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和散文写作的五则实话

2013-07-09 12:34王聚敏
海燕 2013年4期
关键词:散文家批评家原生态

□王聚敏

散文家:少提些口号 多研究些技巧

截至今年,我已从事散文编辑整整30年,阅稿无数、开笔会无数,近些年又经常应邀到各地讲课(非敢称“讲学”也),可以说经历了新时期以来我国散文创作的整个发展过程。编辑是个很具体的活儿,当编辑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慢慢养成了一个“就稿说稿”“就人(作者)论人(作者)”式的职业性格和习惯。就我个人来讲,我非常不喜欢不涉具体的高谈阔论,尤其反对和讨厌散文家在创作中乱提口号、空喊主义。如果有可能,我真的愿意跟每一位散文家或散文作者就具体文本而谈具体文本,交流一些实在的、实用的、甚至“字词句运用”上的创作问题。这对于那些大“理论家”大“学问家”来说,未免显得太“形而下”太“小儿科”太没学术含量了。他们也许因此嘲笑本人没什么学问——是的,聚敏不才,肚子里没啥东西,更无学术才能,但我深知广大作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因此,我对那些学术含量很高很形而上的学术文章或著作,只好抱以敬谢不敏了。而且我发现大部分写这类文章和著作的人,其实并不真懂散文!尧山壁先生曾有一名言:如果评论家真知道写散文的秘籍,那么散文名家大家应该是评论家而不是散文家了。此言值得思索和玩味。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已出版著作有《中国的匈奴》、《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丝绸之路》(中英文版)等多部,主持出版12卷本《散文中国》、11卷原生态散文书系等书籍。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最新文学排行榜,并多次被各类选刊、年选和选集选载,先后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首届“QQ作家杯”散文特等奖等数十项。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

所以在很早以前,本人就曾多次撰文提倡和呼吁:散文家要少提些口号,多研究些写文章的本领和技巧。并指出,仅就文本制作能力来讲,当今的散文家甚至远逊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五六十年代”那些人。然而,这似乎并没有引起散文界的多大重视。情况倒是恰恰相反:散文界口号时出,旗帜别立。仅就新世纪以降,则有“大散文”、“文体净化论”、“行动散文”、“审智散文”、“绿色散文”、“新潮(锐)散文”、“散文新家”、“原生态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口号、主张、主义纷纷登场;而在具体文本写作上,大家似乎都偏颇错误地理解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巴金语)和“写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鲁迅语)这两句话,认为写散文“不学而能”、“无师自通”,致使散文界“无技巧主义”猖獗,“随便主张”盛行,且影响至今!而据我所知,新时期以来,各地作协、文联和民间组织的各种笔会、各种讲座、各种研究班太多了,但似乎没有一个笔会和讲座是讲“散文文本具体制作”、“散文写作基本技能”的。基本上都是邀请些名家或非名家,讲些诸如“思潮”、“走向”甚至“现代”“后现代”之类宏观重大理论问题。其结果是讲者自讲,听者自听,但于大多数作者毫无助益!

现在回过头看,前者“有口号无实绩”、“有理论无实践”、“有号召无响应”、“有旗帜无流派”,徒遭人笑之。而后者影响所及,使当今大多数的“散文家”其实并不真的会写散文,许多“散文家”的文字之差令人惊诧,这还不算上那些“网络散文家”——我是常年编散文的“散文中人”,对此深有体会!我深深感到,作为散文家,提一百个口号,远不如写一篇好文章;请不要忙着提什么“主张”,要紧的是先把自己的文章写通顺!可是当今这样的“散文家”很多呀。

更深地思索,造成散文界“无技巧主义”猖獗,“随便主张”盛行的原因,其来有自。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学家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抨击,对“辞章、义理、考据”等“文章学”批判,一方面为“白话文”或新文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另一方面这种批判必然也带有“激进”“偏颇”的成分。这种对古代文章学的彻底否定态度必然影响到后来的作家,所以大家都相信“修辞立其诚”(实质上“诚”即单单感情真挚,只能产生好的辞藻,但并不能“立”起文章来),“吾手必能写我心”(多数情况下,“吾手”并不能真正完全“写”出“吾心”,作家之所以常存“语言痛苦”,原因即在此),写散文根本不需要什么技能、技术、技巧了。这就是说,五四时期形成的这种“激进”和“偏颇”,是造成现当代散文界“无技巧主义”盛行的远因。现在看来,与古代散文相比,现代白话散文是一种“唯内容主义”式的、只讲求“形而上”的立意、境界问题,而不屑、不注重“形而下”具体辞章构建和文本制作机制研究的散文。而且谁注重后者,谁就会被扣上“形式主义”的帽子。

