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州 (怀集县博物馆 广东怀集 526400)
文物就是某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物品,它是对那个时代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鲜明体现。文物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其所处时代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文物的数量相当稀少、珍贵程度相当之高,使得我们接触文物的机会较少,为了弥补这个缺陷,通过图片欣赏就成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摄影就是人们用相机记录瞬间的活动,当你按下快门时就意味着这一瞬间在真实空间中的消逝,所以相机所留下的映像就具有了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摄影师所面对的文物,有可能是千年前的古剑,也有可能是宋代的瓷器,所以摄影师在拍摄文物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摄影手法,做到直接面对、客观反映,充分发挥纪实的功效,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此件文物。
相对于文字,图片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它能够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展现文物特征,具有良好的宣传效应。展现文物特色的宣传方式有很多,例如考古著作、文物纪录片等,但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有几个人能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考古著作,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在屏幕前观看文物纪录片?所以文物摄影的作用得到凸显。
每一件文物都有它自身的独特魅力,或朴素或凝重,它代表的是所处年代的时代美感。摄影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镜头展现人类社会生活中某些美的部分,而文物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完美再现历史文物的美,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发现文物的美,展现文物的美,挖掘历史价值”的过程。通过文物摄影可以让众多观众直接领略文物之美,它既是对历史的定格,同样也是对历史之美的呈现。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去铭记,然而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更加重视的是现在而无暇顾及过去。文物摄影恰好能够重现遥远的历史,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可以说它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是对大众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历史学家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方式。
进行文物摄影之前必须要合理准备文物摄影器材。一般来说,文物摄影器材最好选用数码相机,因为它具有拍摄比较简便、不需要胶片及冲洗、拍摄数据易存入电脑,更好实现数据化管理等优点。对于镜头,文物摄影中一定要有中焦镜头以及长焦镜头,另外由于某些文物体积较小,所以同时还要准备一只微距镜头。对于灯具,一般选用柔光灯或者电子闪光灯。对于背景,一般选择中灰色的背景纸,因为灰色并不鲜艳,属于一种中性色,能够完美的突出文物特色。
拍摄文物一般依靠的是室内灯光,在拍摄时使用柔光灯是为最好。一般测光拍摄的文物立体感较强,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光源。光的强弱以及光的主次都需要摄影者依据文物本身具体特征来合理安排,不分强弱主次的摄像作品是不具备艺术表现力的。所以在文物摄像过程中,摄影师要坚持用光讲究、反差适中的原则。对于摄影过程中所出现的光斑,可以使用反光伞、偏光镜或者喷射光斑防止剂等来进行消除或弱化。在处理投影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个好的投影,避免因多灯照明而产生重叠交错的投影,进而增强画面空间感。总之,只有用好光线才能拍摄出好的文物图片。
文物摄影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择一个恰当的、能够完美体现文物造型、纹饰、质地以及色彩等特征的角度。摆在世人面前的文物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去欣赏它,角度的取舍关系到摄影能否显示文物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合理的选择拍摄角度就是为了找寻出最有代表性、最动人的那个观赏面,所以拍摄者在选择角度时必须要经过认真思考和斟酌。一般来说,拍摄的角度有平拍、俯拍、仰拍这三种角度。平拍的特点是不易产生变形,画面亲切自然,是大家所常用的方法。俯拍的特点是能够产生较强的空间感,可以展现全貌。它一般适用于院落等大场面的拍摄。仰拍的特点是强调和夸张被拍摄物体的高度,体现物体的高大,但是它容易引起被拍物体的形变。在拍摄古建筑时,适当使用仰拍能够展现楼的高大。
文物摄影的背景配置应该遵循简洁平整、色调素雅的原则,一般而言会采用黑白灰这三种颜色。除了颜色的选择之外,背景配置还需要合理利用粗细和明暗对比手法。粗细对比的目的是突出器物的质地。例如,对于精美的瓷器,使用经纬纹路粗糙的背景会凸显瓷器质感的细腻;对于纹饰较粗的青铜器,使用平整细腻的背景恰恰能展现青铜器的豪放与庄严。明暗对比即器物与背景之间的对比,暗的文物用亮的背景,相反亮的文物用暗的背景,它是为了实现摄影作品色调上的和谐。
所谓景深是指被拍摄景物中能够产生较清晰影像的最近点到最远点的距离。在进行文物摄影时必须要科学运用景深,图像的清晰范围不可太大,太大的话则背景过于清晰以至于影响主体;当然其清晰范围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主体就不够清晰,同样会影响图片质量。所以拍摄者必须要根据不同的作品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景深,做到该清晰的地方一定要清晰,该模糊的地方一定要虚化。一般来说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如下几种:第一,光圈。光圈大则景深小,光圈小则景深大。第二,摄像距离。摄像距离越远则景深越大,摄像距离越近则景深越小。第三,镜头焦距。焦距小则景深大,焦距大则景深小。合理运用景深能够增加作品美感并提升其感染力。
文物的种类有很多种,像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金银器等,所以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文物的不同种类来进行不同质地摄影。
对于青铜器之类文物的摄影,必须要注意客观表现其质感、形状和立体感,使器物的形象得到真实展现。在这类文物的拍摄过程中,布光能够突出器物的立体感,顶光及逆光的合理运用则可勾勒出文物的器形。对于瓷器文物的拍摄,总会出现大块明显的反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减弱光源直射、增强灯光柔和性或者借助喷雾等措施来弱化其强反光。对于玉器文物的摄影,必须要通过背景选择、灯光运用、控制曝光等手段将玉器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全面展现出来。玉器一般有白、绿、黄、青、墨等几种颜色,在拍摄时务必要注意顶灯光线的控制,尽量使器物与背景相分离,增强玉器的立体感,通过逆光勾勒玉器的轮廓,通过侧光表现玉器的纹路。另外由于部分玉器摆放起来比较困难,若是平放的话会缺乏立体感,所以可以采用一些微小坚固的东西作为支撑。既能让玉器立起,又不会在图片中显出明显的支撑痕迹。对于字画文物的拍摄,必须要注意透视问题,并且保证字画不变形。对此,在拍摄时要保证相机镜头与字画保持水平,并且布光要求做到整体光线均衡。对于金银器的拍摄,由于金银器大多体积不大,并且多有华丽纹饰与浮雕,所以拍摄金银器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就是不能出现过多的反光点,对此在拍摄时可以采用柔和并平均的照明灯。
随着我国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文物摄影将会在社会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更好的文物摄影方法和技巧,以切实做好文物摄影这项既饱含技术又富有艺术的工作。
[1]王世亮.文物摄影的方法与技巧[J].大舞台,2011,(11):212.
[2]方琦.浅析文物摄影的方法与技巧[J].戏剧之家,2013,(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