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仲磊
老牛叔今年八十有三了,身体依然硬朗,平时总是拎着锄头到田地里转悠。老牛叔对黑黝黝的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老牛叔生在旧社会。新中国成立前,他给地主扛长工,一心盼着能有一块自己的耕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老牛叔也如愿地耕耘在黑黝黝的土地上。
老牛叔并不姓牛,人们喊他老牛叔是对他一生作为庄稼人最好的写照。老牛叔种地是乡里数一数二的好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是我们生产六队的队长。听老人们讲,老牛叔当时带领全队劳力将我们六队的地种得那叫好,块块庄稼都长得旺,产量高。全村无人不知:“庄稼长得好,老牛叔功不可没!”老牛叔不但爱地,他也懂地,他更知道改造土地,珍惜土地。现在我们村西南还有两块地叫西洼、南小洼。洼,顾名思义是低洼地,容易犯水。如今这两块地却一点也看不出低洼的样子,是我们村数一数二的好田。听老辈人讲,以前这两块地不但低洼而且盐碱大,一年只能收一季麦子,雨季到来便是一片泽国,到处是蛙声一片。就是这样两方地,硬是让老牛叔领着全队劳力利用冬季农闲时节,挖沟排水,拉土平整,经过3个寒冬,将这两块面积达200余亩的低洼地改造成了良田。平整改造200亩土地在如今高效利用机械的时代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在锹挖、肩担、筐抬、驴拉的年代,没有一股老黄牛的倔劲儿,别说200亩就是10亩也很难实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政策的贯彻实施,获得土地经营权的人们种地热情空前高涨,房前屋后、路旁沟边的零星土地都被勤劳的人们种上了庄稼。老牛叔对此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随着国家富民惠民政策的逐步延伸,富起来的人们开始随意占用耕地建房,人为地破坏耕地。老牛叔对此是看在眼里,骂在口里。“二娃子,不许在你家田里建房,作孽呀,你爹要在,准掼你小子大耳光。”说也说了,骂也骂了,但人们往往还嘲笑“老牛叔,老观念,跟不上时代了”,一笑了之,随他骂去。村庄在一圈圈扩大,耕地在一圈圈变小,老牛叔也在一天天变老。年轻人都在村外盖了新房,村中心留下了一片老宅和几位守望老宅的老人。老牛叔执意不住儿子在村头盖的新房,坚持住老宅,并将老宅的院子开垦种上了各种蔬菜。
“孬蛋的建材厂被强行用铲车推了,快去看呀!”老牛叔跟着人们走向村南。孬蛋的建材厂建在老牛叔亲手改良的南小洼那片地上。厂子动工时,老牛叔扛着锄头站在村头,远远望了一眼,流下了两行泪水,长长地叹了口气,扛着锄头默默走回了老宅。孬蛋的建材厂被强行拆除了,留下一片狼藉,老牛叔看在眼里没有一丝高兴,依旧长长地叹了口气,转身向村里走去。
就在孬蛋的建材厂被拆除后的第二天,村里突然来了一批扛着测绘仪器的人。人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是修路从我们村过,有的说是我们村下面有矿要整体搬迁,众说纷纭。老牛叔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心里十分不满意,心想不管干啥无非两个字:“占地!”
随着消息的进一步传播核实,老牛叔得知我们村被列入市第一批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要对村庄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特别是听说整治后能净增100多亩耕地,他心头一振。
村庄整体规划图画在了村委会的墙上,老牛叔看不出什么大头小尾巴。老牛叔有他的办法,就是天天看着村子的变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天不下雨,老牛叔就扛着锄头村东村西地转,看着村子一天天的改变;看着老宅一户户的拆迁;看着搬进规划后的新房;看着路宽了、硬化了、绿化了、路灯也亮了;看着一家家的两层小楼整齐如一;看着部分旧村庄被平整成了高效农田。对此,老牛叔更是美在心里。最近他又听儿子说全村拆老宅盖新房的户村里还给分了5万块钱,说是用新增的100多亩耕地换来的。一听说是用地换来的钱,老牛叔张口就骂:“卖地就是败家子!”儿子忙解释说,地依然还是由我们耕种,听说卖的是什么耕地指标。老牛叔惊愕地睁大双眼连声说:“这个政策好!这个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