殊不知,从“心”到“手”、以“手”写“心”,从构思到文字,中间需要很多转换机制和制约过程。比如“文脉”“意脉”问题,散文是讲究“文脉贯通”的:比如“散文的切入点”问题,我曾经在多种场合申明:写散文之难,难就难在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比如散文中的“事件”“故事”问题;比如散文叙述的详略、节奏和起伏问题;再比如散文的语言问题,上述一切问题,最终要归结到语言问题,散文语言是手段也是目的等等,这些“形而下”的具体技能、技术、技巧,则非常值得我们去掌握。

说实在的,我过去也很不喜欢谈论诸如上述这些很“形而下”的琐碎问题。但鉴于我本人编辑散文的经验体会,我深刻地感觉到,对于大多数散文家来说,现在是到了彻底肃清“无技巧主义”流毒,重新学习“怎样写文章”的时候了。但我在此提醒大家,我们不能因此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真的陷入“技巧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章做法》或《文学入门》之类的浅层次而不能自拔。

生活原态与艺术提纯——我看“原生态散文”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一本《原生态散文13家》,作者和倡导人之一杨献平,要我对“原生态散文”说点什么。其实这“13家”中大部分人的作品我都曾经读过,有些作者跟我还比较熟悉,因此我也乐意在这里说点自己的看法。不过,我做编辑既久,难免有些自己的框框或套套,说出来不一定正确,故请诸文友故妄听之,不必过分认真。

