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标识设计初探——以长安区商业步行街为例

2013-07-07 01:44蔺宝钢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步行街长安物种

董 洁,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西安 71005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为了发展本地的经济,以文化为切入点打造有当地特色的商业步行街,除了要求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外,更要对步行街进行植物绿化,并通过植物物种建立具有地域生态及文化特征的标识系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选择符合生态标识设计理念的植物物种更具有可识别性和文化性。因此,步行街的植物搭配首先要满足生态功能,其次要满足美化功能,更要注重当地自然生态及地域文化脉络的体现。本文以“生态标识”的理念为视角,对长安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1 生态设计及生态标识设计概念

1.1 生态设计的概念

生态设计指的是:按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代谢过程和产品及其工艺流程的系统设计。而在园林造景中的生态设计则是依本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文化等),尽量选用本土植物种类,避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遵从自然生态系统及当地社会人文生态系统的结构来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使其功能达到最优。

1.2 生态标识设计的概念

生态标识由生态环境和标识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生态环境是标识的基地和依托,是标识得以存在、规划定位以及设计构思的前提条件;而标识则是环境所必须具备和设置的、起到识别和形象功能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环境视觉识别的主体。

生态标识是融生态功能和形象工程为一体并构成城市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标识设计是指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能明确表示内容、性质、方向、原则以及形象等功能的,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造型、材料(包括植物材料)等构成的视觉系统的设计。

2 生态标识设计的原则

2.1 生态标识设计的完整性原则

生态标识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是其基本目标,而生态标识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特点,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其与生态本底情况(即当地的气候、植被、岩性、地形地貌、土壤等)相适应,同时也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统一,具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最优,在时间、空间上与当地生态系统和谐统一。

2.2 生态标识设计的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同样要具有持续发展性,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起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并在延续当地自然与历史方面做出贡献。

2.3 生态标识设计的观赏性原则

创造园林的观赏性及怡人的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商业步行街的生态设计同样要十分重视其观赏性。因此,通过利用乡土植物,开花的树、秋叶树和草花等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融的景观空间,使道路更具有亲切感和情趣,同时还要从商业的角度考虑,降低绿化成本、减少可能存在的潜在责任风险,实现一年四季景观的丰富性。

2.4 生态标识设计的文化性原则

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是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与自然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并相互适应的结果。在生态标识设计中也要重视文化性原则,突显当地文化的特色,提升文化品味,展现出历史人文的特点。

3 长安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基本情况

长安区商业步行街位于长安文化广场东侧,长740 m、宽30 m,紧邻太阳新城住宅小区,是一个融商业、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区域,建于2006年。我们采用植物调查研究的方法,于2012年1~2月对长安区商业步行街的植物种类、数量及搭配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表1)。

4 长安区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分析

4.1 生态规律性分析

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标识设计的根本,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长安商业步行街植物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本土种类,如:香椿、国槐、龙爪槐、圆柏、白皮松、石榴等,同时也有少量北亚热带的植物种类如:棕榈、广玉兰、石楠、芭蕉等。所用到的植物种类均经过长期的适应,没有生态习性不清的外来物种,因此,整体生态功能较好。

绿量是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而在长安步行街中叶面积较大的树种较少,仅有法国梧桐、广玉兰等。同时也还缺少一些净化空气、抑菌及具有释放保健物质,叶片吸收量较大的植物种类,如:海棠、加拿大杨、水曲柳、刺槐、白蜡、水杉、合欢和荚竹桃等树种。

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标识设计的基础,是促进园林景观自然化的关键,也是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所以,植物配置的生态设计强调恢复和重建物种的多样性,而强调物种多样性一是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二是应将增加绿地的适应性种类和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相结合,如在绿地中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三是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演替规律的植被。

表1 长安区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

在长安商业步行街的植物造景中,共用到52种植物,根据其生态特性又可细分为落叶阔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常绿针叶乔木、落叶灌木、常绿灌木、1年生草本、多年生落叶草本、多年生常绿草本和落叶藤本等9种植物类型,乔、灌、草、花等的整体搭配较好,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4.3 生态适应性分析

因地制宜是生态标识设计的保证,因此应根据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综合因素,利用园林特殊小气候,地下环境,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长安商业步行街重视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遮挡,修饰和弥补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基调树种(女贞、广玉兰、樱花和银杏)外,还选用观赏花木(海桐、石楠、迎春、腊梅等)、花卉(万寿菊、鸡冠花、一串红等)和草坪(早熟禾、白三叶等),并加入人工景观灯柱,创造了丰富的景观空间。

4.4 种间关系的分析

种间关系是生态标识设计的关键,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植物种的竞争和适应能力与扎根类型、扎根深度、植株大小、生长率、耐荫性等特征有关。

长安步行街在植物搭配上注意了乔、灌、草、地被的层次性,但出现了重乔木、少灌木、缺草本的问题,特别是草坪植物种类少,多为栽培种;另外,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扎根类型与深度、植株大小、生长率、耐荫性等生态特征,建议可用当地的杂草构建草地;充分借鉴地带性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师法自然;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性,选择适宜的耐荫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并通过密度或频度制约等方式调整群落种间关系;以提高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4.5 群落稳定性分析

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标识设计的核心,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设计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如果合理,可能达到具有稳定性的目的。

长安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中虽然也注重选用了一些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能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和生长,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少灌和免灌的植物配置形式,特别是在植物的维护中应充分利用绿地凋落物和绿肥等土壤适宜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以形成植物结构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另外,还应考虑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形成病虫害生态调控机制。

4.6 生态标识的分析

历史及文化是生态标识设计所承载品位的体现,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园林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

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周、秦、汉、唐历代盛世均以长安为中心,历代文人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有许多植物都传达着长安的文化信息,如:石榴(没有张骞通丝路,安得佳果西域来)、桃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国槐(西安市的市树)、梅、兰、竹、菊等,虽然长安步行街也有这些植物种类,但在布局时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主题,没有与各种标识、雕塑、建筑等形成整体。建议在布局时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中心,搭配相应的具有丰富寓意和象征性的植物,汲取和借鉴传统园林的文化传统,融合自然规律和人文传统,综合园林的生态、审美和精神功能,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绿地品味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

5 小结

根据分析,长安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基本上符合生态设计的原则。其绿化植物应用形式多样,乔、灌、草种类较为丰富(共52种),考虑到乡土植物的应用,符合生态设计的要求;植物搭配得当,美化街景效果较好;缺乏绿量较大的乔木树种,缺少一些净化空气、抑菌及具有释放保健物质,叶片吸收量较大的植物种类;没有把体现长安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生态特征的标志性植物加以突现,其生态识别性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长安商业步行街生态设计中植物配置应做到:

第一,应增加大叶乔木种类,并增加海棠、加拿大杨、水曲柳、刺槐、白蜡、水杉、合欢和荚竹桃等树种;

第二,建议可用当地的杂草构建草地,选择适宜的耐荫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并通过密度或频度制约等方式调整群落种间关系;

第三,应注意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在植物维护中形成少灌、免灌,凋落物回归土壤,生物病虫害防治的整体生态方案;

第四,布局时应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中心,搭配相应的具有丰富寓意和象征性的植物,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提高植物标识的可识别性。

[1] 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1.

[2] 肖笃宁.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张卫平,董建辉.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李景侠,康永祥.观赏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步行街长安物种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我们长安
水VS火
“购买”快乐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西游新记 2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问路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