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十八大闭幕后,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学习十八大精神,那么该如何解读十八大报告,这其中的亮点和变化是如何来的呢?对此,本刊特邀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本期客座总编辑:
李君如: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前副校长
《检察风云》:李校长,您能介绍一下十八大的主题及其提出的相关背景吗?
李君如:好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个主题是怎么来的呢?是根据党中央所处的世情、国情、党情提出来的:
它首先反映出世情对提出党的要求。从世情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国际的大格局大趋势也没有改变,但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等新形势面前,将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和对策,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这次十八大以后中央派出了友好代表团,到国外去通报十八大的精神。我受命去了南亚,会见当地的领导人、执政党和在野党领袖,并同他们的智库交流,接受媒体采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十八大确实可以用“举世瞩目”四个字来形容。你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对十八大有多重视。他们十分关心中国共产党怎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及怎么处理和解决国内的一些问题。我去了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他们的问题就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
这个主题同时也反映了国情对党提出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面临着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怎么样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怎样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等等的关系,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这个主题同时也反映了党情对党提出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党面临着诸多考验,怎么样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怎么样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特别是怎么样将群众关心的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更需要党通过代表大会来解决。
《检察风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李君如:根据上述世情、国情、党情确定的主题,集中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回答四个问题,这就是习近平在十八大期间所说的:面向未来的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这个主题及其回答的四个问题,又对我们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当前不可动摇、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今天不可动摇、长期坚持的方向,这是十八大的主线。实际上,这两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这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的。
《检察风云》:我们党是如何设定未来的阶段性目标的?
李君如:我们党在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就是从实际出发来设定我们阶段性的目标。我们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先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为了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当前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在十六大被提出,十七大有新要求,十八大也有新要求。
这次十八大,把这一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讲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现在是决定性阶段。到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有许多具体的指标和任务,比如到2020年要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社会,要实现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规划提出的任务,还要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让人们在和谐社会中发展。为此,还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2012年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建设目标。这么繁重的任务要完成,而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八年了。
十八大提出,2020年比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这一指标是在客观总结我们的优势和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注意,这个“翻一番”的前提,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检察风云》: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李君如: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提出这个道路问题,是因为有人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懈怠、动摇、折腾”等问题,这会影响我们目标的实现。所以,党中央这几年一再强调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检察风云》: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布局,是如何从“三位一体”变成“五位一体”的?
李君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论述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是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相互结合推进的,也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推进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后,我们意识到社会建设滞后会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党要提高自己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还要提高自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锦涛同志说,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到了十七大,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于是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到党的十八大,我们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上几个建设,并列地放在一起,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
《检察风云》:在讨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很多人提到了社会公平的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君如: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此同时,我们在进入新世纪后,从新的阶段性特点出发,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解决公平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是正确的。但是,有人借机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甚至有人提出了“公平领先”的道路。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近些年社会上有些人在热炒的“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何者为先的问题。近平同志说,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即使蛋糕还很小的时候,也有一个要分好蛋糕的问题;现在蛋糕做得比较大了,自然更有一个在继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怎么分好蛋糕的问题。因此,他说:我们党既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搞建设,也强调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之所以改革就是因为没有发展、没有做大社会物质财富这只“大蛋糕”、人民要分到大份额“蛋糕”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我们党是有教训的。
《检察风云》:我们注意到十八大特别强调了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个变化该如何解读?
李君如: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把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结合起来。第一是讲人大确认了健全这个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依法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第二是讲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要把协商民主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结合起来。
协商民主、选举民主各有其优越性。协商民主通行的是对话、共识原则。我们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一个重大进步,这将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
文/本刊记者 黄灵