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琴 邬求益 (奉化市西坞中学 浙江省奉化市 315500)
有人说:今后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我理解中这里所说的学习应该是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能力,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也就拥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让他们受益终身。可是在如今的校园中,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有太多,他们需要老师牵着、引着才能进行学习。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呢?这个问题成了我们教学过程中该关注的一个重点。
如今的孩子,几乎都是家中的独苗,父母宠爱犹恐不及,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父母们便成了“及时雨”,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就电话、网络等等多方求助。而在生活中,又唯恐孩子受到各种伤害,于是限制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能,正是在这样过度的“关心”“保护”下,孩子自己解决学习问题、思考学习难题的机会被无情的剥夺,孩子做事的主动性也被父母以爱的名义扼杀了。
而在学校中,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能考出更高的分数,有不少的教师选择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用题海战术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多数学生的学习往往也因此而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之中,自主学习成为一句口号,孩子对师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之一,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那么究竟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综合组的教师尝试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题,通过尊重、强化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质疑与尝试、培养学生坚持的毅力与恒心、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等方法与过程,在不断的变奏中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若孩子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其学习是在家长教师的逼迫下被动进行的,那么一旦外界的压力消失,他们的学习过程也就随之结束了。反之,如果孩子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该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与压力,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为了完成该学习活动,他们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才华。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多种方法、手段去激发、强化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与保持。
我校开展的几个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农村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及防治的对策》《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究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宁波地区农村传统酿酒工艺的探究》《希望在美丽的田野上》等等都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提出,并在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下自主完成的。比如《农村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及防治的对策》这一探究活动,其来源就是我们的学生在放学路上经常能看见路边的田里有人在出草坪,最初他们好奇这草坪是怎么被从田里完整的拿起,经观察后他们发现每一块草坪都带走了厚厚的一层泥土,于是提出疑问:若长期以往,这田里该有多少泥土被带走?耕地会不会遭到严重破坏?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己经被破坏的耕地尽可能的得以恢复?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向老师提出了心里的疑惑,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引导他们组建团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去获取答案。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所以活动小组成员开展活动时很积极,他们利用平时休息时间走村串巷,了解农民喜欢种植草坪的原因,了解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同时提出一些保护耕地的办法。这个活动最终获得浙江省初中生研究性学习一等奖、国际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一等奖、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当然,学生对某些事情表现出一时的兴趣是非常常见的,但如何抓住学生的一时兴趣并使其保持长久的热情,这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多方位地深入思考:肯定他们的各种想法、鼓励他们积极的去尝试、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是帮助他们保持兴趣、建立自信的途径之一。像《农村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及防治的对策》能获得如此奖项,对学生的鼓励自然非常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研究项目都能获得如此奖项,但他们同样需要鼓励与认可。为此我们教师应为他们搭建各种体验成功的平台: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评比、组织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在校宣传橱窗中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设立活动奖学金等等。如果说学生的兴趣就如同那一点火星,那我们教师就不单单只是那守护星火之人,而应是助燃器,不断的为他们添柴加油,使这一点星火变成熊熊火焰,最终照亮他们的一生。
