

3.完整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形成

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着重提升国际贸易链条中某几个环节的效率,如信息匹配、交易等。但是,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同时面临着供应链服务能力不足,线上线下整合能力差的双重瓶颈。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服务向供应链前后端大幅延伸。2007年以后,阿里巴巴逐步将自身从信息发布平台转型为中小企业易于建立和管理网上业务的综合服务平台。阿里巴巴通过对金融、支付、信用、物流、人才、展会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升级,强化了平台供应链服务体系,如表2 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阿里巴巴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发展较为完善,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对滞后。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是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实现的过程即是完整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虚拟国际贸易平台与实体国际贸易平台的比较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概念衍生自实体国际贸易平台,两者功能相似,但形态差别显著。以下着重考察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贸易设施分布和功能。

为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带电作业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的感知水平1 mA;2)人体体表局部场强不超过人体感知水平240 kV/m;3)人体与带电体(或接地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1.贸易设施分布格局的创新

与实体国际贸易平台不同,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形成了贸易设施地理上分散、互联网上集聚的国际贸易平台新格局。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摆脱了地理条件的限制,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完善的贸易服务功能吸引全球供应商、贸易商、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贸易实体设施提供者、政府部门集聚于该平台。然而,这些企业的实体资源、贸易设施并不必须集中于某一区域,它们在地理分布上可以是分散的。

实体国际贸易平台汇集了贸易相关的各类功能区和设施,电子商务网站仅作为其补充。而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则是通过互联网将各类企业和实体资源汇集于虚拟平台,其规模甚至可以超过实体国际贸易平台。虚拟国际贸易平台不一定依托特定的城市,贸易设施也无须集中于特定区域。实体国际贸易平台与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区别见图2。

实体国际贸易平台拥有成熟的贸易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以及跨国企业的总部或地区分部,但同时面临着城市空间制约、商务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为实现集聚效应,许多企业会为此支付高额的迁移成本和营运成本。上述情况使得某些实体国际贸易平台进一步扩张遭遇瓶颈。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突破了对某一城市依赖的限制,可以实现对区域间实体贸易资源和功能区的充分利用,提高贸易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长远看,虚拟国际贸易平台促进了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改善相关地区的产业结构。

2.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功能的提升

实体国际贸易平台是指对区域或全球贸易有较大影响的贸易企业和相关服务集聚区,其中规模较大的又称为国际贸易中心,如纽约、伦敦等。2010年上海商务发展研究报告[11]中提出了现代国际贸易中心的四项基本功能,即要素配置功能、贸易主体的中枢功能(贸易总部)、贸易辐射功能与贸易相关的城市功能(物流、仓储、会展、金融、保险、商业、法律等服务功能),如图3 所示。

图2 实体国际贸易平台与虚拟国际贸易平台

图3 实体国际贸易中心功能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同样具有实体国际贸易平台的四大功能。在要素配置功能上,各类企业高度集聚,实现庞大的交易额,能够起到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贸易主体的中枢功能上,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成为全球贸易商从事电子商务的业务总部的虚拟空间。在贸易辐射功能上,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影响力覆盖全球,并通过对实体资源的支配帮助企业完成国际贸易所需要的全部流程。在贸易相关城市功能上,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并不是对实体国际贸易中心所依托的城市的简单复制,而是将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区通过平台打造或链接,形成高效便利的贸易环境。

四、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创新

阿里巴巴长期以来坚持创新,从综合性的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逐渐发展为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形成了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实现了三项创新。

(一)创新的客户管理制度

在规模庞大的客户管理上,阿里巴巴关注不同市场、不同区域客户的商业习惯,并且对不同行业的客户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贸易规则。上市后,阿里巴巴延续两大市场、三类会员的用户模式,改善Gold Supplier 服务,提供包括尊贵企业网站、优先排名、客户服务等基本服务和额外关键词,增加尊贵推广位等增值服务,不断更新会员服务满足付费用户的需求,提高其对平台的依附度。阿里巴巴的用户规模由此得以高速增长,用户类型和贸易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阿里巴巴会员服务的创新频率与平台用户规模的增长保持一致。表3 为该平台会员体系升级项目的推出时间、对象及功能。可以看出,2007年之后,阿里巴巴加快了客户管理制度升级的步伐,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表3 阿里巴巴会员体系升级表

阿里巴巴客户体系的创新与注册用户和付费会员数量的增长相一致。图4 为阿里巴巴2004年至2011年国际、国内市场注册人数。2007年以后,伴随着客户制度创新的加速,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注册人数增长速度明显增快。