我第一次听说“原生态散文”这个名称,还是在2006年5月的湖南郴州“全国散文期刊联席会”上。会上有作者提出“原生态散文写作”这个概念,某刊一位年轻的主编即刻呼应推赞之。且他会上会下,言谈话语之间,大有与我们这些老编辑格格不入“有审美代沟”之势,令吾辈不得不重新反思自己过去的审美观念或定势。不过回来后我多次留心拜读他的散文,也并没有发现他的作品有何独特之处。相反,他的“原生态写作”,倒变成了一种很随意随便的鸡零狗碎,一种零碎的日常生活的纯搬照录。看来“口号”“主张”与真正的“实绩”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但不管怎么说,“原生态散文”作为一种群体性写作,我们还是应该提倡和支持的。因为文学上任何一个口号和主张提出的背后,必然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原因。所谓“原生态散文”,旨在提倡反映生活的“原态原貌”,“原汁原味”;强调作家的“在场”和作品的“临场感”。不管“原生态散文”这个概念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也不管至今它的创作实绩如何,我们应该看到,提出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切中了中国散文或“散文文化”的某些“文化病因”。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散文实质上是一种“高层叙事”,是一种封建官僚和士夫才子们“呈才使能”炫示才情的“贵族文体”。这种文体与“贱民”“黔首”的日常生活之间,天然地就有着一种隔膜。这些作者往往“七分为人,三分为己”,连自己的感情都是假的,更何求它能反映日常生活的“原生态”呢?而现当代的散文创作,实质上又是古代“散文文化”在现当代的延续而已。“十七年”不用说了,即使“新时期”以降,“文化散文”关注“文化”;“小女人散文”“小男人散文”关注“自己”;“新散文”“新潮散文”“四不象散文”之类关注“形式”;“环保散文”“绿色散文”“草原散文”“石油散文”云云则强调散文的行业分类,而散文家似乎并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笔下的当下“生活”是否真实或缺席。他们作品中的“生活”,实质上是一种已被既成“散文文化”,即被过去的既成“笔法”过滤选择,被“意识形态”整合渗透了的“生活”。即使刘亮程、苇岸们的写作,也不过是杨朔的“诗意”在当今散文中的另一种表达而已,它不过是一种“新文人散文”罢了。“原生态散文”主张散文家的真正“在场”或“我在”,倡导并力图实践文本的“现场感”“生活质感”,坚持“价值中立”,搁置情感判断,最大可能地呈现被以往散文所过滤或忽略的那种生活原态,这实在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这“13家”中的作者,我大部分都比较熟悉,其中杨献平、江少宾、桑麻、周伟、朱朝敏的某些作品我很是喜欢。比如杨献平的《乡村暴力》,作者不取“阶级斗争”或“暴力革命”之视角,而是通过对一个个残忍事件或细节的客观陈述,揭示再现人类原始的“暴力冲动”的一面,文中没有一惊一乍的感情介入和判断,冷静叙述,而把情感的共鸣和价值的判断留给读者,读来颇具震撼的力量。“原生态散文”不但强调写外部生活即“外宇宙”原态的毛茸茸,更强调作者内心即“内宇宙”的真实。比如桑麻的《一九九二年的暴力》就是写的这种内心真实。作者详细描写自己在1992年执行公务中参与打死一只狗的整个过程,把自己人性中“施暴”而又矛盾的心理复杂地呈现给读者,深化了散文情感的层次,与一般的情感散文拉开了档次。再比如江少宾的散文,非常注意“用事”,这也许与他的“报人”身份有关。他散文中的“事件”皆源于外部生活,很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过去那种“文人散文”。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原生态写作”的会意与实践。限于篇幅,其他人的作品不再一一。我国的散文自古在官僚士大夫的手中把持既久,写诗作文向是一件远离大众百姓的事情。现代社会以降,虽前有“平民文学”主张,后有散文家“散文要还俗”的呼吁,但由于外部社会政治和文本自身惰性的种种原因,散文的“还俗”工作做得并非令人满意。如果说古代文人常叹“百无一用是书生”常常是一种自谦或作秀的话,那么在当今,由于大量诗文的“酸腐”和“不及物”致使人们对“诗人”“散文家”的敬谢不敏,已经成为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散文”写作是在继续做着“散文要还俗”的努力。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上述这些散文家的这种“还俗”性写作都是一种自觉艺术追求,而并非如前说的那种纯自发的鸡零狗碎。就像表演学上的“无距离的表演”仍然还是“表演”、就像“本色演员”仍然是“演员”一样,“原生态散文”仍然是“文章”而并非“生活”。他们笔下的“生活”虽力求“原生态”,但他们的“笔法”和表现形式决非是毫不讲究的“原生态”的,虽“笔法”和表现形式已在他们手中发生了新变。这就是说“原生态散文”虽然反对过去散文的那种对生活的“文化过滤”或“意识形态性选择”,但决不拒绝生活的艺术提纯、升华和淬火。这就是说“生活原态”与“艺术提纯”之间并非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这里的“提纯”不等于过去的那种“过滤生活”,而是力求文章的精练传神,讲求散文的详略得当,提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意义”。“原生态散文”写作不应该也不可能排斥为文的一些最基本的“做法”。应该指出的是,“原生态散文”的写作者们对此并非都有这么自觉和清晰的认识,就这“13家”来讲,除了杨献平、江少宾、桑麻的作品和周伟、朱朝敏的部分作品我比较喜欢之外,其他作品并没有给我的阅读留下多深的印象。有些作品过度拖沓散乱、行文简陋,确实陷入“鸡零狗碎”“胡子眉毛一把抓”一途,我甚至根本无法阅读下去。到底是我的审美思维出现偏差甚至僵化,还是作品自身的原因?就此,我曾经跟杨献平有过面对面的私下交流,同时也愿意跟更多的朋友进行交流与商量。“原生态散文”作者的创作热情是高涨的,作品的数量是很可观的,自信是十足的,并且很有一批服膺追随者。因此我愿意在支持的同时,在此作一点提醒。王兆胜先生在盘点2007年我国散文创作的不足和缺憾时指出:2007年的散文创作开始走出模仿西方和余秋雨散文的局限,大踏步向传统回归,更贴近散文的自然本性。但还有明显的不足:大量作品“过散”需要“提纯、升华和淬火”,这恐怕更应当引起“原生态散文”作者们的警觉。因为作为一种“叙事散文”的创作,“原生态叙事”往往更容易走入“过散”、琐碎和拖沓,这已经为实践所证明。

总之,“原生态散文”力图反映“全息”的生活真实,坚持作家的“在场”和文本的“临场感”是值得推赞的,不少作品也令人耳目一新很有震撼力度的。但作为一种群体写作,由于成员间文本质量的参差不齐,“原生态散文”似乎还没有真正赢得散文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没有进入评论家的理论视野。新时期以来,散文界有过“新潮散文”、“四不象散文”、“探索散文”、“新散文”等等提法,但都因为“口号大于实践”而归于无声无息。这说明我国的散文创作并非像某些评论家所说的,是一味“保守”的,而是“无时不趋新”的。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散文创作的确是需要新变的,但既成的“散文文化”对这种创新的影响又是无形而强大的。那么在众散文家都在“大踏步向传统回归”的今天,“原生态散文”家将何去何从,似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