如今的学生学习依赖性比较强,自主能动性缺失,往往是老师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做。究其根本原因,责任还在如今的教育体制和我们教师的身上,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几乎是按照统一的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来实施的,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教的太多,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自然就越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就越大。介于此,我觉得教师的适时放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记得在我开展“中国结制作”活动时,当初设计教学目标时,我考虑的是能不能教会学生做几个中国结,为了给学生以直观的教学,我决定由自己示范给他们看,为此在课前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中国结编制的图案,有金钱结、双扣结、柱结等,按照图片说明,由简至难我自己先琢磨着学会了,接下来我满怀信心走进教室,我确信我的学生能做的和我一样好,然而很快我就觉得我快崩溃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提出看不清楚我的演示,一会儿这边的学生举手问我这里怎么办,一会儿另一边的学生举手问我接下去怎么编,我奔走于学生之间,讲得口干舌燥,教室里吵吵嚷嚷的,到头来却只有寥寥几个学生学会了编一两个结。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是怎么学会的?既然我能自己看图学会,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呢?我决定放手一试。在下一个班级教学时,我带了一些自己的作品与制作示意图就去了,我告诉他们大家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老师根据制作示意图编制的,这节课请大家尝试着自己看图一步一步学习制作,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借助其它的办法。事实证明学生的能力是我们不可低估的,在后来的学生作品展示时,我看到了许多我从没看到过的作品,如中国结鞋子、十字架装饰物等,学生们还非常自豪的告诉我这些都是他们从网上学来的。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一个科普剧上,当时学生的一个探究活动《农村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及防治的对策》在参加宁波市国际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比赛时,其成果需要通过科普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拿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小组内的五位同学就来跟我商量,希望我能帮他们编排一下。说实话,我也没接触过科普剧,根本不知道怎么帮他们,于是我就实话实说:老师能力其实也挺有限,科普剧我也没接触过,你们还是自己想办法把它给搞定吧,剧本你们自己去写、角色你们自己来演,到时我愿意尽自己所能给你们一些意见,我相信你们自己排出来的科普剧一定更切合你们内心的想法。五个同学回去后,通过一个下午的时间,写出了剧本,又通过一个星期的反复排练和修改,最后他们的科普剧《大地的惩罚》就这样出炉了,在比赛中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凭借这个科普剧他们获得了宁波市一等奖,同时获得奖金一千元。这个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学生从这个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对活动的兴趣更浓烈,自信心与自主性更强了,之后他们又完成了一个《希望在美丽的田野上》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探究活动。
这两件事让我深有感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保姆式的爱,不是把学生留在自己的身边紧紧的抱着他、牵着他、小心呵护着他,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放开双手,留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闯,这样他们才能走的更稳、跑的更远,才能更独立、更自主。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但很多事情并不是光有兴趣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恒心、毅力等意志力的支撑,去克服学习道路上可能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选题又好的课题,最初学生们也设计了非常不错的实施方案,可到了具体的实施阶段,有很多课题就半路夭折了,如有一个课题——《让节能更趋环保》,最初学生们发现如今人们使用节能灯的现象非常普遍,数量也很大,但是当节能灯报废后,人们的处理则非常简单,随手扔进垃圾桶,甚或随便乱丢,打碎以后会对环境造成挺严重的污染;还有现在使用电瓶车的家庭也不少,但电瓶报废以后又如何处理呢?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探究课题——《让节能更趋环保》,计划在暑假期间进行具体的活动实施。当一个暑假过去后,我问他们活动的进展情况时,他们告诉我说:“做到一半时我们做不下去了,我们去菜场向人们分发环保资料,讲解环保知识的时候,总会觉得很难为情,而且好像人们对我们说的东西也不感兴趣、不认同,到环保局去采访时,又因为害怕,最终也没进去,有的事情我们想的时候都觉得挺简单的,可是做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怎么那么难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能力有问题吗?我将他们与开展《农村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及防治的对策》这个课题的几个同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两个课题组的同学能力水平是差不多的。我询问了《农村草坪种植对耕地的破坏及防治的对策》课题组的同学,他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告诉我说:有很多次他们都觉得活动进行不下去想要放弃了,但总觉得如果半途而废,前面的付出就白费了,太可惜了!所以当问题出现时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像召开小组会议、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等,努力打开自己的思路,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完成课题的探究活动。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不经历那重重的困难,也得不到深刻的生活体验,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经历提醒了我:自主学习看似简单,想要坚持却很难。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在关注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坚持下去的恒心与毅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学生遇到实际困难时,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思考,启发他们拓宽思路,鼓励并帮助他们跨过一个个的障碍,将活动坚持到最后。
前段时间有学生在刚完成的课题《宁波地区农村传统酿酒工艺的探究》中如此写道:相比去年做的《探寻正在消失的老手艺》这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今年的探究活动已有了很大进步。去年基本上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展活动,今年我们总结了上一次活动的经验与方法,自己提出研究课题,自己与去年已有接触的酿酒师傅联系,自己设计模拟实验,自己完整的完成了一个研究课题,我很自豪!
总结与反思能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与完善,所以每当一个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思,力求使学生通过总结与反思找到实践活动中能普遍适用的方法,以现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去解决以后可能碰到的新问题。
“变奏导航、快乐自主”是我们学校综合组的老师们通过思考与实践逐渐摸索出来的培养与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它不仅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收获了自信与各种能力,更能有效的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自主学习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