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建梅
言传“声”教
文/顾建梅
咨询室里,一位来访者诉说着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其中说到一位女同事:“我看到她了,在马路对面走着,我喊她,叫了好几声,她都没理我。不是很宽的马路呀,最多二十多步的距离,哪能真听不见呢,装没听见呗。不就是她老公当局长了,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了,在新区还买了大房子——如今的人太势利了。”
我告诉她,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不过位置换了,显然是我没回应别人的招呼,结果,我听到了手机响,接听后对方告诉我往对面看,于是看到马路对面朋友的笑脸。当我拿起手机时发现一条新短信,打开后内容是:“呆子,在马路对面叫你好几声你都没听见,是不是走神了?注意安全。”
我问她:“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遇到的是同一种情形,可有人受伤了,有人却依然开心,还触发了利他行为(提醒对方注意交通安全)?”
认知理论有个观点:影响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解释和联想。就此案例来说,喊一个人没得到回应,这一事实本身是没有杀伤力的,只有当事人对这件事情进行解释并展开联想后,它才可能带来伤害。说到底,会伤害你的是你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你所持的态度。
那么,这些看法和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常常根植于家长的言传“声”教。
李妍是一年级女生,楚强是二年级男生,由于住同一单元,两家关系良好,故而李妍、楚强常常在一起学习、玩耍。
虽然总体上相处愉快,但因为性别和个性差异,两人也时常有些小摩擦。
某天,李妍、楚强坐一起写作业,李妍从书包里掏出杂乱的文具学具进行整理,书包的半边推到了楚强的桌面,楚强随手拨弄她的书包。
李妍不高兴了,向近处的妈妈告状:“妈妈,楚强碰我的书包。”
情形一:
妈妈笑望着他们:“因为是新书包嘛,图案又独特,这么漂亮的书包我都喜欢,别说强强了。”
听妈妈这么说,李妍乐了。接着,继续愉快地收拾桌面的东西。
解读:家长并没有直接针对孩子告状的内容进行回应,而是针对她对伙伴不快的情绪,家长的态度则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她的书包很好看,故而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在这种语境中成长的孩子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对他人的行为倾向于做正面的解释,较易形成与人为善、乐观开朗的性格。
情形二:
妈妈:“强强,别去碰妍妍的书包噢,她很宝贝的。”
解读:生活中不少家长会做出这种回应,因为它最直接、最方便,似乎也最立竿见影。然而,这种回应使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的东西别人就不能碰。渐渐地,我们有了个易烦恼,爱投诉,总是对生活琐事做过度反应的孩子,总是以戒备、敌意和指责的态度去解释他人的行为。在这种语境中成长的孩子对生活的耐受力和抗挫折能力都较差,也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情形三:
妈妈打量了一下:“妍妍,你的书包都推到强强那边了,还能怪他碰吗?”
楚强开始反击:“对呀,谁让你把书包放到我这边的?!”
解读:往往,我们很难以友善的态度去对待一个爱挑剔的人,所以,当感觉孩子“难说话”时,有些家长便隐隐地心生不耐,下意识地要挑出孩子的不是去挫败他。这样的回应等于告诉孩子:是你先有过错别人才会冒犯你的,责怪别人前先想想自己干了什么。在这种语境下成长的孩子很难自尊自爱,他们要么过度自责,凡事总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或者认为自己不可爱,不值得善待,甚至发展到用过激行为来释放内心的愤怒。
情形四:
妈妈:“妍妍,书包碰疼了吗?”
解读:孩子的“小题大做”可能让成年人觉得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此种回应要看对话双方的关系如何,以及回应方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及其他肢体语言。若双方关系良好,回应方态度温和,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孩子也会“一笑置之”,并逐渐形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个性;若回应方语气尖刻、面露不耐,会使孩子感受到嘲弄和贬低,在后一种语境中成长的孩子,要么成为懦弱、回避,难以维护自我权利的受气包,要么发展出一些隐性的不良行为(如偷偷损坏公物和他人财物)。
也许,有人会说:不会吧,对孩子随便表个态就会有这么大后果?