论官员之爱文学

如今的官员,你可以说出他许多“美中不足”,比如定力不强、魄力不够,不熟悉经济等等。如果你是这个官员的哥们,甚至还可以“毫无正经”地指出他品行上的某些不周,比如武断、好色、个性强之类。但有一点,你万万不能说他没文化,说了,他准跟你急乃至跟你绝交。因为对于当今的官员来说,钱财或所谓“五子登科”之类的物质性的东西,早不再是个问题了,重要的是,得让别人觉得自己有文化。故当今官员爱文艺者甚多,且也喜欢听他人说自己“能写会画”,都愿意为部下和治下百姓留下一个“有文化”“有情趣”的官员形象。于是,他们在“政余”有的写诗,有的作文,有的写小说,有的画画,有的写书法,最不济的,也要学学照相,弄个“摄影家”当当。哈哈,您别不以为然,其实这没什么不好,在古代,那些写诗作文的,也不多是那些封建官僚吗?何况是现代官员呢。而且官员爱文学,对文学、对文人又有什么坏处呢?恐怕有好处而无坏处吧。如果投缘,说不定一个清贫的文人还会攀交上一个官员朋友呢。

过去我们都有个误解,总认为官员爱文学、写作品,是附庸风雅,是把文学当点缀,当敲门砖,其实也不全然。这些年我应邀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地,那里就有一大批文学发烧友,其中包括不少官员。而据我的所知所感,这些官员之爱文学,大都是真爱,真的投入,同时也不乏有成绩者。而且他们谁也没拿文学当敲门砖——这年头,文学早已不具备敲门砖的价值了呀。这说明文学就似多情女,谁对她爱得真挚,她就钟情于谁。然而,我们必须清楚:所谓官员之爱文学,大都如有妇(夫)之夫(妇)找相好,虽然有瘾,也喜欢,但不是真爱,即或是真爱也拿不到桌面。对于他们来说,权力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正房,而文学永远屈居“小三”。而不管官大官小者,若鱼与熊掌,一旦龃龉或势同水火,则必弃文学而就权力。因为权力错过,时不再来,而文学可随弃随爱——这恐怕是连当事者也承认的事实吧?想一想,先不说当事者的为文能力怎么样,就仅以此心态搞文学,能写出好作品吗?所以说到底,官员之爱文学、搞文学,终究还是附庸风雅,他们虽不视文学如敲门之砖,但也绝对将其作为当官的一种点缀、一种炫示素质的资本。故我国自古至今的那些好作品,不产于在职官员,而产于那些体制外的作家,或那些被贬谪的官员,所以余秋雨先生有“贬官文学”之说道。

官员爱文学,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爱文(文学)而远人(文人),即他们爱的是文学,但并不愿意跟一般的搞文学的清贫文人随便掺和。强烈的“等级意识”和优越的“身份感”,或自我感觉良好的“高处不胜寒”,使他们内心或同情文人的清贫,或认可服膺文人的才情,但他们从不愿意在文人面前表现出什么,更不愿意鸡鹤同群与文人为伍。此,官越大越甚也。我经常参加各地的文学活动,能屈驾到场听我讲座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个县处级。这当然主要是因为我的学问不好,名头不大,自身魅力远不能打动那些更高级的官员屈尊纡贵。当然,也不全是因为这个。我发现在当今,厅级以上的官员,即使对文学再爱再迷再投入,也不随便张扬了,更不随便参加什么文学活动了——这大概是一种官场规矩或潜规则?我非“场”中人,非知“场”中事,不敢插嘴瞎说。所以我发现不少高官宁愿自己去北京造访季羡林、张岱年,也不愿意与其辖区的文人(即使水平再高)接近。这当然也不全是因为他们看不上当地文人的水平,而是因为他们过分自恋,有“身份感”也。有一年,我应邀参加了一个高官的作品研讨会,我精心准备了,发言也得大家认可。但这位大人骨子里禁不住流露出的那种官气,每每令我们这些来自省内外的文人感到很不习惯。至今想起,尚有受辱之感。