图4 阿里巴巴国际、中国交易市场注册人数

图5 阿里巴巴会员数

阿里巴巴付费会员数量的变化趋势则更为明显。三大付费会员体系客户数在2007年上市后大幅增长,其中,中国诚信通会员的数量尤为显著,如图5 所示。可见,集中于市场公平性和客户增值服务的创新适应了平台会员数量的大幅增长。客户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性和客户活跃度。同时,为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带来更多潜在增值服务空间,优化平台盈利结构,是该平台的重要特征。

(二)创新平台整合能力

在一个功能齐全的虚拟国际贸易平台,供应商、贸易商以及采购商需要种类多样的服务,而多样化的服务不可能由平台商单独提供,整合各类资源的能力就成为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重要特征。

平台整合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于行业标准的制定。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囿于自身规模和运营模式,缺乏制定通用行业标准的能力。在美国,各个B2B 电子商务中心(Ehub)之间存在市场隔离、各中心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和交易标准、单个中心难以达到发挥集聚效应的客户规模(Conan C.Albrecht,2005)等问题。Yu Bin 和Zhang Hejie(2010)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应对国际贸易需协调多环节的特点。[12]制定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要看国际贸易各个环节能否与平台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要看平台是否能对上下游服务企业、贸易设施等产生控制力。

阿里巴巴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基于自身客户和交易规模优势,通过推出一系列行业标准和广泛适用性的产品,整合贸易相关服务。在金融危机期间,阿里巴巴推出“08 版中国供应商”,借此率先树立起无限量传输产品图片的行业新标准。同年,为打造互联网标准化的服务式营销模式,阿里巴巴诚信通开发了CME 培训认证体系。其中部分考试面向社会公开,由中小企业业主、政府相关领导担任评委,以保证认证的公正性及质量。阿里巴巴通过全球速卖通平台建立标准化窗口,对接全球物流合作伙伴。由此,一批第四方电子商务提供商活跃于平台之上。该标准的制定使阿里巴巴能够整合外部仓储、物流资源,服务于平台用户,从而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10]1此外,阿里指数于2012年11月26日正式上线,力图打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晴雨表。[13]

广泛适用性的产品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内贸易担保交易模式的行业标准。图6 显示,支付宝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9%,反映了其作为行业标准的强势地位。全球速卖通推出的支付宝国际版(ESCROW)将支付宝的模式推向国际舞台,正是平台整合能力的体现。

图6 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图

(三)创新平台支配力

所谓支配力,主要指平台对贸易模式、贸易规则以及贸易实体设施调度的支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支配力是建立在市场关系而非行政关系之上的。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又一重要创新即是其对第四方服务企业、实体贸易设施、相关机构等实体资源有较强的支配力。

传统观点认为,电子商务是实体贸易的补充。当前大多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依托于实体贸易平台,如依托于义乌的“中国义乌电子商务及网络商品博览会”和依托于绍兴的“绍兴网上轻纺城”等。这类网站对于实体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实体平台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在位企业类型、市场环境等制约网站的发展方向。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并不存在对某一实体资源的依赖。相反,不同地区的贸易设施会根据国际贸易的需要接受虚拟平台的支配,如图7 所示。

图7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支配力模型图

在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涵盖的各类主体中,除贸易商、供货商和采购商等贸易主体外,还包括第四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业务代理商、网店装修商、数据分析软件提供商等)、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实体服务企业的网上业务(仓储物流、银行、保险公司、咨询机构、财务公司、法律事务所等)、国际贸易的实体设施(港口、保税区、会展中心、仓库等)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电子政务)。

上述企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平台业务中接受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支配。这种支配力来源于网络外部性、平台整合能力和品牌效应三个方面。

就网络外部性而言,张敬(2012)指出,在买方(或卖方)主导的B2B 平台中,其经营者与交易一方有密切利益联系,运营模式的公平性容易受到质疑,难以形成网络集聚。相对而言,第三方B2B 平台有利于发挥网络效应,提升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此,该类贸易商、供应商和采购商往往会选择体量较大的平台入驻。同理,平台中的贸易主体是第四方服务商的服务对象,因此服务商会跟随贸易主体集聚于体量较大的平台之中。中国B2B 电子商务网站的现实发展与理论相吻合,网络外部性是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支配力的来源之一。

平台整合能力如前所述,是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区别于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的特征之一,也是平台支配力的重要源泉。行业标准和广泛适用性的产品有利于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有效对接,是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支配各类贸易资源的主要方式。

