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九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2013-07-14 09:16苏胜利黄丽萍陕西省勉县中医院疼痛科勉县724200
陕西中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九针曲度根型

苏胜利 黄丽萍 陕西省勉县中医院疼痛科(勉县7242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疼痛及活动受限,“颈九针”结合手法推拿能迅速改善患者的麻木、疼痛症状。为客观评价颈九针结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我们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针灸科就诊的7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颈九针”结合手法推拿和常规推拿手法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纳入符合诊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7例,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46例,女31例;年龄最小26.1岁,最大 65.3岁,平均39.4岁;病史最长5年,最短2个月,平均1.7年。均有颈肩痛反复发作史,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上肢肌肉萎缩。颈椎查体:颈项部椎旁肌可有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颈椎X线拍片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等。分组原则按就诊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均无明显差异性。

诊断标准 采用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标准[1]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有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向下放射到前臂及手指。②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曲线倒置,椎间隙变窄,并有骨刺形成。

排除标准 ①颈椎病非神经根型者;②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严重内脏疾病者;③患有椎体肿瘤,结核,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的;④合并脊柱侧弯畸形或先天性畸形者;⑤未按要求配合治疗者不列入统计病例内。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颈九针”治疗:选穴:C5~6,C6-7,C7~T1棘突间隙以及棘突下缘两侧各旁开1寸,共3组,9个穴位故名“颈九针”。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低头,充分暴露颈椎施针部位,选2寸毫针,分别在“颈九针”穴位针刺,棘突间隙穴位应沿其间隙直刺,椎旁穴位应向脊柱方向与皮肤呈45°刺入,深度约1.5寸左右,要求针感有明显的酸、麻、胀、困,椎旁穴位宜向同侧患肢轻度放射者为佳。间隔10min行针1次,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取针。

手法推拿 患者取坐位,采用拿捏,揉散等手法局部放松。然后取仰卧位,去枕,眼睛直视上方,术者将手放在患者的头后,另一只手用腕部钩住患者下颌部,足蹬在治疗床的下横凳上,两上肢向患者头顶方向缓慢牵引,一次持续30s,重复2~3次。再嘱患者头倾向一侧,转头约90°,重复上面的牵拉动作,另一侧也是同样的操作(先患侧后健侧),即头的中立位、患侧位、健侧位牵引,后再稍加局部放松手法结束治疗。手法治疗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d,共治6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学》中颈椎病常规手法推拿治疗,每天1次,每5d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天,共治6个疗程。

疗效标准 症状体征评分方法 采用日本学者田中靖久提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法。

颈椎曲度测量 采用Borden氏测量方法[3]。颈椎X线侧位片上C2齿状突后缘与C7后下角连线(底边),再从C4椎体后缘中点至底边作一垂直线(顶底线),顶底线距离即为颈椎曲度值。

疗效评定评 小于9分为无效,10~13分为有效,13~16分为显效,大于17分为治愈。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影像学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曲度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颈椎生理曲度影像学观察结果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一个常见类型,属中医“痹证”范畴,内因为素体虚弱,加之长期劳累过度,致肝肾亏虚,肝虚不能濡筋,肾虚不能养骨,迁延日久,血脉痹阻,蕴积成疾;外因为风寒湿邪入侵,痹阻关节筋脉,则形成局部硬结、粘连或条索状物等,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放射痛。近年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较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医家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和预后和颈椎生理曲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生理曲度的意义做了较为明确的诠释[4-5],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判定标准。

颈椎病好发部位多为 C5~6、C6~7、C7~T1与其解剖及生物力学因素相关,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因而最易受损伤。神经根型颈椎病大多表现为桡、正中、尺神经分布区放射痛、麻木,而颈神经C6、C7、C8节段支配区分别正是桡、正中、尺神经分布范围,所以C5~6、C6~7、C7~T1节段椎体及椎间盘,肌肉和韧带病变是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根源。“颈九针”穴位也是颈椎常见的应力点,劳损点。针刺“颈九针”棘突间隙穴位可以改善项韧带、棘间韧带炎症、粘连、瘀血状态;针刺“颈九针”椎旁穴位,可以缓解椎旁肌的痉挛、缺血、僵硬情况,颈椎棘突下缘旁开1寸大致位于颈椎关节突直后方,离脊神经后支也较近,针刺“颈九针”椎旁穴位对于小关节滑膜嵌顿及脊神经后支卡压也有良好的效果。针刺“颈九针”可调节C5~6、C6~7、C7~T1椎体周围肌群、韧带的痉挛、缺血、缺氧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针刺“颈九针”间接地调节了椎管内、外压力平衡,减轻了神经根压力从而改善了症状。

手法推拿先松解肌肉痉挛、僵硬状态,再施以仰卧位手法牵引术,从而使病变椎体小关节充分打开,通过三方位不同角度手法牵引使错位小关节得以整复,从而扩大椎间孔和减轻椎间盘压力,使神经根压力减小或消失,从而改善或消除症状。仰卧位手法牵引不同于传统之坐位手法牵引,其特点为患者容易放松,颈部肌群无抵抗,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手法牵引的疗效,仰卧位旋转牵引也优于传统复位法,仰卧位不会因为旋转角度太大而损伤颈椎,也不会因为牵引力难以控制而牵拉过度,既安全且又容易复位成功

通过针刺“颈九针”与仰卧位推拿手法牵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明显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和异常的生理曲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1]孙 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C].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叶发际,陈伯华,周秉文.退行性颈椎失稳的X线观察及诊断[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95.

[4]王成林,陈健群,郑勇平,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诊断标准[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2):100-101.

[5]张 光,韩 邑.颈椎间盘退变对生理曲度影响的MR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12(3):172.

猜你喜欢
九针曲度根型
新九针特色技术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证经验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