其实,有必要这样吗?我认为,如果你真的爱文学,喜欢写作,跟文人掺和一下、交流一下,又有什么坏处呢?这到底能降低你多少身份呢?说实在的,在职官员要想真的搞出点东西,我认为是必先正其“文心”;要正其“文心”,必先摈弃“自恋意识”;要摈弃“自恋意识”,必先自弃自身根深蒂固的“身份感”。官员百姓,官高官低,文学面前,一律平等。但据我所知,由于官员们不愿意跟纯文人掺和交流,故其一是写作技术无从提高;二是对当今文学走向也不甚了了,文多陈词、诗皆滥调;三是写出的作品字里行间,仍依稀流露着一股官气。对此,我有专文分析,此不赘述。

官员爱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管他们的作品写得如何,都能刊登甚至获奖。这种情况,我不便、也不必细说了,文朋诗友们皆心知肚明。那些蹩脚的旧体诗、白开水式的散文甚至那些“其俗入骨”的所谓书法,之所以能在当今大报大刊上和文学评奖中,畅通无阻,既反映了文人在官员面前的无骨(气),也表明文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

官员爱文学的最后一个特点是,这些官员们虽然或明或暗地爱文学、搞文学,但谁也不愿意去当管文学的“文学官”“文艺官”,盖因其清水衙门,无油水也。如前俗喻:他们搞文学,其深层的心理原因,就像有妇(夫)之夫(妇)找婚外刺激,玩玩而已。最近我听山东的文友说,他们县里的一位副书记,荣升为市文联主席后,非但不喜,反发牢骚,嘟嘟囔囔,自我调侃:“哦,想不到我兢兢业业干工作,终于混成一个文人了!”作为文人,我听到这个笑话后,心里一阵发酸……此正是:

华夏从来官本位,

官员文人岂能类?

文人文章官员权,

纸上云烟真风雷。

写字空留册中好,

为文清贫为官贵。

若将鸡鹤并一提,

惹得官们笑嘿嘿。

全凭吆喝

生意场上常讲“货卖一张皮”“买卖靠吆喝”,可谓道破“注意力经济”之真髓。不过如今这年头,不光做生意的,做官为文的,也都得靠吆喝了。皆因一切都“市场化”了,业绩、政绩靠吆喝,名头、名气靠吆喝。是啊,你既不是领袖伟人,又不是鲁迅巴金,不吆喝,谁知道你是老几?“自我推销”嘛,推销不就是做生意吗?既然推销就得靠吆喝。之所以想起写此文,是缘于我的朋友、儿童文学作家姚勇给我讲述的一个他亲历的故事——许久以来,此故事中的小场景小场面,时不时闪现于我的脑海,也使我时时想起“吆喝”一词。

大约是去年或是前年的秋天吧,姚勇应邀赴京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散文论坛。此次论坛除了邀请专家讲座以外,还请部分参会作者上台演讲。这无疑给那些喜欢“白话”善于炫耀的人士,提供了良好的表演机会!果不然,那天上午,一位非“冰心散文奖”得主的作者,却拿着一副“冰心散文奖”得主的派头,上台生生把大家“侃晕”了一回。自傲、自负加自狂,那种目空一切、台下无人的感觉,非常良好。为什么说他是“非冰心散文奖得主”呢?这需要交代一下,原来,第三届“冰心散文奖”评委会,除了隆重公正地评出本届正式的“冰心散文奖”之外,为照顾广大参评者的情绪,还等而下之地特设了一种“优秀奖”,此君荣获的就是这种正式奖之外的“优秀奖”。谁料,这也给他据以向外行人吆喝和“打马虎眼”提供了借口——估计此“优秀奖”颁发之后,以“优秀奖”混“冰心奖”、向界外人打“马虎眼”的“得主”,不会少吧?此等自我吆喝者,可恶复可怜。

不过,这时候在台下聆听此君“瞎白话”的姚勇,再也忍不住了。因为作为资深作家,他知道台下听众中,就有一位真正的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得主,他就是北夫(张华北)先生。李鬼张扬,李逵沉沦,看不过南郭先生的表演,姚勇愤而将一张写着“台下有一位真正的冰心奖获得者,请让他上台演讲”的字条,递给主持人,想让北夫上台讲讲,压压这位先生的傲气。但北夫还是北夫,不事张扬的北夫向来低调,加上口才不甚好,吆喝的功夫远远不行,虽然他是真正的获奖者。果然,当主持人和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他请上台的时候,北夫先生似乎还有些怯场,脸热口拙,远没有达到大家所期盼的效果……