品牌影响力方面,虚拟国际贸易平台面向全球市场,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取得海外实体资源信任和配合的关键因素。作为第三方平台,品牌价值来源于平台企业的服务质量,体现在平台是否能够满足当地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需要。特别在拓展新市场时,品牌影响力成为支配当地贸易资源的重要保障。

五、趋势与启示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由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升级发展而来,在平台体量、平台国际化以及完整供应链服务体系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与实体国际贸易平台相比,虚拟国际贸易平台形成贸易设施在地理上分散、在线上集聚的新格局,具有更大的资源集聚能力和发展空间,有利于资源利用的优化。客户管理制度、平台整合能力和支配能力的创新是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重要特征。

阿里巴巴B2B 电子商务平台的升级与创新为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但阿里巴巴的案例不是唯一的,在当前网络技术普及程度加速,国际贸易亟需线上渠道拓展市场的前提下,它具有普遍意义。市场占有率①特指中国B2B 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也存在类似的发展趋势。该平台目前已有超过118 万名国际买家,其中包括90 家来自全球百强零售商,分布于全球240 个国家及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B2B 经营主体必将逐渐通过频繁的改革、并购等方式整合淘汰(曹玉婷,2007)。[14]

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出现是市场各方共同推动的结果。不少地区政府和国际组织看到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积极推动B2B 国际电子商务网站的升级与创新。例如,新加坡政府的TradeNet 系统,把当地与贸易相关的35 个政府部门接入到一个系统,为进出口商、转口商、海关、港口等方面提供网络作业平台。在国内,深圳市政府利用港口城市和电子商务企业集聚的优势,并联合成都、张家港等市打造“虚拟外贸中心”。

从长远看,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体量更大,功能更强,对国际贸易格局影响更深的虚拟国际贸易组织。李骏阳(2011)曾经提出过虚拟国际贸易中心的设想。虚拟国际贸易中心是建立在B2B电子商务高度发展、电子商务网站已经能够对现实的贸易活动全过程进行充分整合、虚拟贸易平台与实体贸易设施实现高效对接的基础上的,虚拟国际贸易中心不是建立在城市而是建立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的,虚拟国际贸易中心具有与实体国际贸易中心同样的功能。[15]

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正在努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虚拟国际贸易平台的出现很可能改变新建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路径及模式,并且在体量和功能上大大超过实体国际贸易平台,使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结合在空间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中商情报网.2011年中美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与增长对比分析[EB/OL].(2012-05-15)[2012-09-20].http://www.askci.com/news/201205/15/1515405427833.shtml.

[2]Rajesh Math,Neha Sharma,Nisarga Sabale.E-Commerce Evolution:A Study From Indian Contex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s in Computing and Managenent,2012,1(1):47-52.

[3]尹同国.B2B 电子商务系统中虚拟价值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1-78.

[4]Conan C Albrecht,Douglas L Dean,James V Hansen.Marketpla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B2B E-commerce:Progress,Challenges,and the State of the Art[J].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5,(42):865-875.

[5]Tae-Hwan Shon,Craig M Parker,Paula M C Swatman.Classifying Australian B2B IMarketplaces:An Australian Survey[C]// 14th Aus tralasi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Perth:Western Australia.2012:1-11.

[6]陆宁.创新B2B 商业模式的研究——以阿里巴巴和慧聪网为案例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1-45.

[7]李骏阳,潘红虹,何勇.B2B 电子商务平台的升级研究——对虚拟贸易平台的探索[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5):30-35/40.

[8]张敬.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第三方B2B 平台企业集聚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2:5-75.

[9]中国日报国际频道.上半年B2B 交易近3 万亿 阿里巴巴市场份额居首[EB/OL].(2012-08-02)[2012-09-20].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08-02/content_6614157.html.

[10]一达通官方网站.公司介绍[EB/OL].(2012-09-30)[2012-11-10].http//:www.onetouchcn/cn/about/corporate.html.

[11]上海市商务委员会.2010年上海商务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2]Yu Bin,Zhang Hejie.A Study Based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Chinese ECommerc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EB/OL].(2010-08-26)[2012-08-10].hap://ioeexplore.ieee.org/xpls/abs.all.jsp?arnu,ber=5576671&tag=1.

[13]百度百科.阿里指数[EB/OL].(2012-11-29)[2013-01-05].http://baike.baidu.com/view/5547446.htm.

[14]曹玉婷,李泉,陈宏民.B2B 电子商务平台选择的进化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50-851,854.

[15]李骏阳.虚拟国际贸易中心的构想与实现路径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5):4-9.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阿里巴巴实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