的确,一次两次的表态也许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往往是长期的,足以通过自己的言传“声”教形成孩子对人对己的态度。
别忘了,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大可能朝夕不同。若在孩子的“书包”问题上你作了某种回应,在“蛋糕”、“足球”等其他类似问题上你也会是差不多的回应,只不过是回应内容不同,但所用的方式、采取的态度却是基本一致的。
上面四种情形很直观地让我们知道:对孩子做积极的回应才是最好的。
积极的回应不仅体现在说话的内容里:从善意的角度看问题,传递正面信息。也体现在家长的言谈举止间,表现为:亲切的态度,诚恳的目光,微笑的脸庞,温和的语气。
比如——
女儿:妈妈,陈钢拉我的辫子!
妈妈:陈钢,是不是羡慕妹妹的长头发呀?你喜欢的话下次来帮妹妹梳头好不好?
儿子:妈妈,李鸣不理我。
妈妈:嘘,瞧李鸣多专心呀。人们专心做事时不愿被人打扰,我们晚点找他玩。
……
积极回应孩子的问题最基本而关键的两个准则是:一、不指责别人;二、不让孩子自责。
以实例说明:
该出门去上兴趣班了,董灿却拖拖拉拉地,负责护送的爸爸着急了:“快点,儿子,不然我们要迟到了。”
董灿:“爸爸,今天可不可以不去?”
爸爸:“咦,你不是挺乐意去上的吗?今天怎么了?”
董灿告诉爸爸上次他想和班上的李明浩一起玩,可李明浩拒绝了,说不想和他一起玩。
回应一:
“啊,你就因为李明浩不理你就不去上兴趣班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理就不理呗,他不和咱玩咱还不想和他玩呢,班上孩子多了去了,咱和别人玩,以后他找你玩你也不用理他。”
做出以上回应的父母其实只是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故而用指责、贬低对方的方式让孩子消化这件事,同时也是希望尽快说服孩子出门上课。但这样的回应却无形中促成了孩子对同伴的对立情绪,使得孩子无法接受他人对自己说“不”,并视生活中不合心意的事件为不良事件,用责难和反击的态度去处理问题。
回应二:
“咦,之前你俩不都玩得好好的吗?怎么现在他不和你玩了呢?你有没有对他做了什么?人家也不会平白无故就不理你的嘛。”
做出这种回应的父母往往是和善、明理、自律的人,所以当孩子遇到人际冲突时他们首先督促孩子自我反省。然而,如果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审视孩子可能的过错而不是提供情感支持,孩子就无法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也无法从亲子关系中获得信赖感,他们对生活中不合心意的事件总是持有过度自责的态度。
有则幽默,说的是一对情侣,男方要分手,女方却苦苦挽留:你可以告诉我到底不喜欢我什么,我哪里不好,我可以改。男方最终无奈地说:这样吧,你说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
这则幽默在读者眼里是喜剧,但在女孩父母那里却是悲剧。
因为,过度自责的孩子是低自尊的,很难做到自爱自强。
以下的回应都是可行的:
“人们有时喜欢和朋友一起玩,有时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就是这样。”
“你告诉过爸爸在这个班你有很多好朋友,不必全说,说出五个人来给爸爸听听,哦,崔泽荣、张璐、沈学文、余亮、王珊珊……嗯,当有人暂时不想和你玩时,你可以找其他好朋友玩。”
“李明浩没和你一起玩让你这么难过,难过得都不想去上课了,我想你一定把他当成好朋友了,是吧?那有谁把你当做好朋友呢?张璐、沈学文、余亮……来,我们上课去。你的好朋友在等着你呢。”
(作者系淮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心舟教育工作坊主任,曾出版教育专著《本色做父母》系列)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