这就使我想起发生流传于我老家的另一个有关“吆喝”的故事。我的老家在过去是方圆几百里闻名的“风箱之乡”,做风箱、修风箱是父老乡亲们的祖传手艺。但这种手艺,特别是出远门游村串乡给人打(做)风箱揽生意,光靠手艺好技术过硬还真的不行,还得靠吆喝靠嘴上功夫。吆喝得好,吃香喝辣,活计做不完,反之,手艺再高技术再好,也得挨饿。我村就有两位木匠,一位姓赵,一位跟我同姓。赵木匠的技术稀松操蛋,是半瓶醋、二百五,但每出远门,就有做不完的活计;王木匠手艺高、手能,全村人知道,但他的“买卖只养当乡人”,每出远门打风箱,则常是生意冷清。

家乡还流传着赵木匠的一个“硬楔钉”的笑话或故事。我老家的木匠做风箱,有一手绝活,就是“拉扣”“拼缝”,不用一颗钉子,木板之间便可永固连接。这一技术难度较大,非高手殊难胜任。赵木匠的手艺本来二百五、二五眼,但又要硬撑,就闹出了许多笑话。有一年,他去外村做活,拉扣拼缝合不拢,反把木板弄得裂瓣,赵木匠忙楔铁钉“补牢”。事主见状,正欲发怒,赵木匠马上抢话:“你别着急,知道吗?这在木匠行里都有‘名讲’哩,这叫‘硬楔钉’!要不是你家吃喝招待得好,俺还真舍不得给你使这一手哩。”一番话把事主给“蒙唬”住了。从此,家乡人茶余饭后时不时就说起赵木匠“硬楔钉”的故事,听者无不捧腹喷饭。由此,王木匠更看不起赵木匠,但向奉“逮着老鼠即好猫”“剜到篮子就是菜”的赵木匠,对王木匠也未必服气。

显然,赵木匠的诀窍很简单,就是全靠吆喝耍嘴皮。吆喝得有多大,你的本事就有多大;嘴皮子有多巧,你的手艺就有多巧——老百姓就吃这一套,你有啥办法(恐怕这也是一种“国民劣根性”吧)?故不能只怪别人耍嘴皮子瞎吆喝呀。不会吆喝,在当今的商场、文场和官场等场,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个优点吧?由此再反观上述姚勇先生的所见,就很能理解了。此真是:

货卖一张皮,

买卖靠吆喝。

会吆喝的吃馍馍,

不会吆喝啃窝窝。

《散文情感论》出版之后

出了《散文情感论》这本书以后,我几乎再没有新写有关散文的理论批评文字。一是因为写那样的大块文章很费劲,耗力伤神,恐体力不支;二是我要说的,这本书里已经都说了,卑之无甚高论和新论,再讲也无新意,免招人烦;再一个,我对这本书的自信,颇有些像当年的刘文典之于《庄子》:“要说讲庄子,我刘某人之外,其他人讲的都是放屁”式的迂腐或傲气,敝帚自珍嘛。谁料,近读一篇综述2009年某刊散文排行榜的文章,心里说,我又遇到一个胡说八道的人,同时又勾起了我写这篇小文的兴致。好在这不是篇正儿八经的学术文章,故我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并欢迎大家向我找茬挑刺。

之所以说我“又遇到”一个胡说八道的人,是因为自新时期以来,藐视散文界,对散文创作无根据地说三道四的人还真是不少,其中包括一些很著名的小说评论家、诗评家和文化评论者。这些人并不了解散文创作情况,对散文艺术也远非能够会心会意——甚至有些人不一定就能写成一篇令人满意的散文作品,就居高临下、毫不负责地要不说“散文无理论”、“散文无批评”,要不说“散文界无争论”,要不就说散文界观念简陋迂腐等等——他们骨子里有一种“体裁等级意识”:小说是大文体,散文是小打闹儿。自己是小说评论家,因而高于搞散文评论的人。上述这位写综述排行榜文章的作者,原来是写散文的,本应该写得在行入理、符合实际,谁知道他同样也说了些“裂行八道”的话。

比如,他把当下散文“最不容乐观”原因归之于三点,一是作者的角色错位,二是散文编辑的理念偏颇,三是散文批评的话语缺失。说实在的,这三点很陈旧陈腐!有什么新鲜的呢?本人早在书中反复论及,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再重复了。不过,就其第三点,我想多说几句。这位作者说:“我们很少听到批评界对散文的声音,看不到批评界对散文的态度。”他这种定论或判断不符合实际,是典型的“睁着眼说瞎话”,是“散文无理论”“散文无批评”的翻版!自新时期以来,无论在高校,在作协还是在刊物编辑中,都有不少关心和研究散文的人,并形成了一支不弱于小说评论队伍的队伍。有的高校还经常组织学术研讨会,甚至国际散文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散文研究中心”。林非先生,曾绍义、陈剑晖、喻大翔、傅德岷、王兆胜、李晓虹、古耜等等,这些散文评论大家都是我的老师和朋友,他们都对散文发表过很好的意见,这还不包括那些散文家写的批评文章。曾绍义和傅德岷老师,还分别主编过新时期以来散文理论批评家的小传和作品集呢!怎么能说“很少听到批评界对散文的声音,看不到批评界对散文的态度”呢?怎么能说“散文批评的集体失语”呢?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又是什么呢?这不太伤散文评论家们的心吗?

这位作者又说,要想使散文创作出现“高峰”,散文家就必须要有“散文批评家”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指路牌和风向标。”对此,我也想多说几句。我认为这句话太高看、太高抬散文批评家了,散文批评家没那么大的本事,岂敢“指路”“指风向”。假如你真的相信我,那么在这里,凭我近三十年的编辑写作经验,我可以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散文写作和散文批评写作,都属于一种创作,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平行的平等的文体,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谁指导谁、谁被谁指导的关系。即评论家“挑刺”“指谬”可以,“指路”“指方向”则万万不可,也没那个能力。因此,我向来对那些“指方向”的所谓散文批评文章特别反感,希望散文家特别是年轻的散文家千万别信这个,谁信谁是傻瓜。

要求散文批评为散文创作“指路”,貌似高看、高抬了批评家,实际上是把批评家当作创作的附庸和工具,即贬低了批评家。这使我想起了流行影响至今的所谓“双翼论”、“双轮论”,即把创作和批评比喻为“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谁也离不开谁。其实这种比喻并不妥帖。我认为,且实践也证明,批评家离开作家作品固然无法进行批评,但作家离开批评家则照样能够进行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创作时,恐怕是并没有批评家的指导吧?恐怕是先有小说家后有评点家吧?“双翼论”“双轮论”者表面上说作家批评家二者不可分离,实则是让批评家为作家“保驾护航”,骨子里还是把批评家当作了工具!实质上,批评家没有这个能力,能为创作“保驾护航”的,说到底是一种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或政治体制。

我认为,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应该是那种厨师与美食家的关系。美食家口味高,专业性强,味蕾感觉精细,他与厨师之间,是一种“挑刺”与“被挑刺”的关系。但美食家可以头头是道地撰写他的“美食专著”,厨师离开美食家也照样能够很好地生存,因为他的服务对象最终不是美食家,而是芸芸食客大众。美食家存在的理由,是因为他(她)的专门、专业,而优秀的厨师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她)知道怎样调整“众味儿”。因此我认为作家批评家之间的业务关系,应该是一种深刻的“视若寇仇”的对抗关系,而不是那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吹捧被吹捧关系。但批评家应该“只挑刺,不指方向”,批评家存在的理由,在其文章之魅力,而其文章之魅力,最终又来源于它自身所放射出的那种思辨的理性的光辉!

但文学界向来有个不好的现象,每每一个文体创作不景气,就把责任推到批评家身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或问,如果批评文章不景气,责任又在哪里呢?!创作上不去,一在大环境,二在作家自身天赋,无端怪罪批评家,是何道理?这纯粹是“生不下孩子埋怨床、屙不下大便怨茅坑”呀!故敬求这个说话不着调的作者,以后别再瞎胡说了,也希望我今后不要再碰见一个胡说八道的人了!

猜你喜欢
散文家批评家原生态
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
无与比肩的散文家、美国文学偶像琼·狄迪恩去世,享年87岁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品诗赏词
第10届河北散文名作奖颁奖典礼暨百名散文家走进馆陶大型采风活动合影
原生态静宁苹果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